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5626600000016

第16章 大骗局:金本位制和通胀的稻草人

“我的亲爱的,静一点儿,轻一点儿,”他说,“不要说得这般响,否则你们的话被人偷听了去,我就完了。我是假扮作一个大魔术家的。”

“你实在不是的吗?”她问。

“我的亲爱的,不是的,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

“你比普通人更不如,”稻草人用着一种忧郁的声调说,“你是一个骗子。”

“一点儿不错!”矮小的老人说着,搓着他的双手,好像这样可以使他高兴些,“我是一个骗子。”

——《绿野仙踪》“大骗子的魔术”

如今,“诈术”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是在镀金时代,它可是个时髦词汇,用来描述欺瞒、造假和哄骗手段。20世纪20年代,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弗农·帕林顿,就用这个词来描写19世纪90年代银行业者用来安抚农民的花言巧语。当时,银行业者控制了货币系统,农民们想要进行改革。银行业者们捂住了手里的黄金,让农民最真切地体会到了货币短缺。帕林顿写道,农民们“用他们一点儿可怜的经验对抗银行的权威和学校的教条”。为了对抗农民们清醒的认识,银行业者们用花言巧语的烟幕保护自己:

谴责和歇斯底里的愤怒代替了说明。在这场煽动群众的狂热中,那些所谓的有教养的阶级——律师、编辑和商人,可能在最无耻地散播着谣言。剥去伪善的面具之后,问题的核心就是发行货币的权利(同时代表着带着发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权利)应该掌握谁手中。是私人,还是人民选出的代表?……但是一年来,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辩论时往往都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供人们思考,因为事关重大,银行业者根本不敢把它提出来。如果满心疑窦的选民们明白了真相,银行业者们就会输掉辩论。因此,掌握货币的一方故意一直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纠缠,刻意忽略了货币发行权的问题。

货币数量理论

金本位和证明金本位正当性的通货膨胀观点,都以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作为根基。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太多、货物太少”造成的。当“需求”(可用于购买货物的货币)增长超过了“供给”(货物及劳务)时,价格就会被迫上涨。如果让政府随心所欲地发行自己所需的绿背纸币,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就会超过货物和服务增长的速度,导致物价膨胀。如果纸币与黄金这种产量稳定而有限的货物捆绑,那么货币供应就会稳定,通货膨胀就能被避免。

由这个理论可以推论出一个观点:政府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预算平衡。如果它无钱可用,又不想扩大货币供应量,就应该向银行借,不该自己印钱。这个观点有致命的逻辑谬误,像稻草人一样一推就倒。但是银行业者们把自己耍的手腕藏了起来,所以人们没能很快发现。该论点假设了一个前提:政府从银行借来的钱事先就已存在,只是在被循环利用,这就是谬误所在;如果银行业者借出的钱是银行自己凭空造的,推翻这个论点就不费吹灰之力。很明显,不管是政府创造的钱,还是银行创造的钱,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两种做法都是从空帽子里变钱。不过政府创造的货币有个好处:它不会让纳税人身陷债务,而且提供的是永久性的、不用靠借债去维持的货币供应。

货币数量理论还有一个逻辑谬误——不久后就被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现了——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需求)时,只有在“供应”不变的情况下才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新的绿背纸币用来创造新的货物和劳务,供求就会同时增长,价格就能保持稳定。假设有一个卖鞋人积压了很多鞋子,某一天鞋店突然顾客盈门,他不会涨价,只会多卖些鞋子。要是他涨价了,顾客就会到另一家便宜的鞋店买鞋。万一鞋子卖光了,他就会向鞋厂订货,鞋厂会再做些鞋子给他。与此相仿,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不会让价格上涨,除非制造商的工人和原料用光了,没法增加货物产量。在此之前,供求都是同步增长的,价格则一直不变。

这些理论修正有助于解释某些矛盾的事例,比如中国的“经济谜团”。凯恩斯主义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价格恒定是因为货币被用来制造货物,增加供给的同时也增加了需求。基斯·布拉德舍在2006年2月的《纽约时报》中写道:

经济历史学中有个历史悠久的谜团:在过去的许多个世纪里,外国的金银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购买中国的产品,却没有造成中国的通货膨胀。尽管中国的银供应量增加得如此迅猛,中国产品仍然比其他国家的产品便宜,直到19世纪初。有种理论是中国的商品产量与珍稀金属供应量同步增长……今天,这种现象再次出现:美元淹没了中国。然而,除了中国一些城市的不动产价格飙升以外,美元几乎没有让大多数货物和劳务涨价。

2007年,中国经济学家都在抱怨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但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燃料与食品价格上涨;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一直与美元保持汇率恒定,美元的国际市场价格迅速下跌,导致人民币贬值。稍后,我们将看到由汇率变动引起的物价膨胀,与“货币供应”大于“货物与劳务供应”引起的物价膨胀不同。

了不起的根西岛

美国银行业者坚持说政府应该借钱,不应该自己发行所需的钞票。然而,一个英格兰海岸外的小小岛国却已经有了200年的实践经验,足以证明银行业者的通货膨胀论点是谎言。根西岛属于英吉利海峡群岛,位于英国以南75英里的地方。1994年,南伊利诺伊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鲍勃·布雷恩博士写到了这个了不起的小岛:

1816年,该岛的防波堤破破烂烂,道路泥泞不堪,只有4.5英尺宽。根西岛的债务是19000英镑,而该岛的年均收入只有3000英镑,其中的2400英镑都得用来偿还利息。不出所料,岛上居民纷纷离开根西岛,根西岛的就业率也低得可怜。

后来,政府创造了总价值6000英镑的纸币,并将它们作为无息贷款借出,其中4000英镑用来启动防波堤修缮工程;1820年又发行了4500英镑纸币,被作为无息贷款;1821年,又发行了10000英镑纸币;1824年,发行5000英镑;1826年,发行20000英镑;1837年,发行了总价值50000英镑的无息货币,主要用于建设防波堤、道路、市场、教堂和大学。13年间,该岛的货币供应量几乎翻了一番,但是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1914年,由于一战爆发,英国严格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根西岛人民却在其后4年中发行了142000英镑的货币;1958年,该岛发行了价值超过542000英镑的货币,没有造成通货膨胀。

根西岛有收入税,但是税率比较低(直接收取收入的20%),税收政策简简单单、无懈可击。那里没有遗产税,没有资本收益税,也没有公债。商业银行向私人提供贷款,但是政府本身从不借债。政府想创造公职,想推进公共事业的时候,就发行货币用来偿付劳务。根西岛政府自主发行货币200多年了。在此期间,货币供应量暴涨了25倍;然而,它的经济却未受物价膨胀困扰,国家也一直稳定而昌盛。

很多国家都曾成功地发行自己的货币,但现在根西岛可算是硕果仅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都没有被发现,因此躲过了国际银行卡特尔垄断货币发行市场的隐蔽攻击。稍后我们将看到,敢于创造自己货币的政府常常得处理元首遇刺、发动政变、抵制贸易、战争爆发一类的事件,它们的货币也可能遭到国际投机者的蓄意攻击。美国的殖民者们曾成功地使用自己的主权货币,直到英国放贷人依靠国会消灭了它,引燃了美国大革命。英格兰也曾因国王发行的主权货币而繁荣,直到克伦威尔把放贷人引进门来。1700年后,创造货币的权利被交给了私有的英格兰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则是虚假的“金本位”。银行金库里的黄金只有那么点,却可以用发行纸币的方式倍增黄金。今日的政府就像没有权力的国王,只能去借银行创造的货币,却不能自己发行货币。

黄金骗局

1863年,纽约银行业者伊利亚萨·罗德说金本位制是个骗局。他写道:

只要外国还有硬币需求,那么所谓的硬币基础(或者说是金本位制)就纯粹是个幻想;或者说,它是个骗局。只要有贸易逆差,这种虚假的基础就要被付给国外还债,银行纸币就要从流通中退出,或是变得一钱不值,债务仍然没有结清,恐慌和痛苦便会接踵而至,从事积极业务的人就会失败、破产、毁灭,被耻辱支配。

罗德还说,用特定重量的金块支持银行纸币是个杜撰出来的要求。银行没有足够的黄金“赎回”应该由它支撑的纸币,也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让国家把国家货币和黄金联系到一起。金本位让美国不得不仰赖控制着黄金的外国金融业者。发生贸易逆差时,金块就被付到其他国家偿还账单,黄金储备量缩减,“基于”黄金的纸币货币供应量也要随之缩减。

正如弗农·帕林顿所言,真正的问题不是什么构成了货币,而是谁来发行货币。不管交易媒介是黄金、纸币还是账目数字,只要它经放贷人之手,以附息贷款的形式进入经济活动,还款的数目永远都会大于货币发行时的数目。当银行债务在事实上成为了经济中新货币唯一的来源时,债务就会永不停歇地增长。商人会一直涨价,试图偿还利息,导致了永无止境的物价膨胀。

图1通货膨胀:美元购买力下降88%(1950年的1美元现在只价值11.5美分)

铁皮人的斧子被女巫施了魔法,会砍掉自己身上的肉;百姓和他一样,工作得越多,自己能留下的东西越少。他们无法维持生计,因为手里的钱一直在缩水;东西则一直在涨价,徒劳地试着还上从整体上来说不可能还上的贷款。

挑战公司封建制

如果寻找大脑的稻草人代表未受教育的农民,他们的智慧可与银行业者相匹敌,那么砍掉了自己心脏的铁皮人就代表着受到公司剥削、境遇悲惨的工人。在“自由的市场”的竞争中,这些公司逐渐代替了小型家族企业。1886年,公司得到了“法人”的权利,但是它们并没有活生生的人拥有的道德与良知。公司唯一的动力就是利润,一心只顾追逐私利;但如果一个人如此行事,肯定会让人觉得他是疯子。公司是个金字塔结构的封建组织,顶层的精英团体控制着底层的大量职员,下面的职员则保持步调一致,从上往下传达命令,害怕万一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会丢掉工作、失去家庭、丧失利益。金字塔的顶层是一小群统治者,只有他们才真正清楚公司的状况。批评家注意到,在联邦储备券上也呈现了金字塔的图案,塔顶还有一只洞穿一切的眼睛。1913年,这种私人发行的货币成了国家通行的货币单位。

19世纪90年代,草根阶层的大众运动造就了绿背纸币党和人民党,代表了百姓的利益,反抗公司和金融的压迫。“民粹主义”现在似乎总和政治左派联系在一起,不过它的词源是个拉丁文语词,仅有“人”的意思。19世纪,它出现在林肯的宣言里:“一个人民组成的、人民治理的、为了人民的政府。”维基百科(一部由志愿者合作编写的网上百科全书)的说法如下:

民粹主义……不管作为左翼运动还是右翼运动,在整体上并没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民粹主义可以采取左翼、右翼甚至是中立的形式。近几年,保守的美国政客开始使用民粹主义言论,比如说,承诺“让你们甩掉大政府”。

现在的压迫者好像是大政府。然而,19世纪的民粹主义者想要甩掉的,是更黑暗、更邪恶的势力。他们仍然相信为人民存在的民主政府能够实现宪法阐明的信念。他们的对手是私有金钱势力和它们孵化的公司。如果没有人民的干预,这些人就有可能掌控政府。据称,林肯曾经说过:

我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有一场危机逼近。这让我忧虑,让我为国家的安全担心。公司已经登上了王座,一个高层腐败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国家的金钱势力会不遗余力地延长它的统治,损害人民的利益,直到财富都聚集到小部分人手里,直到摧毁共和国。

林肯不一定真的说过这句话。和其他著名的引言一样,这句话的来源是有争议的。不过,不管出自谁之口,这段话都有先知般的洞察力。2007年,在一篇题为《谁统治着美国?》的文章里,詹姆斯·帕特拉斯教授写道:“据说,今天2%的家庭掌握着世界上80%的财产。在这一小群精英里,一小撮坐拥金融资产的人占有并控制着世上的大量资产,并且还在组织联合企业,促使资产进一步集中化。”帕特拉教授还评论道:

在金融统治阶级里……政治领袖来自公有和私有的股份制银行,也就是说,华尔街——尤其是高盛、百仕通、凯雷集团和其他公司。他们组织并资助主要党派及其竞选活动。他们施压,他们谈判,他们起草最复杂、对他们最有利的法令,无论是全球性战略(贸易自由化和撤销政府管制)还是地方性政策……他们逼迫政府给破产的投机公司“紧急救援”,用减少社会开支的方法平衡预算,而不是向投机公司的“意外之财”征税……这些私有股票银行进入了经济的所有部门,介入了世上所有地区的经济,而且不断用人为操控形成的综合企业投机。如今,很多投资基金都掌握在美国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统治阶级的部门手里。这些部门都是从对制造部门、服务业部门的员工身上压榨利润开始兴起的。

看起来,“铁皮人”的心和灵魂真的被东方恶女巫——华尔街银行业者夺走了。正如林肯、绿背纸币党人和人民党人预见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