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5437000000023

第23章 记录先行者足迹,探寻经营管理之道(10)

张铁山:金星一直在尝试塑造适合产品自身的品牌形象,品牌战略也随着不同的品牌诉求发生相应的改变。最初我们的代言人是腾格尔,因为当时我们要做陕西市场、内蒙古市场,便顺理成章选择了被誉为“西部歌王”的腾格尔;而在第二个阶段我们选择胡兵做形象代言人,是为金星的城市化战略服务的,他的加盟给金星增添了时尚元素,更彰显了金星啤酒的活力;后来我们又选择了黄健翔,因为他是娱乐和体育界的宠儿,时尚和激情的特质正是金星啤酒所需要的品牌内涵,这个决定也继承了金星的平民化路线。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推出“新一代”产品系列,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产品诉求更加聚焦。总的来说,金星在品牌塑造上虽然有些失误,但走得还算得上稳健扎实。

当然,金星的品牌营销不会划上休止符,下一步还需加大力度,我们毕竟都还在路上。

记 者:你刚才谈到金星“新一代”,如何诠释“新一代”?

张铁山:金星“新一代”是个双重意义的定位,其一,金星“新一代”是相对老产品而言的,代表着产品的升级,品质的提升;其二,“新一代”是对消费者而言的,我们要让新一代逐步成长起来的更年轻的消费者成为我们产品的忠实拥趸,我们要让他们知道,金星就是为你而来,为激情和欢乐而来,正如我们2010年的广告语所说的那样:“金星新一代,有你更精彩。”我们其实就想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们越来越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交流,作为中国啤酒的新生力量,与消费者的心灵沟通和共鸣始终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追求。25岁的金星虽不算老,但它已经准备好以更年轻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去实现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知名品牌的梦想。

记 者:要去缔造一个强势品牌,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你们在资本市场上有什么样的考虑?

张铁山:金星的发展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基本没有借助过其他外力,主要靠滚动式自我积累实现成长。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扩张不能像青岛一样用品牌力量去整合异地资源,也不可能像华润一般凭借资本手段攻城略地、开拓市场。金星在坚守自己独特扩张之路的同时,肯定要去尝试获得成长的新的方式和手段,就像你说的资本。我们啤酒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啤酒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品牌+资本”,而且在企业发生大规模并购的时候,资本就成为推动并购顺利进行的最根本力量。资本的力量不言而喻,而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寻找与资本对接的机会。早在1994年,我们就开始与美国蓝马合资,不过这种合资并不是将金星完全交出去,只是拿出一个分厂,实验性地走出去的一个做法。此外,金星还与国际啤酒巨头美国百威、AB公司等大公司保持着联系,与外部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着。

不过资本是把双刃剑,如何利用要因时因地好好研究。以前我也说过,做企业既要靠勇气,也要靠理性,一个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上可以错一次,但不能错第二次。要让金星闪耀全国,那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记 者:金星的发展目前已经部分遇到了资本的桎梏,在与资本对接的过程中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铁山:随着华润雪花、青啤两家啤酒巨头近期强势进入河南啤酒市场,不但撕开了豫啤企业构筑的防线,也可能使河南啤酒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整合浪潮。当下,引入战略合作者进行融资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是目前环境下竞争的需要。

但现在我们还不能进行有效融资,因为企业股改解决不了,融资就无从谈起。下一步我们计划着手企业的改制工作,争取到2010年底前完成吧,只有完成体制改革,融资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或许那时也是金星真正实现与外部资本对接的开始。

坚守务实,做中国最好的啤酒

记 者:25年的发展史,金星啤酒沉淀了哪些独特的文化基因?

张铁山:金星被称为啤酒行业的草根英雄,在25年里主要靠滚动式自我积累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坚韧、务实、追求卓越始终是金星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标准。不管是在金星事业的初创期,还是在蓬勃发展的现在,这些信念已经根植于金星员工心底。也正是这种坚韧务实、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的指引,使得不同阅历、不同区域的人齐聚在金星旗下,和谐融为一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酿造出充满激情富有个性的啤酒,帮助金星实现了快速发展的奇迹。路无止境,金星永远在挑战下一个事业的波峰。

记 者:经销商的忠诚度与一个企业的兴衰进退至关重要,金星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是如何处理好与经销商的关系的?

张铁山:金星的大部分经销商都是随着金星一起成长起来的,具有很高的忠诚度。在金星的眼里,他们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部分,是忠诚于金星的子弟兵。不管在任何时期,金星都没有主动放弃过一个经销商,在经销商遇到困难的时候,金星也会通过政策和营销活动给予扶助,帮助其渡过难关。由于金星的产品品质值得信赖,受欢迎程度高,他们始终与我们不离不弃。我们的经销商队伍也一直能做到完美执行我们的各项政策,厂商这种相互理解、合作共赢的关系在业内广为流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与我们合作,金星的经销商队伍由此不断地壮大起来。

记 者:很多企业在做大后就按捺不住寂寞,都跃跃欲试想在其他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金星有没有试水别的行业?

张铁山:25年了,金星一直把啤酒作为主业,从未进入其他行业搞多元化经营。对于投资来说,做房地产、投资金融业是来钱最快的,但我只想专心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啤酒,金星的目标就是做中国最好的啤酒。

记 者:随着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啤酒行业竞争由无序进入有序阶段,区域保护壁垒逐渐消失,中国啤酒市场将会逐步走上更高层次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产品升级和营销的创新。在新的挑战面前,金星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铁山:的确是这样,缺乏创新基因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金星深知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不断渴求,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在产品的研发升级上更是不惜精力和代价,每年公司都会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千名经销商会齐聚一堂等待新品问世。仅在2009年12月新品发布会上,继金星啤酒“激情新一代”产品后,金星啤酒又推出“金星无醇”“金星冰点纯生”“金星果园”等众多新产品。在这些产品中,“金星无醇”是河南省内率先研发推出的无醇啤酒,展示出金星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雄关漫道,志在问鼎中国啤酒年轻王者

记 者:目前,金星啤酒已是西南三省的一个强势品牌,尤其在云南省更是深耕了12年之久,拥有牢固的市场根基。但自2009年开始,啤酒巨头,包括华润、青啤、燕京等,都开始试探并进军这片市场,你如何看待?

张铁山:金星与三巨头相比,在资金上,不及“携资本以令诸侯”的华润;在品牌影响力上,不如具有卓越品牌影响力的青啤和燕京。这块蛋糕它们迟早会分而食之的,只是个时间问题。金星虽然没有资本和品牌优势,但金星有强大、畅通、忠诚的经销商网络,有着健全的营销模式作支撑,有“零缺陷”管理保证下的高品质产品做后盾,有着优良的消费者口碑,所以我们在大西南市场不逊于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在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候,我们更要拿出金星人的魄力,主动出击去赢得先机,赢得竞争主动权。

记 者:我们预判,2010年将是国内啤酒业又一度市场白热化争夺战的开始,金星有无比较好的对应之策?

张铁山:2010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金星继续扞卫自己的优势市场不被竞争对手吞噬,坚持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理清金星实现效益增长的思路,从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产品质量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加深对自身优劣势的认识,争取做到在竞争中稳固自己传统的优势市场地位并获得一定的发展。

记 者:据我们了解,河南和云南市场是目前金星利润的主要来源,除了这两个根据地市场外,金星有没有可能在近期复制第三个新兴的区域利润市场?

张铁山:2009年12月,我们投资2.45亿元的西双版纳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规划占地110亩,首期产能10万吨,年设计生产总产能20万吨。同时,在2009年年底,集团投资2亿元,初步设计成产能20万吨的金星啤酒红河州蒙自生产基地也已经开始动工筹建。这是金星集团在2004年投建昆明金星公司后的第二次扩张,进一步夯实了西南市场布局。新基地加固了西南防线,更好地连接起云南昆明、四川成都、贵州安顺基地,形成西南地区点线成面的战略布局,在不断提升金星的整体攻守能力的同时,更有力遏制了竞争对手。而且金星集团可以利用云南这块跳板,顺利挺近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本土品牌弱且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关税壁垒的化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展宏图的最大机遇,所以东南亚市场最有可能成为金星下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记 者:金星已经成长为啤酒行业中西部王者,而对于一个区域品牌想要蜕变成全国知名品牌也绝非易事,如何才能走好这一步,去真正实现自己的品牌梦想?

张铁山:国内啤酒市场又一轮风起云涌,剑拔弩张的竞争态势已经日趋明显,而金星的对手都很强,每一场碰撞都会是硬仗。即便如此,金星也不会退缩。随着金星全国市场布局的完成,金星有底气去直面竞争。在大本营河南市场,金星是实至名归的第一品牌;当年精心培育的贵州市场,牢牢占据了贵州省啤酒第一品牌的位置;在云南,金星啤酒市场销量连续五年保持第一,是市场遥遥领先品牌;在成都,金星啤酒在城市市场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上升,是消费者最信赖的品牌之一;在甘肃,金星啤酒也已稳坐第一的宝座。

除了市场布局的优势之外,金星的优势还有不少。负债率低是公司良性发展的表现,现金流相对比较充裕,专一做啤酒的坚守保证了金星的专业化;金星啤酒深耕西南市场十余年,伴随西双版纳生产基地建成和蒙自基地的投建,云南市场的跳板会让金星率先进入东南亚市场,与所有对手抗衡我们都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金星总结出的“独自建厂、自我复制、小步快跑”的扩张模式也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再者,如果金星能在年底完成改制,进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那么,金星的未来将会值得期待。

25年的金星发展历程,与百年啤酒品牌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年轻人,但金星与同期发展起来的兄弟啤酒品牌相比,我们有着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所以志在成为中国啤酒年轻王者的目标,我们成竹在胸,一定可以实现!

《卓越管理》2010年6月

有志须向极高处 风流尽数中海人

——访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隋军

危机不足惧,关键是它教会了我们什么

记 者:2008年年底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航运业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空前的。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对航运业而言,你认为危机真正过去了吗?

隋 军:2010年全球贸易增量是15.9%,是自1950年以来增量最大的年份,说明全球贸易正在急速恢复。但是反映到我们航运上,不能太乐观预见2011年有多么好,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从目前来看,整个欧美还是在衰退,美国的失业率还是两位数以上,消费能力大不如从前,所以全球这些主要经济体完全恢复元气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对我们航运业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二是中国以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加工基地,带领中国变成了航运大国、强国,但现在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从一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广东、东北的大宗出口的半成品、成品数量明显比以前要少。首先是国家要求资源性出口要减少,其次是生产成本在不断增加,例如员工的薪酬在逐年上涨等。三是国内运力急速扩张,2010年和2011年交船下水的订单各城市都是历史最高水平,僧多粥少,航运业的竞争在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综合以上因素,所以对我们而言,不能过度乐观。

记 者:对中海大连公司而言,2010年的各项经营数据都是非常亮丽的,这意味着你们已经从危机中真正走了出来。现在回头再看,你觉得危机给你和你所带领的团队留下的遗产是什么?或者说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隋 军:的确如你所言,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向集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对刚经历过巨风大浪考验的人而言,只是庆幸终于又迎来了风平浪静的发展机遇。对于危机,我既有当时身在其中的切肤之痛,也有之后深深的感谢甚至感激之意。我想,危机给我和我的团队至少在思想层面留下了以下几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一是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意识,视为一种态度,要做好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并要严肃考核,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二是要时刻不忘提高风险意识与忧患意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尤其要建立市场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居安思危;三是把提高团队执行力当作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来抓,企业的发展不缺思路和办法,关键在于执行落实、苦干实干,各项工作要议而有决、决而有办、办而有责、责而有究。

记 者:看来你们从危机中的确获得了不少额外的财富。请再回溯一下,当危机呼啸而来、业务量如过山车般直线下滑的当时,你们是什么反应?紧接着又做了怎样的应对?我想这会给那些没经历过深刻危机打击的企业带来一些启发。

隋 军: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当危机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过度恐慌,而是遵行了“慎思、明辨、笃行”的六字方针,去直面现实、积极应对。首先我们当时通过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仍会向好,特别是我们所处的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对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影响程度会较小,尤其东北是粮食主产区,给我们做内贸物流留有空间;其次我们有在东北多年经营积淀下来的网络、物流、市场、品牌和人才基础,在仅有资源的开拓上依然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三是我们明确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出亮点”的行动纲领,用比平时更强的执行力去渡过难关。事实证明,危机并没有让我们伤筋动骨,反而从中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