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市营销新思维
4958800000010

第10章 超级市场促销策略(3)

此外,超级市场还有许多增加顾客对货品购买欲的方法。比如,有的将最能吸引顾客的特价商品置于远离入口处或收款处的地方,以延长顾客在市场逗留的时间,待顾客找到特价商品时,可能已“顺道”购买了很多并非特价的商品。又如,将一些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与视线平行高度的货架上,借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甚至在收款机前摆放零食,以刺激消费者购买。

2.以特价为“诱饵”

目前,香港两大超级市场于每星期六都在报上大做所谓“特价周”的广告。用100种比市价便宜一至两成的“特价货”引诱顾客。遇上、圣诞节、元旦和春节等大节,更是大加宣传。他们将原价20多元一件的商品减至19.9元,使人产生10几元比20几元便宜得多的错觉。

一些超级市场集团有专门部门设计特价货的陈列。以百佳集团为例,他们将最吸引人的“特价货”放置在市场入口特设的第一组陈列架上,其余的“特价货”,则分布陈列在店内各处,务求使顾客走完市场一周,才能全部看完市场推销的“特价货”。

百佳集团还尽量美化店内环境,在入口处陈列各种新鲜、干净、排列整齐的水果蔬菜,加之购物篮充足,灯火通明,甚至开设烤面包的柜台,通过这些色、香、味的引诱,消费者会流连忘返,在不知不觉中向超级市场“贡献”出他们的金钱。

3.从供应商那里要“特价”补偿

由于超级市场的货品一般都是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进货的,他们在大量进货时已经有折扣,因此,超级市场的货品比一般零售店可便宜5%~10%。这一差价,可供超级市场作为“特价”优惠,然后用特价“请君入瓮”。

特价货大部分是无利可图的,但由于供应商必须给市场支付一笔钱作为每周特价货的广告费利市场内的陈列费,特价费“曝光率”愈高,收费也相应提高。同时,供应商还会给超级市场提供一个其他商店无法得到的折扣。这样一来。超级市场所谓的“亏本大拍卖”,其实是不会亏。

【专家建议】

采用多种不同策略的组合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超市促销预算

怀特刚收到市场部送来的促销预算,正准备请小刘协助审查,并讲给他预算的一些方式和需注意的问题。

促销预算的设定方法

超市促销预算通常以两种方式来设定。

1.营业额比例式

即依照年度营业目标的某个比例(通常是08%~1.2%),设定促销预算,再依各月的营业目标分配至各日。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1)优点:简单、明确、易控制。

(2)缺点:缺乏弹性,没有考虑促销活动的实际需求,可能会影响促销效果。

2.累积式

即依照促销年度计划设定的促销活动,逐案累计需求经费。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1)优点:以促销活动为主导,可充分表现促销诉求重点。

(2)缺点:促销费用支出较大,若未达预期效果,将可能会影响营业收益。

超市促销费用负担方法

超市促销费用,通常是自行负担,若是连锁店的形态,则其促销费用系各店分摊负担。可是,目前由于食品、日用品厂商的商品在超市销售通路中所占的营业比重日渐增加,且在超市卖场陈列品项与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之下,厂商与超市共同负担促销经费已成趋势,而其主要作法如下:

第一种是厂商促销活动融入超市的促销计划内。

(1)只要样品或赠品上印有厂商商标,供应商就可能愿意自行负担费用。

(2)举办品尝活动的品尝费用,及推广人员、设备费用,供应商亦愿意自行吸收。

(3)举办推广该供应商商品(如:啤酒、美国苹果)的竞争活动,供应商也愿意负担相关费用。

(4)与供应商(如:花王、可口可乐、雀巢)合作进行的广告促销,供应商亦愿意负担。

第二种是供应商向超市租用卖场的特定位置、备品或设备,以推广其商品。

(1)租用端架或大量陈列区。

(2)支付使用购物袋背面印制广告的权利金。

(3)支付使用手推车或货架槽沟作广告的权利金。

促销绩效评估

上次的开业促销活动终于告一段落,怀特要小刘做一份促销绩效评估报告。

促销结束后的总结,有助于提升活动的绩效,切不可在促销活动结束后就置之不理,让得失顺其自然;相反的,还应汇集营业、商品、促销部门有关人员,就实施效果与目标差异做分析,检讨得失,作为下次促销活动执行改进的参考。一般而言,实施绩效在目标95%~105%之间,算是正常的表现,若是在目标105%以上,则算是高标准表现,若是在目标95%以下,则有待加强。

促销费用,在业态激烈竞争下,呈逐渐上涨的趋势,可是不一定多花钱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惟有透过对顾客行为的了解、竞争店状况的分析,以及种种可能会影响顾客购物行为的变数的掌握,然后再依据这些资料拟定完整的促销计划并配合良好的管理方法,如此才能达成促销的终极目的——不断提升经营利润。

促销评估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业绩评估、促销效果评估、供应商配合状况评估、连锁超市公司自身运行状况评估。

业绩评估

这一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业绩评估的标准与方法,查找和分析促销业绩好或不好的原因。

第一方面是业绩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促销活动检查表,即对促销前、促销中和促销后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首先是促销前检查:

(1)促销宣传单、海报、POP是否发放和准备妥当;

(2)卖场所有人员是否均知道促销活动即将实施;

(3)促销商品是否已经订货或进货;

(4)促销商品是否已经通知电脑部门变价。

其次是促销中检查:

(1)促销商品是否齐全、数量是否足够;

(2)促销商品是否变价;

(3)促销商品陈列表现是否具有吸引力;

(4)促销商品是否张贴POP广告;

(5)促销商品品质是否良好;

(6)卖场所有人员是否均了解促销期限和做法;

(7)卖场气氛是否具有活性化;

(8)服务台人员是否定时广播促销。

最后是促销后检查:

(1)过期海报、POP、宣传单是否均已拆下;

(2)商品是否恢复原价;

(3)商品陈列是否恢复原状。

业绩评估方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前后比较法:即选取开展促销活动之前、中间与进行促销时的销售量进行比较。一般会出现十分成功、得不偿失、适得其反等几种情况。一是十分成功。在采用促销活动后,消费者被吸引前来购买,增长了销售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该次促销活动不仅在促销期中,而且对公司今后的业绩和发展均有积极影响。这是超级市场经营者、营销人员及所有员工都希望的情景。二是得不偿失。促销活动的开展,对超级市场的经营、营业额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浪费了促销费用,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三是适得其反。这是促销活动引起不良后果的一种表现,是超级市场经营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形。这次促销活动虽然在进行过程中提升了一定的销售量,但是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

(2)消费者调查法:超级市场可以组织有关人员抽取合适的消费者样本进行调查,向其了解促销活动的效果。例如,调查有多少消费者记得超级市场的促销活动,他们对该活动有何评价,是否从中得到了利益,对他们今后的购物场所选择是否会有影响等,从而评估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效果。

(3)观察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十分直观。主要是通过观察消费者对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反应,例如,消费者在限时折价活动中的踊跃程度,优惠券的回报度,参加抽奖竞赛的人数以及赠品的偿付情况等,对超级市场所进行的促销活动的效果做相应的了解。

第二方面是查找和分析原因。

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估方法对超级市场的促销业绩进行评估之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查找和分析促销业绩好或不好的原因。只有找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吸取教训,进一步发挥本超市公司的特长。

此处,我们对前后比较法的3种情况做一个介绍性的分析:

(1)十分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促销期间的活动,使消费者对超级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对超级市场的知名度和赞誉度均有所提高,所以在促销活动结束后,仍会使该超市的销售量有所增长。

(2)得不偿失。促销活动的开展,对超级市场的经营、营业额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浪费了促销费用,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3)适得其反。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可能是由于促销活动过程中管理混乱、设计不当、某些事情处理不当,或是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等原因,损伤了超级市场自身的美誉度,结果导致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

促销效果评估

这一项主要包括3个方面:促销主题配合度,创意与目标销售额之间的差距,以及促销商品选择的正确与否。

(1)促销主题配合度。促销主题是否针对整个促销活动的内容;促销内容、方式、口号是否富有新意、吸引人,是否简单明确;促销主题是否抓住了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卖点。

(2)创意与目标销售额之间的差距。促销创意是否偏离预期目标销售额;创意虽然很好,然而是否符合促销活动的主题和整个内容;创意是否过于沉闷、正统、陈旧,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吸引力。

(3)促销商品选择的正确与否。促销商品能否反映超级市场的经营特色;是否选择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能否给消费者增添实际利益;能否帮助超级市场或供应商处理积压商品;促销商品的销售额与毛利额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

供应商的配合状况评估

这一主项主要评估:供应商对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配合是否恰当、及时;能否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并为超级市场分担部分促销费用和降价损失;在促销期间,当超市公司(一般是大卖场)请供应商直接将促销商品送到门店时,供应商能否及时供货,数量是否充足;在商品采购合同中,供应商,尤其是大供应商、大品牌商、主力商品供应商,是否作出促销承诺,而且切实落实促销期间供应商的义务及配合等相关事宜。

超市公司自身运行状况评估

这包括从总部到门店,各个环节的配合状况分析。

(1)总部运行状况评估:超级市场自身系统中,总部促销计划的准确性和差异性;促销活动进行期间总部对各门店促销活动的协调、控制及配合程度;是否正确确定促销活动的次数,安排促销时间,选择促销活动的主题内容,选定、维护与落实促销活动的供应商和商品,组织与落实促销活动的进场时间。

(2)新开业超市运行状况和其他连锁超市相应的配合状况。

制订商品价格是超市经营中的一项灵活而又不易把握的事情。怀特这几天带着小刘在观察了其他几家竞争对手的商品定价后,也在自己超市卖场中巡视了一下,对价格做了一下对比。商品价格在竞争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制定合理的价格营销策略一直是怀特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