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09

第9章 未来亚洲格局,大国林立 (3)

【欧洲边界国家】

成员:比利时、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冰岛、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英国

特点:这些国家正在努力寻找他们在这个部族化世界中的定位。其中的许多国家,包括罗马尼亚和比利时,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它们易变,爱尔兰已经从“凯尔特虎”变成了金融瘫痪的病猫。过去这些国家往往受制于强势邻国的军事力量,将来他们可能会寻求自治并为争夺势力范围而斗争。

【中东】

成员: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

特点:这个地区依然是各大势力博弈的中心,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以及北美。

【城邦】

成员:伦敦、巴黎、新加坡以及特拉维夫

特点:伦敦是金融和媒体中心,同时也是二级国家中最好的世界级城市;巴黎产出占法国GDP的25%,也是许多全球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新加坡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这里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更高,堪称城市化的典范;特拉维夫是以色列高科技出口中心,其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高50%,也是4/9以色列亿万富翁居住的地方。

【俄罗斯帝国】

成员: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联邦以及乌克兰

特点:俄罗斯拥有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容忽视的科技实力,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俄罗斯正试图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和中亚地区扩大其影响力。像过去的沙皇俄国一样,新的俄罗斯帝国的凝聚力来自于其斯拉夫民族的身份,占其1.4亿人口4/5的民族。从居民收入来看俄罗斯是个中等国家,居民收入大约为意大利的一半,也面临人口迅速老龄化的问题。

【中央国家】

中国 也许中国并不会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来预测的那样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其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超越美国,但它无疑是当今世界的新兴超级国家。这个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优越感依然很显著。汉族占其人口的9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种族文化民族。这个国家的文化惯性,许多外国公司正在学会适应它,使打入这个巨大的市场变得更加困难。中国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从其在非洲、玻利瓦尔共和国、中东等地的经济扩张中看出。然而,这个国家也面临众多问题:集权政体、贫富分化、环境恶化。人口也正在迅速老龄化,这个问题在以后30年内将越来越突出。

日本 以其财富和工业实力而论,日本仍然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已取代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老龄化相当突出,部分原因是其抵制移民的政策,到2050年左右其超过35%的国民的年龄将超过60岁。与此同时,其技术优势日益遭到韩国、中国、印度和美国的冲击。

韩国 韩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科技强国。四十年前其人均收入与加纳不相上下,现在却是加纳的15倍,韩国的平均家庭收入已接近日本。其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复苏态势,但它必须小心避免被吸入中国这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的亚洲经济引擎。

【东盟橡胶地带】

成员: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以及越南

特点:这些国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橡胶原料,还有品种繁多的食品,但不同程度地困扰于政局不稳。这些国家都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除了马来西亚,其他国家的居民收入都不高,但这些国家有可能会成为继中国之后下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热点地区。

【幸运国家】

成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特点:居民收入与北美差不多,尽管这些国家的经济较为单一。作为移民国家和共同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继承者,它们在文化上亲近北美和英国。但地理位置和以贸易主导的商品经济意味着中国和印度也许会成为它们未来的主要贸易伙伴。

【泛阿拉伯】

成员:埃及、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领土、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也门

特点: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奠定了其在政治和金融方面的地位。但是在像沙特和阿联酋这样的波斯湾石油大亨国家和与他们相比相当贫困的其余国家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阿布扎比的人均收入接近4万美元,而也门的人均收入却只有前者的5%。一个基于宗教和种族的强韧的文化纽带把该地区结为一体,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却不太融洽。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成员: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苏丹、坦桑尼亚、汤加、乌干达以及赞比亚

特点:过去这些国家大都是英国或法国的殖民地,通常这些国家按以穆斯林为主还是以基督徒为主、说法语为主还是说英语为主来分别,缺乏文化的凝聚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与70%甚至80%的高贫困率并存的现状必将招来中国、印度和北美等资金充足的国家开发利用该地区的资源。

【大伊朗】

成员:巴林、加沙地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以及叙利亚

特点:以其石油蕴含量、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与土耳其相当的经济规模,伊朗算得上是一股正在上升的势力。但其影响力受其极端意识形态的遏制,其意识形态不仅与西方文化冲突,而且与广大的阿拉伯文化也并不和睦。管理不善的经济使该地区变成一个消费品、高科技装备、粮食甚至成品油都完全要靠进口的地方。

【南非帝国】

成员: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以及津巴布韦

特点:南非的经济是非洲目前规模最大和最多元化的。它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矿产资源、肥沃的土地和雄厚的工业基础。1万美元的人均收入已使其成为非洲相对富裕的国家。它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大多数邻国莱索托、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等也有较强的文化联系。

3. 亚洲崛起进行时

2008年,政治分析家特奥·佐默在德国《时代》周报撰文预测: 21世纪是一个动荡、变革和不确定的世纪。未来50年世界将发生急剧变化,其中三大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人口、全球化和战争问题。面对影响力的减弱,如果西方不能很好地解决不平等问题,它有可能走向灭亡。

与过去的50年一样,世界、世界秩序和世界的发展方向在今后半个世纪里也将发生急剧的变化。

在“人口发展元素”中,老牌工业国家中的人口变化比发展中国家快。如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0%。2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占90%。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72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人口分别为47亿和13亿。这意味着:西方的人口减少。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白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900年,欧洲人——从广义的地理概念上说——占世界总人口的20%,占令欧洲人感到自豪的1/5。目前欧洲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降到了11%。并且这个比例将继续下降:到21世纪中,地理概念上的欧洲的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降至近7%,到21世纪末,这个比例将降到4%。如果只考虑欧盟国家的欧洲人,目前是4.91亿人口,那么这个比例将更低。2100年,欧洲和北美的人口分别为5亿,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将达到80亿。

从人口数量来看,欧洲显然被挤到边上——这在欧洲人在文明和文化方面完全获胜的历史时刻是不合逻辑的。

在“全球化”中,未来五十年里,世界经济将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继续不断增长——即使各地区增长的速度快慢不一。从这一发展中获益最多的将是四个新兴工业国家,即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接下来在亚洲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在拉美是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与此相反,非洲仍然步履维艰,只有南非由于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主牢固的经营思想有希望比非洲其他国家取得更好的成绩,在非洲其他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到本世纪中非洲的人口将达到20亿——可能破坏所有的经济进步。

在“战争与和平” 这一元素中,在21世纪,战争这个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欧洲将成为例外。未来一定会爆发战争、内战,也会发生颠覆活动、革命、国家崩溃、混乱状况。在20世纪爆发毁灭性的战争之后,欧洲吸取了历史教训,背弃了历时上千年的内战。在前苏联崩溃后,欧洲不再面临任何一个追求扩张和统治地位的国家的威胁。跨越边界的恐怖主义取代了前苏联的威胁,但只是局部的。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分散的暗杀和袭击活动,其规模完全有可能扩大,致命程度也可能提高。

争夺原料、能源、食物和不能低估的水资源的潜在冲突目前还几乎不能预料。直到今天,亚洲地区还缺乏可以在其框架内有效消除紧张关系的多边机构。

【本章专家】

尼古拉斯·波义尔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乔治·弗里德曼 美国智库STARTFOR负责人

詹姆斯·克拉斯卡 美国原参谋长联席会议战略规划及政策部主任顾问

约翰·加尔通 挪威政治学家、社会科学家

乔·巴夫 美国国家安全专业作家、风险分析师

尼古拉·索科夫 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保罗·肯尼迪 美国耶鲁大学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

约翰·普伦德 英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