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62

第62章 菩萨杀生

管理者要有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一定要殚精竭虑地经营好企业,为职工保住饭碗,为国家创造利税;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为国家分担一点什么困难。

小和尚问老和尚:“菩萨也杀生吗?”心中却在想:“师父一定回答不杀,哪有菩萨破戒杀生之理!”

不料老和尚郑重地回答:“杀!菩萨常常杀生,不知疲倦!”

“什么!”小和尚瞪大了眼睛,支起了耳朵,好像听到了天外来音,“菩萨怎么会杀生,还常常杀生呢?”

“为救度众生,为降妖除魔!”老和尚淡然地说。

“那么,菩萨岂不是犯了大戒吗?”小和尚不解地问。

“犯戒又不犯戒。”老和尚耐心地解释,“犯戒是因为有杀生之相,破了戒的形式;不犯戒是因为菩萨心中没有丝毫杀念,所以符合戒的精神。”

“那么,菩萨于杀生之时,心中当作何念呢?”小和尚好奇地问。

“菩萨杀生时,当作此念:救助被害众生使其免于水深火热,救助害人恶魔使其免于万劫沉沦!”

“菩萨杀生,还入地狱吗?”小和尚追问。

“菩萨常入地狱?”老和尚答。

“为什么?”小和尚不解。

“菩萨救助众生永不休息,所以降妖除魔也永不停止,又怎能不常下地狱呢?”

“菩萨明知会下地狱,为什么还要杀生呢?”小和尚更是不解。

“这正是菩萨的精神所在。”老和尚庄严地说,“为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菩萨对芸芸众生的责任感!

做领导一定要有责任感

在我们的同事中间,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头脑聪明也很能干,但却工作业绩平平;另一种人虽无过人之处,但做事却目标明确、坚毅果断、敢作敢当,所以事业有成。

这两种人差别就在于,一个有责任心,而另一个却缺乏责任感。由此可见,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

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窗户,这位男孩先找父亲垫付了12.50美元。然后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将钱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后来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集体,所具有的法律、规章、制度、条例等等,都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关系的,这样既能保证个人的权利,又赋予每个人一定的责任。

从我们诞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和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责任关系。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做出的种种个人行为时,都应该考虑对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也是每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一个跨国公司找到正泰集团当家人南存辉,要出资十倍的资产价值买下他的正泰,被南存辉断然拒绝,他拒绝的理由如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那般荡气回肠:“如果我把企业卖了,我到哪里去报国?”

对于管理者来说,像南存辉那样以产业报国,无疑是其责任感最好的体现。面对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国民收入还不高、综合国力还不够强等现实情况,管理者要有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一定要殚精竭虑地经营好企业,为职工保住饭碗,为国家创造利税;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为国家分担一点什么困难。

盛大总裁陈天桥曾经说过:“企业的发展必须选择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作为企业的引领者或者管理者,最关键的是要能预先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而且迅速做出判断。晚了,让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先入为主,会导致企业失去下一步发展的契机。错了,会将企业带到误区和深渊中去,因而,企业决策者的责任显得十分的重要。”

责任感不仅是管理者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管理者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