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17

第17章 功业得失——得失成败身外事,卷舒开合任天真(1)

人生就像是一条长长的路。生命的征途,不断的有人加入,有人退出。看见的,看不见了;得到的,失去了。人生自是一段一段的,过了这段,要再寻前事,已是万万不能。功业的得失与成败只不过是身外之事,要看得开,在得失随缘中修炼自我。

——佚名

得失一念间,放空了就是获得

得与失只不过存在于人的一念之间,聪明的人要要学会放空自己的心灵,用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人生的得和失。

人生历程充满了变数,一些你已经得到的不见得永远都是你的,所以就要学会用淡泊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而那需淡泊看待的事物也许就是你该放下的部分。放下是一种睿智的表现,绝对不是一种随意舍弃的态度,放下提倡的就是一切随缘,一切莫强求,它不仅可以带给你幸福的生活,还会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放下,是一种心态的选择。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压力,获得轻松;放下烦恼,获得快乐;放下自卑,获得自信;放下懒惰,获得充实;放下消极,获得进取;放下抱怨,获得舒坦;放下犹豫,获得潇洒;放下狭隘,获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或东西是根本没必要让它存在的。只有懂得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行事光明磊落,干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事当前,敢于担当,事后则彻底“放下”。与之相反,“小人”则往往执著于私利,患得患失,拘泥成规,畏首畏尾,既“拿”不起,也“放”不下。面对人世纷杂,尘事庶务,名利地位,私心杂念,声色犬马……该放下的就得放下,把什么都抓在手里,其实也是种累赘。古往今来,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资济世,或甘于淡泊,出入于世,勇于并舍得“放下”。其实他们在放下的同时,已经获得了意外的幸福,这种幸福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隽永的、更高层次的。它使人格得以提升,使人性趋于完美。

人为什么有诸般愁苦?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放不下,自寻烦恼所致。就如有时候会无劳地做一些事,本知道那是无益的,却还是很笨拙地去做。又如生活富裕了,但压力越来越大;收入增加了,但快乐却越来越少,愁苦随着压力的增长而增长……为何人们不放下?为何人们放不下呢?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得有一种豁达的、能放下的心态。因为有些事是根本不值得我们惦记的。人生为何感觉苦?问题就在于你还没有学会放下。

在一个课程上,讲师对学生做了一个示范,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举起手中的玻璃杯,问台下听众:“你们估量一下玻璃杯内的水有多重?”

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范围由20克到500克不等。

讲师说:“那些水的实质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拿着水杯的时间。”

“如果拿着一分钟,OK,一点感觉也没有。”

“如果拿着一小时,手臂会疼痛。”

“如果拿着一整日,可能要电召救护车处理。”

“就算时重量一样不变,拿在手中的时间越长,手中对象的重量就愈重。”

步入正题,他要大家做一些联想。其实,人的情绪和玻璃杯里的水差不多。

“如果时常背着很多重担,重担的重量不变,担子也会变得愈来愈重,最后重到负担不起来。要减压就应放下玻璃杯休息一下,然后再拿起。长时间来说,最好可以定期把担子放下,好等自己回一回气,又可再背起担子。一个人下班回家,最好迅速放下各种担子。千万不要带着重担踏入家门,你可以明天再背起担子上班。”

其实,失败也可用这个方法处理。只要它一出现,就要马上处理。它在脑海中积存时间愈长,对入对己的伤害愈大。只要像放下担子抖气一样,经常处理就会健康快乐一些。放下,自然会自在。

人生在世,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看似最有利可图却不能令人再进步的东西,必须鼓起勇气,不断放下,才能攀登人生的另一高峰。正如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下鱼;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可以放下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我们可以放下金钱;为了崇高的真理,我们可以放下利禄乃至生命……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懂得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要、最纯粹的部分,放下不必要的牵挂与累赘,轻装上阵。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迈步远行,就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对人生而言,这小小的“沙粒”就是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什么也不愿放下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而放下之后,你就会看到天空的蔚蓝,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你就会闻到芳草的清香,听到动人的音乐……而当你决定放下的那一刻,也许你就找回了自己,更找回了快乐。

放下不是放弃,它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洒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学会放下,也就学会了解脱,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坦然面对,成为更大的赢家。

很多人都知道要学会放下,却不知放下真的很不容易。知易行难。我们都知道要活在当下,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活在过去或者活在将来。但快乐的人生必须要求我们学会“放下”,因为不会放下,就不会承担,不会放下,就难有现在,就会失去当下和未来。过去的东西就会成为现在和未来的绊脚石。

要想放下就要先学会”允许“。允许过去个人的错误和他人的错误。反观过去,我们总是存在悔恨的事情,孰不知,在当时,我们已经做了最好的选择,过去那个“当下”,我们是没有错误的,你现在认为当时不该那么做,那是因为你站在现在的角度和情况来看待过去的经历,而在当时那刻,我们一定是做的最佳选择。所以我们没错。“允许”就是包容,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允许后,才能让自己释怀,而不是耿耿于怀。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放下,才能有快乐的人生,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

建功立业难,得失平常心更难

生命中的“拥有”是很平常的,而“失去”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失去不放,就永远也不会得到。放下失败,抓住成功,就可以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你有一颗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输赢成败的平常心。

在忙忙碌碌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被名利所扰、被输赢所困、被怒气所伤,假如能用平常心看待人生中的起落,不因为一次的得失而否定彩虹的存在,就可以笑看得失成败,享受平安快乐的人生。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远顺利,总会有高有低,有时候,失去也未必是坏事。没有昨天的失,也许未必有今天的得。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拐个弯,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人要懂得变通,懂得如何“灵活走位”,每做一件事,只要尽了力,结果纵然不尽如人意,也毋须怨天尤人,人生最重要的是无怨无悔,别把成败得失看得太重。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有人时常觉得自己不开心,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少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总是想着自身没有的。轻视乃至忽视自己拥有的,抱怨自己所没有的,当然就无法快乐起来。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快乐的人却不会将这些装在心里,他们没有忧虑。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满意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一个笑看得失的人,总是深信自己能实现梦想,真正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筑在别人的失意上。能够笑看输赢的人,总是非常乐意去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从内心里献出去的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给自己最大的能量。他会以一颗宁静心品味生活,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得失,以一颗感恩心笑看成败,以一颗顽强心直面挫折。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也不代表未来。凡事千万莫强求,淡泊名利度时光,无求无欲无忧愁。

平常心是一种心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是经过多年磨练和一定修养后才可具有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的面对各种成败、得失、荣辱、生死。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用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的形形色色,不被名和利左右,从容、平静、安详的对待各种事物,用平常心看不平常事,事事平常,要真正拥有一颗平常心却是一件不平常的事。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在春风得意时,淡然相待,正视自己,不为别人的几句赞美之词就飘飘欲仙,忘乎所以。在遇到挫折时,坚强面对,树立斗志,坦然处之,不为他人的冷眼而一落千丈,消沉殆尽。

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淡无味中度过,能够安然的享受这份平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平淡中寻找乐趣,在平淡中追求志向,不要让平淡淹没你的兴致,不要让平淡消磨掉你的意志。无事别找事,有事别怕事,一天二十四小时,今日如昨日,明日如今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难免枯燥,这时不要节外生枝,吹毛求疵,无事生非。当真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急不躁,冷静、客观面对 ,不怨天尤人,从容应对,妥善、圆满的去解决。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空云卷云舒。对人、对事、对物、对情都用平常心去看待,宁静的享受多彩生活,以一种平常恬静的心态去品味与珍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生死、得失、荣辱、成败,积极进取,快乐一生。

在物质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利益纠葛和名利纷争。面对人世间名利的得失,是以平常心淡然处之,还是梦回无数、念念不忘的纠缠不放,这两种选择,是对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检验。人世间真正的修炼人和拥有大智慧的人心淡如水,遇危难不惧,得誉不惊,受辱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忧。能以平常心面对人世间的名利得失与生命中的潮起潮落,那种超然的气度与风骨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平常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种恬淡洒脱,气定神闲的心态。

德国的尤利乌斯先生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的画中都是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不过却很少有人来买他的画,这使他想起来有点伤感,但那也只是一小会儿。有一天他的朋友劝他说:“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两个马克就可以赢很多钱!”性格随和的尤利乌斯听后就花了两个马克买了一张彩票,并且真的中了彩,他因此赚了50万马克。

他的朋友前来祝贺,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 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我现在只画支票上的数字!” 尤利乌斯买了一栋别墅并作了一番装修,他很有品味,买了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斯小桌、迈森瓷器,以及古老的威尼斯吊灯来装饰这栋别墅。装修完毕之后,他很满足的坐下来,点燃一支香烟静静的享受着新居的美妙。忽然他想到应该去看看朋友了,就把烟往地上一扔,马上出门了。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点燃了华丽的阿富汗地毯……

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真到完全消失在灰烬中。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跑来安慰尤利乌斯。“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啊!”不料尤利乌斯反问他们说:“怎么不幸了?”“大火造成的损失啊!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两个马克而已。”

面对物质世界的名利得失,若能拥有宠辱不惊的胸怀以平常心淡然处之,这人世间的确再也没有可以让人畏惧的因素。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都是庸俗之人所为,常怀感恩之心、常存知足之念,以平常心面对名利得失,是排除烦恼与恐惧的至胜法宝。平常心是红尘人世中难以看破的大智慧,它是历经繁华之后的淡泊超脱,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中国的道家始祖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有些事看起来是坏事,但事情的进展和变化却出乎人的意料竞成了好事。而有些明明是好事却反而变化成了坏事。人生如此,自然界的万物也是如此,看透了这层道理就不必执著于人世间的得失。

用外物夸耀粉饰自己,不如心体莹然

对名和利看的淡,不用外物来夸耀粉饰自己,保持内心的宁静,思路和眼光才能放得更远。

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你心中的明月蒙尘。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既不抱怨贫贱又不仇视富贵。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这是勇敢,也是骨气,一切出自本心。欲望使你心力憔悴,难以安宁。精彩和无奈、阳光与黑暗永远是一对双胞胎。只有旷达、 宁静、淡泊地对待,才能给心灵一丝慰藉。努力让自已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宁静的日子,能有一片温馨淡泊的心境会是多么不易。

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得到了重赏。

封赏完了以后,唐太宗说:“今天论功行赏,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讲出来。”

淮安王李神通说:“陛下,臣带兵打仗,舍生忘死,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端坐朝中,舞文弄墨而已,功劳却排在最前面,臣心里不服。”

唐太宗说:“你们是有功劳,但房玄龄运筹帷幄,把握全局,你们只是具体执行而已,所以他功劳最大,当然应该排在第一。”

淮安王李神通惭愧而退,其他大臣也无话可说。

房玄龄为人非常谦虚谨慎,对于论功行赏的事深感不安,便对唐太宗说:“陛下将臣排第一,臣心里很不安。”

唐太宗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封赏大臣,萧何在最前面,你就像是朕的萧何,功列第一,理所应当。王者公正无私,才能得人心。朕和大臣们每天吃的穿的,都来自于百姓,所以设官定职,也是为了百姓。国家理应重用、优待贤能的人,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出力,也使全国上下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今天就是依照这样的一个原则,而不是根据某个人的喜好。你当之无愧,就不要再多说了。”

不久,房玄龄又升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加封为魏国公。

贞观三年(629),房玄龄、王珪以宰相身份主持评议百官政绩,治书侍御史权万纪觉得不公,便上奏给唐太宗,请求治房玄龄、王珪的罪,唐太宗派侯君集调查此事。魏征上奏,为房玄龄,王珪辩护说:“玄龄、王珪都是朝廷旧臣,向来以忠直为陛下所器重。他们考评了数百名官员,有一二人的评价欠妥只能算是百密一疏,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私心。”

唐太宗也觉得有道理,他说:“朕希望能选出天下贤才,让他们担任官员,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以后只要宰相审核,再上报给朕就可以了。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谁不愿竭力尽心呢,如果能这样,天下哪能不太平?”

当时,各位朝臣对房玄龄尽于职守,无不由衷地佩服,唐太宗更加看重他,屡屡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