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 如何消除浪费出利润
◎ 如何通过不断改善管控成本
关键词
精益生产消除浪费成本管控生产改善
在一段时间内,精益思想被简单地理解为消除浪费,表现为许多企业在生产中提倡节约、取消库存、提高效率、流程再造、减少员工等。但是,这仅仅是要求“正确地做事”,是一种片面的精益。而现在的精益思想,不仅要求消除浪费,还要求不断改善,精益求精,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做正确的事”。
归纳起来,精益生产有两个要点:
一是“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并保证高质量,少出废品。
二是“益”-- 精益求精,不断改善,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
一、消除的浪费都是利润
说到浪费,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浪费”又不太一样,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凡是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行为、动作都叫浪费。
任何事情或活动,只要不产生附加价值,就是一种浪费。在现场,仅有两种活动在进行:有附加价值的和没有附加价值的。当工人注视一部正在运转的自动机器时,并无任何附加价值产生。一位维修工程师手上拿着工具,走了一段长距离的路,他也是在做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只有使用工具修理、保养或安装机器的动作,才算是有附加价值的。
在工厂里面把物体搬过来搬过去,运过来运过去,能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不能。所以,搬运就是浪费。
品质检查能不能增强产品的附加价值?不能。那企业可不可以说这个东西我检查的次数比别人多,所以我要卖贵一些?不可以。所以,品质检查也是浪费。
明确了哪些行为动作是浪费,并不是说马上就可以把它们彻底消除掉。要想彻底消除浪费,还有很多路要走,而最重要的是,企业首先不再把这些浪费动作当做是正常动作,否则就永远消除不掉了。
第二,能够增加附加价值,但使用的时间不是绝对最少的时候也是浪费。
例如,企业现在加工某种零件耗时3分钟,但实际上不需要3分钟, 2分钟就可以做好了,那多用的1分钟就是浪费。2分钟是不是就没浪费了?不是,还可以再减,改进永远都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没人可以说他已经效率最高,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现在已经做得比较好了,但是还可以更好一些。这才应该是我们对浪费所持的态度。
如果要将浪费理解得更深一层次,我们就要把一些自己认为正常的东西也看做是浪费。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想办法去改进。如果认为搬运是正常的,你就会觉得不搬运便没法工作;如果认为检查是正常的,你就会觉得不检查便不能出厂。这样一来,就没办法降低成本了。
工厂布置是减少搬运的一个方法,比如在目前的布置下,有一个物品我们要搬运50米,如果我们换一种布置方式,可能就只需要搬运25米,于是我们就省掉了25米的搬运。
搬运的浪费,除了时间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搬运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工伤或产品损坏。能不搬的尽量不要搬,能少搬运的就尽量少搬运,这是生产管理者需要认真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检查的浪费也是一样,如果现在马上停止品检肯定会出问题,但是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尽量减少品检,最后取消品检呢?这也是能实现的。
所以,大家需要对浪费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很多自己以前认为不是浪费的东西可能都是浪费。
有了正确的浪费观念后,企业该怎样消除浪费呢?
1怎样消除加工浪费
加工浪费也叫过分加工的浪费,就是多余的加工。多余的加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必要的加工,而我们做了;另一种是过分精确的加工--做得太好了,也是一种浪费。怎么讲呢?有时候顾客不需要这么好,但企业做得太好,好到对顾客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而企业却增加了成本。例如,电脑或手机现在有很多功能,但有的功能顾客根本就用不着,把这些功能都加到电脑或手机里面,实际上就是在损害顾客的利益--顾客要多付钱来买这些功能,而他们又不需要这些功能。把这些顾客根本用不着的功能做出来,就是浪费。因此,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就要注意,做到最合适就好,而不是品质越高越好。
过度加工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成本压力呢?
第一,需要更多的作业时间和辅助设备。
第二,要消耗更多的电、油等资源。
第三,会增加管理工时和人力成本。
那企业应该怎么消除加工浪费呢?
首先,要研究哪些加工是多余的、过分的,然后,想办法把它们省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非常了解顾客的需求,使加工出来的产品与顾客的需求刚好合适,即刚好达到顾客的期望。否则,高过顾客期望太多,会增加很多工时,增加工时就是增加成本。
2怎样消除动作浪费
先给大家说说十二种动作浪费:
两手空闲。工作时间两只手都没有事情做。
单手空闲。一只手在做事,另一只手处于空闲状态。
作业动作停止。做着做着,突然间停下来了。
动作幅度太大。例如,本来稍微转身就能拿到东西,可动作没定位好,需要整个人离开工位去拿。
左右手交换。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步行太多。例如,员工做着做着,又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然后再走回来。
转身角度大。最好的操作是坐在一个地方不转身,但是如果有时候设计不好或者定位不好,员工会出现转身去拿东西的情况,这个转身也是浪费。
移动中变化状态。什么意思呢?走着走着突然间要蹲下来,这个过程也会造成一些动作的浪费。
不明技巧。就是不懂得怎么做。
伸背的动作。
弯腰的动作。
重复不必要的动作。
IE专家认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作业者有一半的作业时间都是无效的。换句话说,通过研究动作的浪费,企业可以提高一倍的工作效率。当然,这是指劳动密集型、动作比较多的工人,如果工作主要是由机器完成的,那就没必要研究动作浪费了。凡是手工比较多、动作比较多的企业,研究好动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家知道刘翔为什么能够获得奥运冠军吗?除了他跑得很快以外,刘翔的技术顾问还会研究刘翔的每一个动作:哪一个动作是前进的、有帮助的,哪一个动作是没有帮助的,哪一个动作是往后的。然后技术顾问会让刘翔把那些停止的动作、往后的动作都去掉,只留下往前的动作。换句话说,动作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正动作,即有帮助、有效的动作;第二种是零动作,即没有效果的动作;第三种是负动作,即反效果的动作。
刘翔就是通过技术研究把那些零动作与负动作都去掉,只保留正动作,再加上他的体能优势,奥运冠军就是他了。
由此可见,动作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的区别就在于动作,员工的操作动作也是一样。遗憾的是,训练一个运动员的基本动作会训练很久,但企业训练一个工人的时间却极少,甚至没有,经常是直接将他们安排进厂进行工作。企业不训练新员工的动作,他们就用错误的动作,而用了错误的动作,效率就很低。
寒假时,我女儿去学羽毛球,结果那个体育馆几乎都没怎么让她去练球。我当时就问那个教练是不是想蒙钱,怎么那么久都不教打球。他说,要先练基本动作,如果我不信,他可以叫一个练了一年半的小孩子和我打。结果,我被那个小孩子玩得团团转--他进退动作都很正确,而我的动作是完全随意的。
就如同案例中打羽毛球一样,花一段时间先练基本动作,练好后再工作,效率就会高。生产管理者招来一个新员工后,不要马上就让他上岗,一定要把他的动作研究好,让他做好标准动作,日后他的效率就不会太低。至于怎么样研究动作,我在第六章再详细介绍。
3怎样消除搬运浪费
搬运是一种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会产生放置、堆积、移动、整列等动作浪费。物品移动会有空间的浪费,还有时间的浪费,另外还需要工具与人力。
企业怎么减少搬运的浪费呢?我有一个心得:尽量减少现场的搬运工具,就能减少搬运。为什么呢?因为有了搬运工具,搬运起来容易,那些工人、现场干部就习惯把东西搬来搬去。如果没有工具,他们就会动脑筋、想办法不搬。
4怎样消除库存浪费
库存的浪费有搬运、堆积、放置、寻找等。另外,库存有一个先进先出的原则,可库存的东西太多,就变成先进后出了。所以,库存太多造成的浪费也是挺严重的。
以前有客户到工厂来参观考察,我们会习惯性地带着他们去看自己有多少库存。但是现在,千万不要带着客户去看库存了,一看就完了,客户就不会与你做生意了。因为客户会认为你有那么多库存,肯定成本很高。现在要带客户去看,就要看你没有库存,客户就会认为你的企业比较好,因为库存少就是成本低。
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库存更是致命的东西,例如服装行业,尤其是女士服装。服装赚不赚钱,就看库存怎么样。如果一个服装厂没有库存、全部卖光,它可能就是暴利的;如果剩了一部分,那可能还有利润;剩得多,利润就会少;有一半库存,就可能会亏本。利润与库存是直接挂钩的,过季的衣服拿去卖就要减价。
还有电脑,它的价格在不断走低,并且还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果库存大,那肯定是要亏本的。而要解决库存问题,就要采用JIT生产方式,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这是维护库存的最好方法。
戴尔公司有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微软有、IBM有、英特尔有,戴尔没有。戴尔没有核心技术,它凭什么做得那么好呢?就凭它的零库存。
卖电脑的最等不起,等来等去的结果是价格一降再降,越来越低,而功能却越来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库存多就意味着亏本,库存越少利润就高。
戴尔电脑是怎么做到零库存的呢?它的信息系统很全面,当客户下订单的时候就有样机摆在那里,例如客户说要这台样机,销售人员就马上输入相关信息,采购部就马上采购配件,然后将它们装成电脑,卖给客户。
装配赚钱,赚的就是把零配件组装起来的差价。当价格下降的时候,这个差价就没有了。戴尔电脑靠零库存赢利,它可以很快地应对,它永远都是装起来就卖,永远没有库存,永远有利润。
零库存对成本的降低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它可以让企业赚到最高的利润。
5怎样消除等待浪费
等待浪费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生产线正在运作,突然插一个订单进来,但插单需要中断之前的生产线进行换线,而换线就会有等待,就会有浪费。
第二,每天的工作量有变化,有时候工作量很大,有时候又没有工作量,那些订单像发神经一样跳来跳去。员工原本5点钟可以下班,因为原材料没有来,就在那里等,然后加班到晚上12点,但做的事情与5点钟下班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这也是等待浪费。
第三,做生产管理的都知道,设备往往最容易在最忙、最需要它的时候就出故障,而出故障就会造成等待浪费。
第四,因为采购没计划好、交通不畅等原因造成缺料,生产线被迫等待。
第五,某一道工序出了问题,下一道工序被迫等待。
第六,生产线不平衡,有的地方比较忙,有的地方比较闲,那些闲的地方就要等待。
可以说,等待浪费是一个企业里面最关键的浪费,那怎样消除这些浪费呢?
(1)缩短切换生产线的时间
现在生产插单的现象很多,那么插单的关键就在于换线的时间了。很多人认为切换生产线肯定是需要时间的,是的,没错,但是这个时间是可以无限降低的。如果换线只要一分钟,插就插,马上就换过去。如果换线要一个小时,那插一张单就损失了一个小时的工作量。而如果换一个产品,需要五个小时呢?那真是莫大的浪费了。
那企业怎样降低切换时间呢?
第一,不断改善。企业可以让员工专心研究怎样把换线的时间从一个小时降低到四十分钟、半个小时、二十分钟,并对有合理建议的员工进行奖励。
第二,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后再停机。换线时,如果东西都没准备好就停机,停了机再去找东西,那就是浪费时间。等所有东西都摆好了,停机后马上装上去,这样就可以省掉切换时间。
第三,让换线更方便简单。例如,尽量不用螺丝,因为拧螺丝很费时间,最好是能够卡上去。另外,最好是可以做到整个模块换上去,这样一来,操作不但简单方便,还省时间。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让切换时间变短。
(2)避免缺料、断料造成的机器闲置或者断线
要解决断线、断料的问题,不能光靠嘴巴说,一定要有措施。那怎么避免缺料、断料现象呢?考核。要纠正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对其进行考核,否则没有用。例如,我原来的企业对生产经理就有考核。当时,我在生产部做经理,当时企业对我的考核标准是:每个月因为生产部原因停线,只要出现一次,我的奖金就要被扣;由其他部门造成的停线,每个月允许两次,两次以上也要扣我的奖金。所以,我们部门的员工经常会去采购部催物料,这样一来断线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考核也是讲究方法的,要循序渐进,否则员工会觉得要求过分而消极怠工。比如,现在一个月停线五次,那下个月就想办法减到四次,超过四次扣相关人员的奖金;再下个月,减到三次;再过几个月,减到两次;之后,减到一次。就这样一步一步给压力,一步一步地消除等待的浪费,达到目标。
另外,企业还要与供应商建立很好的关系,让来料质量都没有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肯想方法,就可以减少断料的时间。
6怎样消除管理浪费
管理浪费是指问题发生了以后,管理人员事后想办法补救的浪费。科学的管理,应该是事先有预见、有规划,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有控制。
大家觉得管理浪费在企业里厉不厉害?厉害。我认为,管理浪费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怎样减少管理浪费呢?我们需要对事情有预见,预计什么问题可能会发生,以及怎样避免问题的发生。当我们有了这些想法以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然后,我们要做规划,即明确用什么措施去预防什么问题发生。如果事先没有计划,碰到问题就容易惊慌失措。
规划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能不能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是计划。
第二,问题发生以后,我们有没有什么应急的预案--这是控制。
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有应急预案。例如如果北京下大雪,大到什么程度,就需要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严重堵车,以防哪一天真的下大雪了,不至于手忙脚乱。
所以,要消除管理浪费,就要做好计划,做完计划以后还要注意检查。把计划与检查做好,管理的浪费就会减少。
管理的金科玉律
管理有个“三现主义”,即现时、现场、现物,及时发现问题,马上赶到现场,找到直接的问题所在,甚至找到最根本的原因,然后一点点地做,一步一步地改善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改善的目的。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三现主义”有五点需要注意:
第一,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第二,检查现场有关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