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经典的管理智慧全集
5738200000017

第17章 管人有方(3)

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员工的素质高,那么这个企业的工作标准就高,工作的基础台阶就相对较高,工作的效率就高,分解任务的能力就强,完成任务的概率就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就快,企业的效益就高,发展的空间就大。

(二)人本管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一种新的经营管理理论——人本管理应运而生。人本管理摒弃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路,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只有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标志和目的。

惠普公司十分重视员工个人的发展。它相信员工,同时也尊重员工的选择。公司的管理者常常对员工强调培养自己的专业要比对公司的忠心更重要。惠普中国总裁陈翼良先生曾强调说:“我认为公司和员工双方都应这样来思考:公司不欠我的,我也不欠公司的,谁也不应该欠谁的。员工一定要为自己设计未来。未来的组织可能不是金字塔形的,而是网状的,并不是因为你在公司资深而受人尊重,而是因为你对公司更有价值、对公司未来方向更有掌握,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一直建议我的员工说,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忠诚度才能换来你们的长久安稳,我觉得忠于自己的专业要比对公司的忠心更为重要。公司选择员工,同时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员工自己选择未来。”

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一)树立责任意识

什么叫责任?责任是指要求做成某件事情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要达到的标准,是自觉把分内事情做好的一种行为和心境。

企业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把所分管的事情做好,就可以说是尽到了一种责任。

在管理界,有一个“多加一盎司”定律。这个定律的意义就是:不要放弃最后1%的努力。

在平时的企业工作当中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只差1%就要成功了。可是有时候没有做到再坚持一下,结果放弃了,就失败了。那个时候如果再多加一盎司,再做最后1%的努力,那结果就有可能大不相同。

在企业工作中,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完全地、百分百地尽职尽责,结果工作没有干好或者出了问题。增强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尽职尽责来工作呢?

一要提高执行能力

执行是一种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意识,就能够完成好各项工作,也就尽到了责任。

二要有严肃认真的精神

三要有平和细致的心境

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事物发展的过程,更要看事情发展的结果。在过程上有时候可能细心了,但是在结果上没有考虑或者考虑得不周到,往往也是要出问题的。

松下幸之助曾经讲过:“工作之外可以松弛,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我马上全神贯注,甚至每个神经都完全启动起来,这就是一种责任。”其次,我们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有诚实守信、忠于职守、满意服务等方面的精神和作风。作为企业的一员,应该顾全大局。把自己同企业真正融为一体,想方设法为企业的发展多作贡献,这样就能够为企业发展尽到责任,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二)让执行成为一种动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很多人都没从理论上认识到落实到位是公司管理中最大的盲区。他们一般会把责任归咎于战略决策失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战略本身并不是原因,因为他们追随的是潮流;策略也没有错,因为他们谙熟并按照正确的利润模式在操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的失败呢?

IDC调查表明,企业失败有许多原因,其中主要是策略、愿景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也未将目标、执行方法列出时间表,更没有根据达到的程度订立赏罚标准。这些企业的管理常常粗而不精,只是按照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大而化之地进行。

《哈佛商业评论》对《财富》中500强公司的CEO做过一个关于最能影响公司执行力的调查,其中有96、77%的CEO认为,员工能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这个调查中不难看出,如果要有效提高公司的落实能力,那么先要正确地指导员工的工作价值观。

对于提高公司的执行力,费拉尔·凯普在《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作了如此的表白:“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清洁工人不能忍受垃圾的气味,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清洁工吗?”

(三)做好本职工作

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拥有卓越的智慧,却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为什么无数的公司都拥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少数的公司能持续发展?为什么世界级的产品,大多出在日本与德国这样“认真第一,聪明第二”的国家?为什么像我们这样聪明人居多的国家,产品质量却始终是我们摆脱不了的一个痛?

做大做强是任何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而这个结果的获得和目标的实现只能从员工的做好本职工作来完成。企业靠员工提供的结果生存,所以,如果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公司,就必须打造尽职尽责追求结果的员工。

1、作为企业

不要沉浸于员工口头的忠心与苦劳。如果员工说爱企业,就请员工为企业创造结果。如果员工不提供结果,无论员工有多爱企业,无论员工多辛苦,企业都会因为没有结果而破产。其实,企业与员工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交换关系,企业如果不淘汰那些不提供结果的员工,反过来对那些优秀员工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2、作为员工

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企业给自己多少薪酬上。如果觉得不值,就请离开企业。只要还在企业一天,你就要提供结果。只要接受这份工作,不管薪酬多少,都要尽职尽责,用相同甚至更多的结果来交换这份薪酬。否则,就是在剥削企业。请记住一点:企业中存在各种问题,无论是经理不懂管理,还是同事不配合,无论是产品质量有问题,还是市场不景气,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不创造价值的理由。你提供价值,只与你做一个职业化员工,与你未来做一个优秀的商人或企业家有关。

总之,如前所言,增强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

企业靠员工提供的结果生存,所以,如果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公司,就必须打造尽职尽责追求结果的员工。

打造学习型团队

团队的进步来自不断的学习,综观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得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毫无疑问,进入新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管是创业者还是守业者,都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作为员工,也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员工”,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的企业,董事长郭广昌先生经常说一句话:“企业之间最核心的竞争,就是看谁能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随着人们对学习越来越重视,企业也逐渐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许多企业不惜重金培训员工,使之接受新观念,充实新知识。培训是间接投资,虽然培训不是今天投1万元,明天就立刻能产出2万元的利润,但是只要坚持下去,那些善于学习的团队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一个经久不衰的企业成功的法宝不是先做大再做强,而是先做强再做大,要想做强,就需要企业永远充满活力。奥康集团是一家年产值超过15亿元的国内制鞋龙头企业,目前正处于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长时期。在发展的同时,他们善于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集团总裁王振滔认为,奥康若要不断健康成长,奥康的员工首先要不断“充电”。公司提倡员工每天都要进步,塑造一支学习型团队。对此,奥康集团走出了三步棋:

首先,企业领导加强学习。2003年9月19日,王振滔与李东生、王宗南、郑俊怀、冯仑等25名学员走进了中国“重量级”CEO班。据悉,此次CEO课程为学员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学员所在企业必须是成功企业,并拥有10亿元以上资产。王振滔参加这次CEO班后深有感触,通过CEO课程学习,不仅学到了CEO的商业共同语言,培养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战略营销思维与CEO的再创业精神,还学会了以价值创新引领企业增长,以及如何领导与激励员工等。

其次,千万费用培训员工。奥康规定新员工都要经过军训、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在职培训和选拔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奥康的企业文化,融入奥康大家庭。此外每年都要重金聘请北大、清华、杭州、上海、台湾、意大利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教授为员工授课,仅2002年就组织了110多期培训,100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资金超过800万元。公司还规定,每个员工每月的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公司总裁安排时间,定期亲自给员工讲授企业管理知识,并要求公司高层领导登上讲台。

最后,成立首家“内部讲师团”。仅外部专家、内部讲师的力量并不能满足员工的求知需求。为了解决员工专业性、针对性学习的问题,奥康于2003年8月成立了温州民营企业界首家内部讲师团。讲师团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讲师,他们中有来自生产、营销一线的骨干,也有爱岗敬业的行政人员、中层干部,经过严格的筛选和专业化培训,这些自愿报名的员工获得了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先后有40多名优秀员工从200余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奥康首批内部讲师团成员。

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之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英国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之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作为团队管理者,不但要自己会钓鱼,还要教会员工钓鱼。只有在团队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打造一只学习型的队伍,才能给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企业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心理培训对企业来说重要吗

很早就有人重视员工的心理建设,但把心理培训单列出来开发,然后应用到企业,还是最近两年的事情。据报道,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心理培训。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均有了专业做企业心理培训的机构。

(一)人的心理是需要培训的

为什么很多企业把心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新世纪重视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体现。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究竟企业怎样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我想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员工是“人”。意思是说,企业不仅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工作环境,更是提供一个人文环境,员工的心就是企业的魂。如果员工的心不在一起,就等于企业散了魂。很多企业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口号,可是搞了一段,发现难度太大,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抓好员工的心态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止是老板的梦想,那是全体员工的理想。如果不去发动员工全体参与,创建学习型组织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心态建设是人力资源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组织最关键的环节,而心理培训又是心态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有一所高校,果断采取措施,将学生隔离在学校。可是没几天,问题出现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有的大发脾气,大喊大叫,有的乱砸东西,甚至还惊动了警察。幸好学校及时明白过来,马上组织学生搞心理培训和集体活动,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据了解,学校每天安排有游戏、节目、篮球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丰富多彩又有趣,学生又找回了往日的激情和活力。

所以,提前关注学生的集体心理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企业也是一样。有一家高新企业,把员工组织起来,邀请专业心理培训机构作指导。举行“众志成城抗非典,全力以赴创佳绩”活动,通过心理培训,员工对非典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预防非典措施得到了落实,工作绩效又得到了提升。

抓企业心理就是抓动力。员工就好比汽车的轮子,再好的汽车如果轮子不走,就到不了目的地。更何况有的“轮子”还往后退。所以心态建设,就是让“轮子”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二)做人与做事哪个重要

这个问题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事就是做人。但这不是一项要求,而是一项具体的“工程”。知道不等于做到。有位经理告诉我:“我的管理方式是对事不对人。”我认为,对事是针对方法,对人是针对心态,对事的同时还要对人。我说:“你要么不敢对人,要么不愿意承担责任。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对做人工作的逃避。事情其实好解决,而人的心态和模式却相当不容易解决。你对事情负责的时候,有没有为这个人负责呢?你愿不愿意用心去支持和挑战你的员工?让他看到事情没做好,他背后的心态是什么?有什么固定模式限制了他?这做人的工作做好了,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那件事情。”

心理培训就是做人的工作。是针对人的心态的,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是让人提升一个层面,从而做事的能力也上升一个台阶。我们在做心理培训的时候,会涉及很多话题,如:信任、宽容、爱、承诺、付出、负责任……其实这些都是做人的主题。当员工在这些主题里有所启发,有所顿悟时,他才会去完善自己的心态,有效地调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