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其中包括了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苏霍姆林斯基
当我们的探寻行进到这一步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作出巨大的改变。
在这些改变之中,最重要的几大层面就是,为孩子的梦想创造条件,对孩子的梦想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与关注、为他的小小成功而喝彩、明确地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信任。
首先当我们的孩子拥有梦想时,当我们的孩子对某一方面表现出热情时,我们的家长务必要为其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不仅在精神方面要给予其支持和帮助,而且更要在物质条件上做好保障。
比方说,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时,我们的家长就可以给予其更多欣赏美好事物的机会,比如主动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欣赏美术馆的画作、好的影视作品,甚至去游乐园。所有散发美好的事物,都能够让其感受更深,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孩子的天赋势必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除此之外,让孩子参与实际操作,也同样对孩子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孩子如果是脑中有了模糊的梦想,如果只是想,那么永远只是想想而已。这时候,家长必须推波助澜帮他一把,将孩子引进实际操作中。在这种实践次数逐渐增多的同时,孩子的梦想便将不仅停留在梦想层面,而是在脚踏实地启动开来。
再者,家长对于孩子的及时鼓励,也同样能够令孩子获益匪浅。
不论孩子的成功是多么微不足道,哪怕只是他花两个小时泥手泥脚地捏出一个泥花盆模型;哪怕是他画的一幅歪歪扭扭的山水;哪怕只是唱了一首流行歌曲即兴跳一支舞,家长都可以给予赞扬与肯定。
不见得孩子现在喜欢做什么,将来就一定成为什么。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一个人的梦想常常会随着时间阅历的改变而改变,但只要眼下,家长为孩子的小成绩加一把油,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到,那么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做好,而这一点的存在,对于培养孩子自信心,发展兴趣有着极大的推动性。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欠缺还非常明显。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民众,在亲情的表达上非常直接,一句自然大方的“我爱你”,就可以在瞬间将情感传递给对方。但中国家长们表达爱意的方法往往含蓄而隐性,甚至只把爱意埋藏心底,不予表达,尤其在父亲的身上表现得更甚。
当孩子取得成功时,西方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动情地说:“我为你感到骄傲。”而我们的家长则往往用发奖金、吃大餐、买礼物来表达感情。除去这样做的坏处不论,其实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更希望得到父母明确的肯定。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的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切实地做到支持孩子、爱护孩子、帮助孩子发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时,才意味着对孩子梦想的最大呵护,也意味着对孩子最负责的态度,当这种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延续下去的时候,无疑意味着孩子梦想的腾飞。
本章后记
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需要给予孩子发展方向以明确的定位,这一点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事实上,家长的这一心态,正是出自于其对孩子的深爱。而当我们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遭受到伤害的时候,其原因只有一个——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了偏差。
在对孩子的安排中,家长们理所当然地剥夺了孩子对自己梦想的自主权。将孩子不想要的一堆东西强加上去,造成了孩子极为强烈的抵触。
当来自家长的压力让孩子无处可躲,唯有接受时,也就意味着孩子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渐行渐远。最终,孩子的梦想成为了真正虚幻的梦。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后果虽然严峻,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无药可救。对于我们的家长来说,只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时作出调节,那么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有关梦想的话题,势必将会变得不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