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37

第37章 没时间老

大卫·古里奇曾经谈到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的问题时,他说:“喜欢你的工作。如果你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反倒像是游戏。”

佛光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禅宗大师,他与大文豪白居易颇有交往。白居易生平的志行可概为“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这与佛光禅师不无关系。

在公元832年,白居易重修洛阳香山寺,并与佛光如满禅师结香火社以修佛事,发愿往生西方,不怠不惰,以迄终年。

有一天,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

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着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似的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当,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佛光禅师之所以“不老”,因为他对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乐此不疲。等于孔子说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禅者人生观,也是如此。

善于发掘工作的乐趣

大卫·古里奇(轮胎制造商古里奇公司的董事长)曾经谈到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的问题时,他说:“喜欢你的工作。如果你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反倒像是游戏。”

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这位未曾进过学校的送报童,后来却使美国的工业完全改观。爱迪生几乎每天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辛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乐趣无穷。”

工作应该是快乐的,率性而为,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那么整个人生都是快乐、幸福的,毕竟人每天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工作。所以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说:真正的幸福就是能自动培养工作兴趣而愉快地工作。

前面说到敬业精神的问题,敬业固然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美德,但光敬业不乐业,敬业能坚持多久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比如一个卖冰淇淋机的人,他能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许多人来买冰淇淋吃,要是万一有一天没有人吃了呢?他还会那么辛苦吗?如果他想到小朋友吃了冰淇淋那高兴的样子,对工作的态度肯定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事情,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给当事人的心情以不同的影响。如果能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就自然以工作为乐了。

热爱工作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态度。许多事业有成的人、生涯有发展的人,都是对工作非常热爱、非常投入的人。

热爱工作、热爱你的经营、热爱你的生意是管理者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比如打麻将的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关键就是兴趣和热爱。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工作的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出全部才能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兴趣,就只能发挥他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才能。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拥有一幢漂亮的房子,有一个大花园,大片的绿地,有游泳池,总之应有尽有,但他不久便厌倦了,就像很多厌倦了婚姻和工作的人一样,厌倦了。房子漂亮和宽敞与否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因为每天都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他就厌倦了。后来,他叫来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告诉他:“我想把房子卖了,我已经厌倦了,房子已经变成了地狱。”

第二天,一则广告登在了报纸上,经纪人把房子完美地勾勒了出来,就连房子的主人都被吸引住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爱不释手。他立即给经纪人打电话,告诉他,“等等,我不想卖了。你的广告使我深信,也使我知道了,我整个一生都想要这幢房子,我一直寻找的就是这幢房子。”

哈哈,其实我们经常抱怨的工作或许也是这样的。因此,管理者要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而不是等待发生能给我们带来乐趣的事情;要学会热爱工作,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而不过多去计较得失;不只把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而把它看做发展自己潜能与天赋的机会,这就是成功人生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