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18

第18章 功业得失——得失成败身外事,卷舒开合任天真(2)

房玄龄虽身居相位,名贯天下,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唐太宗曾经召集大臣,讨论世袭之事,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和梁国公。唐太宗之所以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目的是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世袭。但房玄龄觉着自己身为宰相,应为各位大臣作出榜样,不应贪图私利,便上奏唐太宗说:“臣已经担任宰相,现在又封为宋州刺史,这样恐怕会使大臣们争相追逐名利,使朝政大乱。臣认为不妥,请陛下先罢免臣的刺史职位。”

唐太宗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只封他为梁国公。房玄龄辞掉了宋州刺史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仿效,辞去能世袭的官职。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天能有这样行动,都是玄龄的功劳!”

后来,房玄龄又加封为太子少师,当他初到东宫见皇太子时,皇太子要拜他。房玄龄慌忙躲避一旁,坚决不受。人们看到当朝宰相如此谦虚恭谨,不由得暗中称赞,都说他是亘古未有的贤相。

每个人的一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个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是什么呢?是名?是利?是金钱?是地位?见过多少腰缠万贯,却终日郁郁的人,赚钱对于他,已经不是乐趣,而纯粹是一种习惯;也见过手中权力在握,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却落落寡欢的人。他的权力,能为他带来人前的呼风唤雨,却带不来小人物的那种轻松自由的生活。 所以,权与利,只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生活方便,一时的心理享受,但是,却不会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幸福。

仔细的想想,我们一生都在努力的奋斗,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其实,我们最终在追求的是“幸福”与“意义”这两个人生的终极关怀与需求。

我们拼命去挣钱,我们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位置,以期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所有的这些,不过是达到这两个人生目标的一种手段罢了。仔细想想,金钱与权力为我们提供的,也不过是生活的舒适与方便,它们会给我们带来被肯定的感觉,会让我们觉得人生的奋斗有意义,但是,它们不会带给我们最直接的幸福。

用淡泊名利的思想去对待金钱、名誉、地位的得失。也只有作到了淡泊名利,才能在繁纷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有可能拥有事物的客观评价。在与人的交往中也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而是与人为善,始终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心态。

放空了心灵,才能容得下成败得失

心灵的空间如果不时常打扫,就会落满尘埃,变得黯然无色。定时打扫自己的心灵,清空心灵自己的心灵,防空自己的心灵,心灵才有空间容得下成败得失。

对于世间的每一个人来说,功名、利禄、荣辱、爱恨、死亡、恐惧、成败、苦乐、祸福,等等,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东西存在于自己心中的时候,往往也会成为自己内在的渴望超越自我的一种原动力,但是,人一旦执著于此,往往又会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担忧、痛苦扔掉,内心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宋朝的吕蒙正,被皇帝任命为副相,第一次上朝,突然人群里竟有人大声讥刺他说:“哈哈哈,这种模样的人,也能入朝为相啊?”可吕蒙正却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走,然而,跟随在他后边的几个官员却为他鸣起不平来,拉住他的衣角,非要帮他查查到底是谁竟然如此大胆,敢在朝堂上讥刺刚上任的宰相。吕蒙正推开众人,说:“谢谢大家的好意。我为什么要知道是谁在说我呢?一旦知道了,一生都放不下,往后还怎么处事?”

放下自己的多余的欲望和冲动,去掉心中之执著,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情势中廓清迷雾,认清前进的路径,才能以一种优游自在的心态涵泳于当下的要务,才能够使精神恬然自足而不致于患得患失,随波逐流。于是,个人的管理包括个人心性修养、日常生活、学习成长和职业生涯的管理,籍由“放下”而得到优化和升华,人的生存境界随之获得提升。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成功的机遇,同时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只有在每一次失败后都有所领悟、有所提高,失败才能够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人们才能够化消极为积极、从自卑过度到自信、从失意走向如意。

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收藏了一樽宝杯,时常把玩,爱不离手。一次不小心杯子从手里掉了下来,尽管将军身手敏捷接住了宝杯,但也惊出一身冷汗。将军惭愧,我于千军万马之中纵横决荡,生死以之,未尝如此胆战心惊,乃因不惜身家性命故也。而今为杯子担惊受怕,无非太爱惜这只杯子罢了。于是他豁然明白,断然将杯子扔掉了。此后,将军不再为杯子担心。

世人多蔽,往往把所拥有的、所祈求的东西,视为“宝杯”,割舍不能,却对自身的真实存在和价值视而不见。若不能彻悟此番道理,除去心中执著,破除心头迷幻,便不能真正"放下",因而无法自在,庸庸碌碌,沦为他人的奴隶。世间惨象,多因放不下。

失败是一种负面情绪,每个人在经历失败时都会产生失意、沮丧、自卑的心理。面对失败时,人们首先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沟沟坎坎。

空杯心态,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就是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空杯心态象征的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当你很成功的时候,要接纳自己似乎一点儿也不困难;但当你失败的时候,你还能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那才是真英雄、真好汉。因此,失败的好处在于催生灵魂真正的智慧。不是汲取失败的教训、下一次非成功不可的这类想法,而是一种更宽阔的智慧及更包容的爱。请大声地告诉自己,我天生就有一种来自宇宙、来自大地、来自上帝不可摧毁的价值,因此,我可以失败,也能真正接纳自己的失败。因为你能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失败,所以“你”比“失败”更大,且永远不会被失败击倒。

有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

“知道了,谢谢!”他仍继续读报。

“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

“是的,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的确,失去的已经失去,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

一旦能接纳自己的失败,就是真正地成功了。关键在于“接纳”这两个字。以赛斯的说法,创造了失败,以便能“成功”的自我接纳!多棒啊!多么伟大的灵魂上的成就及智慧。还不止于此呢!一旦能充满爱心地接纳自己的失败、错误及愚昧,也将发自内心地接纳周遭的人,自己的爱会愈来愈大、愈来愈真实有力量,而不是看起来假假的。

立身只管高洁,处事一定低调

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做人要立身高洁,处事要低调,事情做好了,低调做人水平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人格,指一个人的品德、格调、风骨、气度。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在处理所处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和表现的总和。做人不容易,具有高尚人格,应是一个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人格,实际上就是他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化。塑造高尚的人格,关键是要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远大的理想追求。情操,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倾向和恪守的行为方式。高尚的情操,孕育于真、善、美。精神空虚的人,满脑袋低级趣味的人,享受欲、美色欲充斥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有高尚人格的。没有高调做人的风格,就很难在为人之中得到别人的尊敬与款待,也不会在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