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04

第4章 B(2)

杜伯度、崔子玉是前代有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于世。赵袭和罗晖两位书法家生活的时代比杜伯度生活的时代为晚。一个叫张伯英的人与赵、罗同时代,他为人骄傲自满,常常笑话赵、罗两人的字不好,甚至还写信给朋友朱赐,说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也。”意思是说自己的字虽然比不上崔子玉、杜伯度,但比赵袭和罗晖却绰绰有余。上半句话是假意谦虚,因崔杜二人早已是前朝有名书法家,说自己不如,当然是不得已而称之。而下半句却明显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后来张伯英的这句话,演化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并广为流传。它常常指一种不好不坏的中间状态。但用的场合不同,意思也有差异。有时表示自己满足现状的心态,有时则用于对别人的安慰,再有就是用它的原意,自吹自擂了。

彼一时 此一时

谓时势不同,情况随之改变。源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后见于汉·东方朔《答客难》。

西汉中期,东方朔官职低微,心中不快,撰《答客难》,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表达对朝廷的不满。

有客人对东方朔说:“战国时苏秦和张仪都以游说当上了大官,你通晓治国之道,百家之言,在朝廷几十年,却还是个职务低下的小官,是不是你有什么过错呢?”

东方朔回答说:“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道,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镇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孟,天下平均,合为一家。”意思是说:那是一个时候,这是另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不同,不能相提并论。苏秦、张仪生活在周朝崩溃的时代,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谁能得到懂谋略的人才,谁就强大,谁失去懂得谋略的人,谁就衰亡。所以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才能处于显要地位,也使他们的子孙享受富贵。现在圣帝的恩泽普及天下人,各地官员都效忠朝廷,四方邻国都俯首称臣,天下太平,四海一家,汉皇大帝一统天下。苏秦、张仪要是都生活在今天,也不能发挥他们那种才能,就是连我这样的小官他们也会羡慕不已了。

东方朔的《答客难》实际上是自问自答,字里行间透露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虽然有才不被重用,只能以“彼一时也,此一时也”自怨自艾,自我解嘲。

现常用此语来说明对待同一事物,由于它发生的时间不同,环境和条件也有了变化,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它。

闭门羹

原意为作羹待客而闭门不见。语出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其意为:唐朝时,宣城有个名妓叫史凤,慕名找她的人络绎不绝,使她身不得闲,难以应付。史凤自以为身价不凡,索性公开宣称,要按财产、官职、相貌等将来客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订出一个分别接待客人的规矩:凡下等的客人,她都闭门不见,只让童仆给他们吃一碗羹(羹即普通食品)。客人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作为拒见之意。现在说的闭门羹,则是泛指拒绝客人进门。后来,此语又衍生出“吃闭门羹”一语,比喻遭拒绝或碰钉子。

别来无恙

朋友们在信中或久别重逢时,总喜欢写上或说上一句:“别来无恙”。“无恙”意指没有疾病和灾祸,更常用的是作问候语。

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野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一种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yang)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动物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

另据资料记载,“无恙”一词始见于战国时期。有一年,齐王派使者出使赵国,受到当时执政的赵威后的接见。他问候了赵威后,便恭敬地呈上了齐王的书信。

赵威后接过书信,并没有马上拆开,只是和使者寒暄道:“岁亦无恙乎?”(今年的收成好吗?)待使者回答之后,她又问道:“民亦无恙乎?”(老百姓也好吗?)使者也耐心地作了回答。最后,赵威后才问候起齐王。使者虽然也回答了,但满脸不高兴地说:“我奉齐王之命来到贵国,首先就向您问候,可您却不先问候我们的齐王,而先关心年成和老百姓。您不觉得这样做是主次不分、贵贱颠倒吗?”赵威后听了,摇头说:“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好年成,你们用什么来养活老百姓?要是没有了老百姓,又哪会有君主呢?我关心的才正是根本的、主要的问题呢?”听了赵威后的批评,齐国使者无言以对,显得非常尴尬。

赵威后问话中所说的“无恙”,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词,引申为生活平安之意。常作书面语言。

别人牵牛 我拔橛子

他人已将便宜得去,当自己也要去占点便宜时,却惹来了灾祸,并且将他人之过一总算在自己的身上,这种情况俗语称为“别人牵牛,我拔橛子”。

此语,清人翟灏在《通信编》中说源自《周易》。《周易‘无妄》篇载:“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说有人把一头牛系在路上,被过路的人牵走了,使住在邻近的人平白地受到怀疑和搜捕。由此而来的成语“无妄之灾”,是指意外的灾祸。但亦由此事而生的俗语“别人牵牛,我拔橛子”,其含义却与“无妄之灾”大有区别,其关键在于“拔橛子”三字,虽然也有为他人受过的成分,但由于自己也有贪图便宜的动机和行动,其“灾”也就并非“无妄”了。

“别人牵牛,我拔橛子”一语,由于叙述者的变更,有时也作“别人牵牛,你拔橛子”。

不打不成相识

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更加投合。语出《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和李逵,三人到江边的琵琶亭喝酒。吃喝间,宋江嫌送来的鱼汤不好,叫酒保做几碗新鲜鱼烧的汤来醒酒。正好酒馆里没有鲜鱼,于是李逵跳起来说:“我去渔船上讨两尾来与哥哥吃!”

李逵走到江边,对着渔人喝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条给我。”

一个渔人说:“渔主人不来,我们不敢开舱。”

李逵见渔人不拿鱼,便跳上一只船,顺手把竹笆篾一拔。没想到竹笆篾是没有底的,只用它来拦鱼,他这一拔,就让鱼全跑了。李逵一连放跑了好几条船上的鱼,惹恼了几十个打渔人。大家七手八脚地拿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两手一架,早抢过五六条竹篙在手里,一下子全扭断了。

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见李逵无理取闹,便与他交起手来。两人从船上打到江岸,又从江岸打到江里。张顺水性极好,李逵不是他的对手,他将李逵按在水里,李逵被呛得晕头转向,连声叫苦。

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

原来,张顺认得戴宗,平时又敬仰宋江的大名,只是不曾拜识,听戴宗一喊,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

戴宗向张顺介绍说:“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

张顺道;“啊,原来是李大哥,只是不曾相识!”

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

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说完,两个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一场不会相识。”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绝望境地不死心。此语是由“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而来。与此相近的俗语有“不到乌江不死心”,那用的是项羽被困垓下,乌江自刎之典。

但为什么不语“长江”而只言“黄河”呢?而这里的“黄河”又用的什么典呢?据晚清小说《扫迷帚》(壮者著,载《绣像小说》第四十五期),其第五回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苏州谚语时说:“‘弗到黄河心弗死,到了黄河死不及’,世之将错就错者,每援为口实,无理可笑,莫甚于此!盖‘黄河’乃‘横祸’之误,言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则身为囚犯,欲死不及,乃劝人及早改过的意思。”

可见这句俗语中的“黄河”并非实指,而是谐音。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表达得更直接、形象,并避开贬义,遂把“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敢越雷池一步

原意是要温峤坐镇防地,不要领兵越过雷池到京都去。源自晋·庾亮《报温峤书》。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起兵造反,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温峤急欲率兵东下保卫京城建康(今南京),中书令庾亮素忌握有重兵雄踞长江中游的陶侃,故致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边的防线,远远超过历阳,请你不要带兵越过雷池一步。温峤遵命没有发兵。不料,庾亮对苏峻兵力估计不足,被苏峻击败,建康失陷,庾亮退兵至江州,与温峤会合。后来,他们戮力同心,终于收复了建康,杀死苏峻,平定了叛乱。

这里的雷池,是指古雷水自湖北省黄梅县界东流,经安徽省宿松县流入望江县城东南低洼地的沉积水塘。据郦道元《水经注》载:“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西南流水积为湖……湖水西流,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流,过大雷;一水西南流注入江。”《黄梅县志》也说:“盖东通大雷之水,径梅壤之太白湖,江为巨浸。”这个紧靠寻阳(《辞海》注,“寻阳,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黄梅县西南。”)东面的雷池大湖就是现在的龙感湖(即原湖北黄梅县的原感湖和安徽宿松县的大龙湖的合称)。

后人据“无过越雷池一步也”引出“不敢越雷池一步”,指作事不敢超越一定界限、范围。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或不问是非情由。其语源说法不一:

①源于数字和文字的搭配。在古汉语里,“三”往往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数、多次,如“三番五次”、“举一反三”等。那么,“三”为什么偏要与“七”相配呢?因为“七”和“切”谐音。“切”和“一”相配,成“一切”,表示概括全部,没有例外。用表示多数、多次的“三”和“切(七)”相配,则成了“三切(七)”,当然比“一切(七)”表示的语气、情感程度更强烈了。“三切”演变成“三七”,按乘法口诀自然是“二十一”了。

②源于历史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强盛起来。为联合抗秦,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到齐国去游说。他对齐国国君说,齐国土地广阔,物产丰富,兵精粮足,可与秦抗争。他举齐国都城临淄为例说,临淄城里有七万户人家,每户至少有三个男子,三七二十一,如要征兵,光临淄就可得兵二十一万。苏秦的计算脱离了实际,因不可能每户都有三个男子,即使有,也不可能三个都能从军打仗。再说把男子都征去打仗,无男壮劳力生产,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后人便把“不管三七二十一”当成不顾一切,不问是非缘由和后果的同义语了。

③源于不祥之数。三七相乘的积为不祥之数,最早可能是谶纬家、阴阳家的用语,尔后经过长期演变,才成为今天“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的口语。如:《汉书》第五十一卷《路温舒传》记载,路温舒跟他祖父学习“历数天文”的时候,他祖父就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后来,张晏说这是指的“三七二百一十岁”,意思是说从汉初到汉哀帝、平帝要衰落了。其实,其间并不到210年。三国时代的陈琳作《神女赋》又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话,意思是说,东汉建立210年,到建安时期要遭厄运了。虽然实际上这段时间不足200年,凑不成“三七”之数,但由此可以确知,那时人们已认为“三七”之积是不祥的数字。太平天国起义发布《奉天讨胡檄》,也有“三七之妖运告终”的话。这一看法经过长期演变,人们逐渐总结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口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