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21

第21章 去苦存乐——万事皆是缘遇,放空心灵安乐(2)

老人忖道,说:“你们去拜访苏格拉底的吧,他或许可以解决你们遇到的问题。”说完继续面朝大江。年轻人点点头。

苏格拉底是名人,古希腊哲学三圣之一,柏拉图的老师,有名的大哲学家。几天后,他们找到了苏格拉底,问道:“我们在寻找快乐,却遇到了痛苦,快乐到底在哪里?”

“你们先帮我造一条船。”苏格拉底说。

年轻人还是一头雾水,但答应了,就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他们各自商量好,找来了造船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很累,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异常兴奋。当晚大家约去庆祝了一番,全然忘了寻找快乐的事。

第二天,他们把独木船抬到江边,并请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满意地点点头。于是大家把船推到水里,一起上到船里,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歌声在整个空旷的江面回荡。

这时,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快乐极了!”他们齐声回答。

“那你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苏格拉底问道。

这群年轻人恍然大悟,道:“原来我们都为了寻找快乐而久久苦恼但在忘记寻找快乐中我们不知不觉找到了快乐。”

“呵呵,其实快乐并非刻意去寻找,它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你们融入生活,有目标,有追求地去做一件事情,并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快乐就会如约而至。”苏格拉底说道。

这时,这群年轻人也深刻地理解了垂钓老翁的话,并领悟到了快乐的真谛。

他们欢快地荡舟于江面,舟上载着一群快乐的人。

人类不善于预测快乐,因为快乐是乞求不到的,当你追求快乐时,它无影无踪,而你忽视它时,它却不期而至。其实,快乐是因为你做了快乐的事情,当你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你就会快乐。许多人重视快乐的感受,却不重视去做快乐的事情,不去行为,只去思考和感受是不会快乐的。

执著不悔,错了方向便是沉身苦海

“一条道跑到黑”。不少具有这种行为风格的人最后获得了成功,但与之一步之遥的另一面就是固执。而一旦选错了方向,这种固执会让你沉入苦海难以解脱。

执著说白了就是顽强,一直追求某样东西不放弃,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固执,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执著,还隐含了在所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失败中积累成功的要素,直到达成目标。执著是一种非凡的意志力,是面对反复拒绝后的失落以及跨越成功路上的无数阻碍的重要法宝。研究表明,成百上千的成功人士为他人开辟了道路,并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标记,他们留下的重要财富就是执著的精神。

很多情况下,执著是区分他们与其他人的唯一素质。人们通常错误地认为,缺乏执著是意志力太弱的结果。然而,有些人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但是仍然缺乏保持前进所需的执著。很多案例表明,人们不够执著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值得他们追求的目标,一个令他们内心激动的目标。

尽管意志力是催人奋进的重要动力,如果意志力与想象力发生冲突,想象力必然每次得胜,也就是说:欲望是动力,梦想是燃料。当你开始发挥想象力,为自己构筑梦想时,需要反复定义和调整直到得出清晰答案,亦即形成了一种受强烈欲望驱动的可以超越任何力量的情感。但是这种意志力需要深度发展才能指导你朝目标奋进。

如能得到恰当应用,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蕴涵无限潜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如果知识力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它同样会变成致命的敌人。很多人执著地从事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得到了不想要的结果。他们并非缺乏执著精神,而是执著于自己的毁灭。执著的极端便是固执——坚持自己想法、做法是最对的,一旦决定之后,任何人都不能够改变他,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这就是固执己见。

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假如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固执和执著在这个世界中的变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精神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执著于错误的方向只会有无尽的痛苦。

认准了准确的道路奋勇前进,不达成目标不松懈是执着;一意孤行,沿着错误的方向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为固执。执着和固执,有时真像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而判定执着之所以为执着,固执之所以为固执的标准,仅仅是一个开头,即选择的方向正确与否。

有一种鱼,名字叫马嘉鱼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会溯流而上,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去产卵。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在竹帘的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用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总是一往无前,即使闯入罗网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仆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每每这时它们会瞪起圆圆的眼睛,张开背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一只只马嘉鱼被竹帘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马嘉鱼的死亡告诉我们执著追求的同时必须与智慧相结合,在执著地追逐成功的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定位,懂得变通,懂得放弃,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杞人忧天,失去的是本该快乐的过程

人生的智慧在于:既不要后悔过去,也不要担心未来,无论你想要什么,都要抓紧现在,而不是在杞人忧天中失去本有的快乐。

说起未来,人十有八九都是悲观主义者,即使那些标榜自己是乐观主义者的人,在对未来的预测上也是非常悲观的。因为未来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越是对于我们希望发生的,我们越是担心其不发生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形。我们的精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消耗在对未来的担心上了,以至于让自己分心了,或者没有在行动上作出足够的投入,这都是促使我们所担心的情形发生的因素。越是不想要的,反而越可能发生,这其实是因为对于未来的过度担心而导致的自我证实型预测。

对未来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认为某一负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可忽视,那么就为这一情况的发生做好应对准备,然后就不要再去考虑它了,只管一心一意向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努力,义无反顾。

英国哲学家兼作家邱斯顿也说过:“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很多人的忧虑来自于名利心太重,心胸过于狭隘,他们由于过分害怕失败,于是就忧心忡忡,心头像压着一块沉重的铅块,使人感到窒息,感到束手无策。这些人由于忧虑失败,所以往往把现实中的困难估计过高,什么事做起来都感到十分吃力,觉得没有成功的把握,以至于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一旦感到生命无助时,这些人便心灰意冷,甚至于自暴自弃。

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说:“我从来不去预料结果,因为每当你考虑结果,你总会想到一个糟糕的结局。无论我陷入何种处境,我都会想,自己一定能成功——而不去想如果失败了会怎样。有些人一想到会有一个糟糕的结局,便会忧虑得浑身发冷,也许他们是害怕面子上下不来,或者遭人奚落。我认为,如果我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须积极进取。我必须主动出击,我相信,畏畏缩缩是成不了什么大器的。”

忧虑是人类的天敌,它剥夺人的快乐,使人遭受失败,或陷入自卑的境地。忧虑还使人缺乏生命的活力,破坏人的志向,瓦解人的勇气,使人缺乏创造力。从古到今,忧虑毁坏了无数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