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43

第43章 超弦时代,“虫洞”旅行

隐身披风和隐形传送可能会在本世纪变成现实,时间旅行至少在几千年后才能实现。

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1. “隐形传送”,四维空间裂缝

2008年,世界高能物理和理论物理学中超弦理论的发明者之一,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不可能的物理学》一书中预测,隐身披风和隐形传送可能会在本世纪变成现实,时间旅行至少在几千年后才能实现。

物理学家已经在进行隐形传送的研究。这种科技主要依赖一种被称作量子纠缠的现象,物理学家已经利用这种现象,在加那利群岛上的拉帕尔玛岛和特纳里夫岛之间,将一粒光子“隐形传送”89英里。加来道雄指出,实际上并没有将光子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因为这样的话,就破坏了原物。它在另一端接收到的其实是原物的复制体,只不过带有原物的所有信息罢了。

在物理学上,时间被认为是除了长、宽、高之外的第四度空间。当一个人从家里走到零售店时,他在空间的三个维度都作了位移:长度、宽度、高度。其实,也在第四维度——时间维度——进行了运动。

物理学家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十分的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以为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天体物理学家、《空间:我们在宇宙中的家》一书的作者查尔斯提到,时间和空间在时空四维构造中密不可分。时空可以看作是一块四维的弹性纤维。当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以至一颗行星或其他星星,落到这块纤维上时,它就会激起一片涟漪。这个涟漪,相当于由带质量的物体引起的时空弯曲。时空弯曲使物体沿着一条弯曲的路线运动,空间的曲率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重力加速度。

查尔斯指出,根据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推测表明,对于空间上的三个维度,人们可以来去自如。但对于时间维度,人们就无法如此自由了。在四维时空中,对于时间维,人们只能向前,不可能向后倒退。从数学上讲,可以说某种东西正沿着时间轴往后退。但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回到过去。

2. “虫洞”连接着“黑洞”

科学家认为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虫洞没有视界,踏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空间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人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2008年,《多维空间》和《平行世界》作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米奇奥·卡库在一篇报告中指出,虫洞连接着将来,也连接着过去,但别太乐观了,因为供应时间机器的燃料绝不是人类目前的技术所能达到的。在时空这个物体上“钻孔”,需要一颗星星那么大的能量,或者相反,需要来自比“无”还要少的其他星体上的“负能量”。

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物理学教授迈克尔·格林提到,最乐观的估计是,如果能打开这样一个孔,就能从一个地点快速到达另一个地点,或者从一个时刻迅速赶往另一个时刻。超弦理论主张宇宙万物都是由一连串紧密排列的微细能量组成,随着它们不同的震动模式而衍生出不同的状态和现象。

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里查德·格特提出,宇宙弦或者是无限长,或者是成环形,它们没有起始点。它们就像意大利面条那样,或者是围成圆形的意大利面条。两种弦理论是互不干涉的。由于它们都能给时空带来巨大弯曲,因此它们在理论上都给时光旅行提供了可能性。但这是一个只有超级文明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刚开始这个想法听起来不荒谬可笑,那么它就没有希望变成现实。”爱因斯坦的说法为那些研究宇宙理论的科学家带来了希望。后来他又证明了黑洞确实存在,并证明运行速度越快,时间过得越慢的观点是正确的。

里查德·格特指出,人类可以在地球上看到某些短暂的宇宙粒子。对于人类来说,这些粒子的行程大约有数千年,但粒子感觉其穿越太空、到达地球的过程仅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实际上,这些宇宙粒子已经进入了未来。基于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将空间充分扭曲来制造一个局部的重力场,就如同一个能够以任意大小呈现的炸面包圈一样。重力场绕着这一炸面包圈围成一个圆圈,这样就使得空间和时间都能紧紧地“弯曲”到过去。尽管很难描述这一“炸面包圈”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但数学公式显示,时光机器中每一阶段的时间都将在“炸面包圈”内的某一个空间内产生。格特举例,建造一艘宇宙飞船。以光速行驶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回到地球。当一个人走出飞船的那一刻,他可能就在一百万年之后的地球上了,而他本人,可能才只长了一岁。这样,去未来地球旅行的愿望就实现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粒子物理教授,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指出,很多人都有过时间倒退的想法,他们或者是为了与故去的亲密爱人重逢,或者是希望能制止惨绝人寰的杀戮等。但是从回到过去这点上,几乎无一成立。

3. 时间生成器,时间还原

将时间重新恢复到某一个节点,最早还被认为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今天,它已突然成为理论物理学家最关注的项目。2010年,世界物理学大师史蒂芬·霍金在英国《每日邮报》撰文预测,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间机器,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不过,不要搭时间机器回去看历史。

霍金指出,在科学界,时间旅行一度被认为是歪理邪说,但现在不同了。为了让这一切从虚幻变成现实,人们应以物理学家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时间——即第四维。这个问题没有听上去那么晦涩难懂。每个人都知道,任何物体都以三维形式存在。一切物体都有宽度、高度和长度。此外,还有一种长度——时间的长度。时间机器的关键就是第四维。一切物体都有时间以及空间的长度。时间旅行意味着人们要经过第四维。要想搞明白这一点,可以想像自己正在从事一种日常活动,比如开车。开车沿直线行驶,是在一维中旅行。向左转或是向右转,则是二维旅行。驱车上下山路意味着又多增加了高度,所以是在三维空间内。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时间旅行?怎样才能发现穿越第四维的通道呢?

虫洞是穿越第四维的通道,虫洞就在人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而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

有朝一日,人类也许能够捕获某一个虫洞,将它放大到足以使人类甚至宇宙飞船从中穿过。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而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在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

如果人们想踏上未来之旅,那么速度必须快。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在太空飞行数年后飞船将到达其最高速度——相当于光速的99%。在这一速度下,在船上待一天,就意味着在地球上度过一年。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从理论上讲,虫洞或时光隧道不仅仅能把人们带到别的星球。如果两端在同一个地方,且由时间而非距离分离,在遥远的过去,飞船就能在地球附近自由出入,或许恐龙会看到飞船登陆。

但霍金同时提出一个“疯狂科学家”悖论:一个科学家在建造虫洞——仅需一分钟就来到过去,通过虫洞,科学家可以看到一分钟前的自己。如果这位科学家利用虫洞向以前的自己开枪,会发生什么?他现在已经一命呜呼。那又是谁开的枪呢?这便是悖论。这种时间机器会违反整个宇宙所遵循的基本规则。据此,霍金认为任何通过虫洞和其他方式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或许都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时间旅行不可行。他对时间旅行深信不疑,对通向未来的时间旅行更是如此。

2010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发布了一份报告:量子态隐形传输会决定此人在时间旅行中“有所为”且“有所不为”,即使重返历史之旅能够实现,人们也不可能改变历史。新理论的关键是封闭类时曲线这一概念,封闭类时曲线就像一个封闭的时间圆环,出发后还会返回到起始时间点。量子态隐形传输就是远距离传输,是在无比奇特的量子世界里,量子呈现的“纠缠”运动状态。该状态的光子如同有“心电感应”,能使需要传输的量子态“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出现。在“超时空穿越”中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这些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组成要素。研究人员指出,“量子态隐形传输”与“后选择”模型叠加的P-CTCs形式下,量子的表现可看作是量子所做的一种时间旅行,同时,这一现象也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常规量子力学实践中,进一步为经典的“祖父悖论”提供了“首尾必相一致”的论断,理论上使时间机器可迈出“祖父悖论”的梦魇。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家罗埃德指出,“后选择模型”,即允许人回溯过去时空,但禁止一切干预历史的行为。如果能到过去去旅行,你不能对历史做出任何改变。罗埃德又展示了一项采用光子进行基于“后选择模型”的实验。此项实验旨在模拟穿越时空的奇特路径:封闭时间状曲线(CTCs),它们可以携带任何东西一起回到过去再送回现在。这个奇异路径就是一个人回到过去又回到现在,在时间上形成的一个闭合路径。这种闭合路径就像一个封闭的时间圆环,出发后还会返回到起始时间点。

科学家正在设计各种各样的与时间相关联的机器,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2010年3月,项目投资约合56亿美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实施迄今最高能量的质子束对撞实验,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以比此前粒子加速器所获得的高出3.5倍的能量实现首轮对撞,全球粒子物理学家正在期盼着物理学新领域内可能到来的伟大成果。

该项目位于日内瓦附近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处、总长约合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建造用以寻找暗物质、反物质等现象,最终揭开宇宙形成之谜。

斯捷克洛夫物理和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伊丽·阿雷菲耶娃和伊戈尔·沃洛维奇指出,时间旅行符合现代理论数学物理的原理,而当高能量的粒子相撞时,就有可能促使‘虫洞’出现。物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像曲线一样封闭的时间’,它起码从理论上允许人们回到过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时间是一条直线,只能向前,不能回头。

【本章专家】

阿尔文·托夫勒 世界最著名未来学家

斯图亚特·皮姆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专家

林克莱特 英国科学家

西恩·索斯塔克 美国太空智能探索研究所天文学家

彼得·沃德 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

威尔森 美国哈佛生物学家

道格·迪克逊 英国地质学家

史蒂夫·斯坦利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理生物学家

艾伦·韦斯曼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斯蒂夫·琼斯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

布鲁克斯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

保罗·萨弗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