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02

第2章 见证,欧元大崩溃 (1)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20年,欧洲大陆未来将有可能分裂成“西部欧洲”、“新欧洲”和“巴尔干联盟”三大部分。

预计金融危机后的五年内,美元仍将制造危机前的资金泡沫,并导致大宗商品、黄金和石油价格暴涨。

1. 债务崩盘,“国家破产”预测

2010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尼尔·弗格森在美国CNBC的财经栏目预测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没有结束,并将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爆发。弗格森称,这取决于是借入本国货币还是外币,如果是前者,就可能将导致通胀;而后者则可能导致违约。他预测,由于美国控制着美元,它可以大量发行美元来减少其债务,但处在欧元区的希腊和其他国家无法效仿,所以这些国家的债务成本将会上升。这一事实将使人们认识到全球经济的重心已经在多大程度上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

2009年3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在一份预测报告中指出,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20年,欧洲大陆未来将有可能分裂成“西部欧洲”、“新欧洲”和“巴尔干联盟”三大部分。

其中“西部欧洲”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和意大利。“新欧洲”将由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和克罗地亚组成。

所谓“巴尔干联盟”,根据中情局的预测,主要由东南欧组成,这里聚集着大量的东正教人口。具体国家可能包括波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阿尔巴尼亚。

2010年6月,位于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智库“欧洲政治预测实验室”在一份预测报告中指出,主权国家债务违约和随后形成的“债务之墙”,已经超出了这些国家的实际偿还能力,将与西方银行体系产生致命冲突,最终必将导致一场大危机。2006年时该实验室准确预测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而名声大噪。

该智库认早在2009年初就勾勒出一幅前程黯淡的图景:国际金融危机在经历了“爆发(次贷危机)、加剧(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冲击(危机从金融领域转向实体经济领域)和清晰(经济危机深化并导致全球衰退)”。四个阶段后,从2009年年底将进入第五个更为严峻的阶段:“全球地缘政治体系解体”,表现形式为各国内部产生动荡,甚至爆发内战。

报告认为,一些国家政府故意向公众宣传“危机得到了控制”,或提出一些局部的改善来掩饰全局的恶化。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大肆宣扬他将“坚定不移地削减美国国债”,而实际上却再举19 000亿美元国债,使美国债务达到天文数字的143 000亿美元。法国也同样。同时,当局宣布失业率将“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又为多达上百万人因超过失业救济期限将要失去生活保障而头痛。报告预测,未来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因素主要为两大摩擦:欧元区与美元区、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报告还认为,如果各国继续掩饰严峻的现实,通过宣传勾勒虚幻的回升,危机将会来得更为猛烈。

所有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关键,是各国债务远远超出了储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面临归还2005年至2007年债务的高峰期,当时世界各国认为存在着“免费的午餐”而大幅举债,到今天因利润不足(仅2%-5%、远非当年估计的10%),要归还本金的时候却资不抵债。在2010年西方发达国家从家庭到企业,一直到国家,都面临巨额债务的偿还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主权国家债务违约现象的上升:从2008年的冰岛,到2009年的拉脱维亚、爱尔兰、迪拜,一直到2010年的希腊,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而下一波可以预测到的则是更为严重的3个国家:日本、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一旦出现债务违约的话,将动摇整个世界金融体系,而且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此提出解决方案。

2010年,欧盟统计局预测,欧元区经济成长动能仍弱。2010年经济成增率仅为+0.7%,2011年幅度亦不高,仅成长1.5%;而希腊及西班牙今年更分别持续负成长0.3%及0.8%,明年成长率亦低于1.0%。欧元区各国失业率持续攀升,欧盟一再强调的将预算赤字控制在GDP的3%之下已变成一纸空谈,欧元区将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考验。

2. 债务钟,“PIIGS”五国黑债

2009年,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罗伯特·夏皮罗在《下一轮全球趋势》一书中预测,在2020年前,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将会面临真正的经济衰落前景,退休养老制度必将遭遇严重问题,在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的边缘化道路上越滑越远。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绝大部分重工制造岗位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服务岗位,将会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持续转移到中国、印度、印尼、墨西哥、罗马尼亚、土耳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有主要国家——美国、欧洲诸国、日本及中国——都将面临医疗领域的严重问题,整个世界难以避免遭遇能源供应与气候变迁危机。

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根据2009年设置的“全球政府债务钟”预测,到2010年底,全球政府负债将高达37万亿美元,而2011年则将突破45万亿美元。在2014年,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水平将从2007年GDP的78%升至114%。意味着这些政府将欠每个国民5万美元的债。

“全球政府债务钟”除了概括各国债务外,还依据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的高低,在世界地图上以不同颜色标示。其中,负债最严重的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地区为最差的黑色,而俄罗斯、中国及印度等国为负债较低的浅绿色。

债务钟显示,英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正在以每秒近1万美元的速度递增,已经达到1.38万亿美元,占到GDP的63.9%,人均负债2.24万美元。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税收收入大幅下降,英国政府的债务在过去一个月中飙升了265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总预算的两倍。

美国的政府负债额为6.73万亿美元,占到GDP的48.1%。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上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尽管美国2009年度财政赤字将从先前预测的1.84万亿美元降至1.58万亿美元,但未来10年总赤字将大幅升高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政府负债额为0.87万亿美元,平均每人负债仅为653美元。

在“PIIGS”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中,南欧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和家庭相继“去杠杆化”,浪潮汹涌,政府身处赤字和债务的重重困扰中。

希腊本身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国债负担沉重,超级社会福利体系更加重了其经济结构性问题。自2011年欧洲央行可能恢复只接受A-级以上国债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在希腊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之后, 2010年2月统计数据显示,西班牙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已经达到国内GDP的11.4%,失业率更是高达20%,过度的流动性更使得西班牙国内的通胀问题严重,CPI等通胀指标数据已经连续多月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

经济软肋制约了欧元区的发展。享受惯了高福利的欧洲国家很难推出增税、降薪等政策,当前,希腊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7%,爱尔兰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约为10.75%,西班牙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也超10%,位居欧元区赤字前3位。

2010年2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全球经济学网站主席努里尔·鲁比尼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将会在2012年第二次探底,许多发达经济体对财政赤字货币化开始习以为常,其央行已大量购买短期、长期政府票据,使货币基数猛增。财政赤字大规模货币化终将导致财政列车脱轨,或引发高通胀预期,甚至“双鬼拍门”,从而大幅推高长期国债收益,把本就犹疑脆弱的经济复苏活活扼杀。

3. 2015,黑铁时代“货币权”

2010年初,英国渣打银行在汇市展望报告中预测,人民币将处于长期升值趋,2011年年底达到6.00元,2013年年底达到5.20元,2015年年底达到4.50元。预计人民币将在不久与美元“脱钩”重新步入逐步升值轨道。中国经常账盈余需要收窄至一个更加便于管理的水平。

2009年,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预测,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将是以上海和香港为代表的中国。预计到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降到5.8,而到2025年,汇率将为2.8。陈光炎依据日元在经济上升期的表现,经过一系列经济数据分析而得到这一结果,此前在2003年,他曾预测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1,事实证明预测极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