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26

第26章 “DNA生成”, 基因世界轮盘 (2)

甚至以后每代人以基因改造方式决定流行的特征,如身高、脸型、腰与臀的比例等也不是没有可能。做父母的可能会为儿女选定一款俊男美女典型,如蒙娜丽莎、芭比娃娃等。而做儿女的到了十几岁时可能对父母大表不满,不是因为他们给取的名字不好,而是说他们给选的脸孔不对、身材不对。儿子抱怨父母当初为什么替他买了运动天分,而没有买某项特长。女儿则抱怨父母不该只给她选绘画天赋,要是还有跳舞的超强悟性就更让人满意了。

在未来社会,生育后代将不再仅是妻子的事情了,无论你想要什么类型的孩子,生子公司都能根据客户的需要量身挑选合适的精子和卵子。想生男孩或是女孩,不是问题;想要孩子具有艺术家型的或是科学家型的亦或是政治家性的潜质也不难;甚至自己不想亲自带孩子,等孩子长大8岁、10岁再来抱回去,也可以。专业化的生子公司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繁育后代方式,人类的基因将越来越优选。生育后代将不再仅仅是夫妻两人的事情了,出现了专门的生子公司,提供各种潜质的精子、卵子和代孕服务。

只要双方自愿就能组合在一起,夫妻将成为历史。

在男权制度中,女人的“性”只被限制在婚姻之内,而且,女人只能以“性的对象”出现在性行为中,这种状况被“性解放”运动给改变了。在未来社会,消除了强加在女人身上的贞操观念,对男女两性实行统一的性道德标准,只要双方自愿就能组合在一起,夫妻将成为历史,实现真正的“性道德解放”。

家庭将不再需要孩子来维系,女人甚至男人都可以找生子公司代孕后代。男女将不再需要结婚来成立家庭,家庭将因此而解体,每个人都可以独立的生活,独立繁育后代。正如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库所说:“‘人造生命’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那扇大门——窥视生命的本质。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

4. 人能战胜细菌吗?

未来某一天,基因工程公司会决定一国的成败,因为基因工程公司能够左右世界的人口、粮食和生命……

事实上,人类进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专家斯图亚特·皮姆指出,人类非但不再分化,反而在过去数万年一直在“聚合”。他说:“在人类进化方面,我们会发现进化的原始物质正在变异。”

现代生物学界一直期待着这样的场景:电脑上先“编程”设计某种生物,摁下“打印”键,接着按图纸生产出需要的DNA,最后植入某个细胞,一个全新生命便制造出来了。

人造生命技术的应用意义重大,但若有人利用人造生命技术为非作歹,也许会制造出致命的生物。

克雷格·文特尔是美国基因工程界的顶级的学者,他的身上顶着无数科学界的荣誉,也有着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2010年5月,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文特尔预言,合成生物学可以直接带来亿万美元的生物产业,将带来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不过这一科技突破也引来巨大的非议,而就在这一人工合成生命成果面世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敦促生物伦理委员会也针对此项研究将给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利益和风险,进行谨慎地评估。

克雷格·文特尔是一名极具争议的生物学家,曾被科学界称为挑战人类伦理的“科学怪才”,他在大约八年前曾顶住外界巨大的压力,以惊人的速度破译了人类基因组。时代杂志曾两次将他选进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现在人类的能力已经拓展到可以“操纵”与“制造”生命惊人的地步。这是一种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被科学家称之为地球上第一个能自我复制的人造物种,其‘生身父母’是计算机。克雷格·文特尔为它起名“辛西娅”(意为“人造儿”)。 文特尔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化学试剂合成了人工染色体,并在另一微生物中显示出生物功能。这项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此项实验历时15年,由文特尔率领四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共同研究,耗资4 000万美元。美国宾州大学生物伦理学家亚瑟·卡普兰评论说:“研究成果可以彻底平息有关生命到底需不需要特殊力量才能被创造和生存下来的争论,甚至可以颠覆人类长久以来对于生命本质的看法,其深远意义堪比伽利略、哥伦布、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先贤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

远在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美、英、日、法、德、中六国相继加入其中,按最初的设想,该项目将耗资30亿美元,在 2005 年完成全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然而,1998年5月,生物学怪杰克雷格·文特尔的介入打乱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原有步调。在帕金·埃尔默公司3.3亿美元投资的支持下,文特尔组建了塞莱拉公司——一个私营性质的基因研究机构。文特尔声称,要在3年内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目的是抢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前完成,以便将人类基因组图谱申请成专利。当时,由政府支持的人类基因组工程已经花了八年时间,仅排定了3% 的基因组。所以大部分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对文特尔的话持怀疑态度。然而,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很快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00年4月6日,塞莱拉公司突然宣布完成了基因测序工作。不论塞莱拉的测序结果是否足够成熟,它犹如神助的进度迫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0年5月10日宣布,基因测序工作的完成时间将再度提前,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两组研究人员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文特尔之所以敢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竞争,其实是有备而来。

虽然在此之前文特尔并不广为人知,但他已经在基因测序方面积聚了相当的科研实力,并掌握了一种独特、快速的基因测序方法。为阻止人类基因组专利落入文特尔之手,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两国政府都支持把基因组数据向全世界免费公开,文特尔想垄断基因组专利的企图受挫。经过三次谈判,文特尔最终放弃了申请专利的要求,双方达成了协议:同时联合宣布成功绘制出人类基因组草图。“人类基因组”图谱精确版涵盖了99%人类染色体组的图谱,新图同时显示,人类基因实际数只有2万到2.5万,比最初估计的10万个要少很多。科学家发现人类体内的DNA密码有30亿个字母。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30 000多个基因。在对270个人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他们体内的差异性基因高达10%。至于为何有些基因能够被复制,而有些却不能,目前对此还没有进一步的发现。其中的一个基因,代码为CCL3L1,在非洲血统的人体内被复制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其他人种,而这个基因被认为对艾滋病具有抵抗的作用。

文特尔项目组其他成员表示,这仅仅是一个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来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机物。此外,还可以制造出能够产出石油或专以二氧化碳为食的环境友好型“人造生命”。文特尔提到,“人造生命”将成为非常强大有用的生物学工具。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戴维·迪默指出,人造生命失控的风险“极其微小”,人类制造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与那些在自然界进化与统治了30亿年的生物竞争。细菌吞噬所有东西,它们吃汽油,吃地底下的石油,吃绿色的碳氢化合物,吃所有的东西。它们还会把我们放在那里与它们竞争的所有东西吃掉。此外,科学家们还设计了另一层保护措施:所有人造生命都依赖于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将这些关键性的化学物质一消除,人造生命就会死亡,当人造生命进入自然环境之后,情形更是如此。

【本章专家】

努诺·达科斯塔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人口学家

塞缪尔·亨廷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伊夫雷姆·海勒威 以色列情报局前局长

阿德里安·迈克尔斯 英国《金融时报》著名记者

乔治·弗里德曼 美国智库STARTFOR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