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35

第35章 三个金人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

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可把中国老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使者不厚道,同时也出一道非常棘手的题目:“请问皇帝陛下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怎么办呢?泱泱天朝大国,不会连这件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无法可想的皇帝请来了护国大禅师,希望他能运用神通帮忙解决难题。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禅师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他把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插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禅师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正确答案的确如此。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优秀的倾听者

郭士纳进入IBM后,意识到自己与员工沟通的重要性。他说:“很有必要为我们公司的员工的沟通和交流打开明确的连续的渠道。”当然,对于IBM这样的大公司,要与每一名员工坐下来面谈,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实现互动的交流,郭士纳正是利用IBM的电子邮件与员工们实现有效沟通的。

郭士纳上任后6天,就给IBM的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他在信的最后还讲到:“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我打算走访尽可能多的公司营业部门和办公室,而且,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和你们会晤,以共同商讨如何巩固和加强公司的力量。”

郭士纳在邮件中对员工讲述他的计划并传递信心,而IBM的员工,或者支持,或者反对,都坦率地表达,甚至不惜讽刺。正是在这样的坦诚的互动交流中,郭士纳更加深了对企业以及员工的了解。

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非常善于倾听别人谈话和意见的人。他广采众人之智,兼顾了问题的许多方面,解决起问题来就显得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这样做也会给参与谈话的对方制造一个非常好的印象。这是一个更长期更重要的投资,将来会对你的事业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使企业陷入困境有两大原因:一是远离客户,二是远离员工。远离的先兆就是管理者不再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反过来,如果管理者亲近顾客,倾听员工的意见,那么就会一点点打开不利的局面,稳稳获得应得的利益。

人能说会道固然重要,但善于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倾听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美国总统林肯与一位老邻人谈论了数小时之久,所有的话都是林肯一个人说的,大人物们尚且需要对人倾诉,何况一般人呢?

“沟通首先是倾听的艺术。”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倾听能力更为重要。一位擅长倾听的领导者通过倾听,可以从下属那里获得信息并对此进行思考。下属的意见是你决策的首要考虑信息,收集这些信息可以使你觉察下属的心理和想法,同样给你一个适当的时间为你的借口做准备。有效准确的倾听信息,将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成效,并由此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是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但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听,而没有主动的对信息进行搜索和理解。积极的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要想象他的思路,体认他的世界,以便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避免进入“和自己说话”的陷阱。企业管理者以尽量给员工多的时间让他们相互交谈,并且在倾听的过程用动作语言表现你对员工谈话的浓厚兴趣。让员工感觉到你是在诚心诚意的倾听自己的见解,这样员工会毫无保留地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你的决策也会顺利的进入下属的心里。

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用心倾听,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发号施令或讲说不休。如此的专横跋扈会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多了一份隔阂,少了一份沟通,管理效率的低下就会理所当然了。

海洋为什么是地球上最大的实体呢?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最低,不拒涓涓细流而成就汪洋。

管理者也要海纳百川,放下权力欲,放下虚荣心,放下架子,真诚地倾听。否则,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倾听再多也不会有任何积极意义。

对别人诉说自己,是人的一种天性;听别人诉说自己,则是人的一种教养。耳听八方,能使管理者与时俱进、广纳群言,能使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启迪思维,能使管理者增长知识与才干。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管理者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气定神闲、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