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42

第42章 2012,化石时代预言 (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万多人遇难。

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属于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在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中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国际上也有许多专家对未来的大地震进行了预测。

2010年3月,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震学家萧兹的预测,日本正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且日本东海断层处平均150年发生一次8级地震,目前该地区已经150多年没有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这里即将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高。萧兹指出,亚洲和欧洲是地球两大地震频繁区,一个是太平洋盆地周围的“火环” ,日本和美国加州的大多数地震,以及智利最近的强震都位于火环带上。另一则是通称欧亚地震带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1999年的土耳其大地震,2005年的克什米尔地震以及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都在欧亚地震带上。这两个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经常碰撞、分开或重叠,全球99%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日本的东海断层大约每150年发生一次8级地震,上次是1856年,下一次爆发的时间已经迫近,该地区极有可能发生强震。

2009年5月,美国地质勘探局根据获得的相关数据推测,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可能性为99%。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他们发现,加州在2038年前不发生6.7级地震的概率只有1%。同一时期,加州发生7.5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概率预计为46%,以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科学家根据新模型做出的。地质学家认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段。此前,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学家露西·琼斯在2001年8月曾与联邦紧急措施署官员参加会议。当时,他们提出了美国最可能遭遇的三大灾难。即纽约恐怖袭击、新奥尔良超强飓风、加州强烈地震。前两个预言已不幸言中。琼斯和其他地震专家目前正努力阻止第三场灾难的发生。他们计划重新评估加利福尼亚洲的防震措施,使其能经受住一场强烈地震的考验。

2010年9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刊载了因为各种环境灾难的原因,在本世纪几座城市可能会沦为“鬼城”的城市,其中就包括旧金山,早在2009年6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地震学家维达里提出,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和洛杉矶可能进入百年大地震的周期,而在更北边的西雅图,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规模9级的超级大地震。这个说法在美国地震研究机构一直存在,但如今却让人感到格外恐惧。科学家最近利用计算机模拟了一场里氏9级的地震,发现震动将持续2到5分钟,届时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美国加州北部的所有质量欠佳的建筑将无一幸免,高速公路和桥梁也将全线坍塌。不仅如此,地震还将在短时间内引发强烈海啸,当巨浪涌向海岸的时候,地势低洼的海滨城市难逃被淹的命运。

2008年5月,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超大地震。俄科学家发明的“M 8S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几年内)预测。专家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活动会加强。俄地震学家指出,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 000公里范围内的262个地震周期中,有124个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

4. 美国倒计时

2006年,澳大利亚莫纳西莫大学教授雷·卡斯预测,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爆发很可能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巴湖。多巴湖火山最后一次爆发的时间是在73 000多年前,那次爆发的威力非常大,火山灰挡住了太阳辐射线,导致世界回到了冰河时代。卡斯教授指出,超级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潜在危险,超级火山肯定是会爆发的,它可能在几年、50年或1000年内爆发,但迟早要爆发。

印尼位于太平洋火环带,共有129座活火山,居世界之冠。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地球科学家布莱恩预测,印尼太平洋火带频繁的地壳剧烈运动,可能预示附近的火山爆发在即。

英国火山学家斯蒂芬·塞尔夫指出,地质研究证明,超级火山的爆发能量和摧毁力是有史以来未曾见过的,仅超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就足以毁坏整个大陆几十年,只要超级火山爆发,人类将回到数万年以前。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斯蒂芬·斯巴克指出,尽管超级火山爆发很罕见,但这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从某些意义上讲,人类将来必然要面对超级火山,并面临着如何从超级火山爆发中生存下来。与小行星相撞、核武器攻击和全球变暖等威胁不同,人类在超级火山面前所能做的事似乎微乎其微。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6 500万年前,一颗名为Chicxulub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大爆炸导致恐龙灭绝。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的一个远古陨星撞击坑进一步支持了这种观点。凯勒认为,经过对“K-T界线”岩层沉淀物的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发生在“K-T界线”形成前约30万年,但它并没有造成生物灭绝;相反,印度德干地盾系列火山爆发的时间与“K-T界线”形成的时间最接近。

在7.5万年前,印尼托巴曾发生了一次规模相近的超级火山爆发事件。托巴火山爆发造成了地球上60%以上的生命死亡,火山喷发物比起64万年前的黄石超级火山喷发物高出2倍。那次爆发导致地球长达1 000年的结冰期,估计当时喷发出来的火山物质可能高达1 000立方千米。一些研究员认为,托巴火山爆发可能导致地球生命大部分灭绝,人类人口下降到10 000人到5 000人之间,当时的地球类人生命“智人”被推向灭绝的边缘,人类进化出现“基因瓶颈”。

地球资料显示,毁灭性的天然灾难平均是万年一遇,尼安德特人曾是地球的统治者,最终却未能进化成现代人,3万年前突然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201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史前人类学研究小组通过研究预测,尼安德特人的灭绝缘于当时的火山大爆发。小组负责人科学家柳波芙·古洛婉诺娃指出,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使得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和多变的气候,北半球产生了 “火山冬天”的现象。

2010年,俄罗斯杜布纳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佛拉基米尔·克里维茨基在俄罗斯《晨报》发表预测,以埃亚菲亚德冰盖火山爆发震惊了全世界的冰岛可能再次成为地球大灾难的发源地。火山爆发时,最先喷出的是气体,然后依次是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火山岩弹,最后是熔浆。冰岛火山至今只喷出了碎屑,这说明还可能发生非常剧烈的喷发。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科学家尼古拉·扎尔温预测,如果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的邻居——卡特拉火山也活跃起来,地球接下来可能面临蔓延全世界的大洪水。如果格陵兰冰川的融化达到警戒线,冰岛这个大陆板块的连接带就可能发生断裂。到时,北美大陆板块将迅速抬升,欧亚大陆板块将迅速下沉。洪水将倾泻到坍塌的地方。前所未有的强烈地震将会出现,沉睡的火山将被唤醒。海洋将掀起20-30米高的滔天巨浪,离海岸线数千公里的地方都将被淹没。纽约、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都不能幸免。扎尔温指出,需要观察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度。也许,它会融化的更早。也可能在2030到2070年中发生。

俄罗斯自然科学家米哈伊尔·鲁金指出,冰岛火山爆发是一个合理的自然过程。英国和冰岛之间发现了两处重大的水面异常现象,澳大利亚也发现了一处。这些变化源于1908年阿尔泰山发生的大爆炸,当时半座山像被刀削掉了一样。未来,地球上的地震烈度将增大,特别是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与地球改变轨道有关。

2010年,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美国倒计时》一书综合众多科学家研究预测,下一次最有可能爆发超级火山的地点是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处的地壳之下,蕴藏着一个超大火山熔岩库,大约离地面8公里深。熔岩区长约50公里,宽约25公里。自2004年,黄石火山口每年都会上升8厘米左右,科学家们推断这是一种火山即将爆发的迹象。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丘克·维克指出,黄石超级火山爆发的频率应在60万年左右,黄石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发生于64万年前,而在过去200万年间也曾发生过数次与此规模相当的爆发。美国地质学家预测,如果爆发,半个美国将被1米厚的火山灰掩埋。

地球上最危险的超级火山:

(1)塔尔火山     (菲律宾八打雁省吕宋岛)

(2)圣塔马里亚火山  (危地马拉西部高地)

(3)阿瓦钦斯基火山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4)尼拉贡戈火山   (刚果民主共和国戈马镇)

(5)默拉皮火山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

(6)黄石公园火山   (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

(7)波波卡特佩特火山 (墨西哥墨西哥城)

(8)维苏威火山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

(9)帕尔马别哈火山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帕尔马岛)

(10)卡特拉火山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川)

(11)坦博拉火山    (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

【本章专家】

史蒂芬·霍金 世界物理学大师

加来道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查尔斯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天体物理学家

米奇奥·卡库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迈克尔·格林 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物理学教授

里查德·格特 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学家

布莱恩·格林 美国物理学家

罗埃德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