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05

第5章 B(3)

④源于传说。从前,有一家叫李元的大户,雇了一个长工给他家干活。长工初到时,李元对老婆说:“你每天管他三顿干的吧!免得他借机会偷懒。”他老婆照办了。那长工每顿三碗干饭,干起活来一个顶两个用。隔了半月,李元又对老婆说:“这个长工干活虽卖力气,但他饭量太大,从今天起,你一天管他三顿稀饭吧!”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每顿虽吃七碗稀饭,但干起活来有气无力,李元十分恼火:“你一天吃我三七二十一碗饭,为啥干活不像男子汉?”那长工用筷子敲着碗唱道:“干干干,一天吃九碗,周身汗毛都有劲,打个喷嚏响过山!稀稀稀,三七二十一,尿像屙下竹竿雨,脚酥手软如烂泥。”李元听后,想了半天回过神来,又对老婆说:“从今天起,管他三三九碗干,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干活又一人顶两人用了。这件事逐渐传开。开始,人们把改变错误的主张称为“不管三七二十一。”后来则演化为形容不顾一切,什么都不考虑。

不见棺材不落泪

源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以吊孝为名刺探军情的故事。

东汉末年,魏汉、蜀汉、东吴三权鼎立。虽然蜀汉王刘备与东吴孙策常常联手对付曹操,但这两股势力之间也还是明争暗斗。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他与东吴大将周瑜三次较量三次得胜,气得周瑜口吐鲜血,气绝身亡。诸葛亮听到周瑜已死的消息,恐怕有诈,便以吊孝为名,前往东吴打算看个虚实。在赵云的护卫下,诸葛亮来到柴桑,看到周瑜真的死了,心中大喜,但他机警地察觉到周瑜的部下对他心怀不满,有加害他的企图。于是诸葛亮号啕大哭,使东吴将士消除了对自己的怀疑,成功地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

关于诸葛亮吊孝,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周瑜被诸葛亮气得一病不起,对夫人说:“我可能会出现气迷攻心的假死现象,到时可把我装入棺材,在棺材上钻七个孔,七天之后我还会还阳。”几天后周瑜真的死了。夫人按照嘱托将周瑜入殓,棺材上果然留了气孔。谁知诸葛亮早已探到机密。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吊孝,在他趴在棺材上大声哭泣,捶胸顿足时,偷偷将气孔堵死。东吴将士看到诸葛亮伤心的样子,动了侧隐之心,没有动手加害于他。但等七天之后,打开棺材,周瑜早已死去多日了,东吴上下后悔莫及。

人们从这类故事中概括出“不见棺材不见泪”,比喻主观固执、一意孤行,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死心。

不教一日闲过

不让生活中的每一天白白过去。表示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此语为齐白石在画上的题句。

1945年,齐白石老人85岁,有一天,因气候不适未能握笔,闲过了一日,第二天上午,他立即“补课”,聚精会神地连续画了4张条幅。直至吃午饭,家人数次催促,他仍不肯休息,坚持画完了第5张。画毕,又在画上题句说明:“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定,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白石老人生前将“不教一日闲过”字幅挂于书斋,用以自勉。他的一生,确是挥毫不止,作画从不间断,即使进入90高龄以后,仍天天挥笔作画,每天至少5幅,直至97岁病逝。齐白石一生共画了4万多幅画,写了1000多首诗,治印3000多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

不看僧面看佛面

自己所求之人与某人交往颇深,以此为理由,希望所求之人看在某人的面上也给自己一个面子,有句俗语称作“不看僧面看佛面”。典出元人笔记《拊掌录·士人》篇。

有一个曾任过参政(相当于宰相副职)的人叫赵阅道,他罢官闲居以后,每见僧人接待甚恭。一天,有一个读书人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访他。赵看过文章有些反感,读书人只好告辞。当这个读书人第二次去拜访时,看门人硬是不准进去也不为通禀。读书人很生气地质问看门人:“参政不愿见读书人,为什么对和尚却那么敬重呢?莫非那些和尚都有很高的地位吗?”看门人说:“寻常来见相公的和尚虽然也是平常人,但是相公看重他们身上的袈裟。我们相公敬佛,对和尚敬重也是半看佛面。”读书人听后说:“参政不能也看一点孔夫子的面子吗?”

由于上述这个故事的流传,元明以后在民间便演变为“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句俗语。用以表示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给予帮助或宽恕。

不可同日而语

意思是事物相异,彼此不能相比。源自《战国策·赵策二》。

公元前333年,主张六国联合抗秦的苏秦,从燕国来到赵国,劝说赵肃侯参加抗秦的联盟。他说:赵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担心秦国总有一天要向赵国大举进攻。目前,中原各国中最强盛的就是赵国,西面的秦国最害怕的也是赵国。秦国之所以不敢现在就轻易地向赵国进攻,是因为害怕韩、魏支持赵国。我仔细地研究了各诸侯国的地形与实力,中原各国的土地加在一起有秦国的5倍多,军队加在一起,是秦国军队的10倍还要多。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向秦国进攻,一定可以打败秦国。可是,处于目前这种分裂的状态,那就必然被秦国灭亡,成为秦王的臣下。他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意思是: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叫别人对自己称臣和自己对别人称臣,是截然不同的,难道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来谈论吗?赵肃侯听了,表示赞同苏秦的意见,并当即拜他为相,让他约会其他五国,共同抗秦。

后来,人们借用这句话时,其中的“言”又写作“语”或“论”,语义相同,都是表示事物性质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不拉马的士兵

是管理界流传已久的一个故事。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地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这个故事表明:组织工作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优化的过程。“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才是完善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合理运作的目标。

不耐烦

是指对不如意的事情心情烦躁,不能忍耐。语出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三国时人,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曹魏时官中散大夫,并与曹魏宗室通婚。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时,嵇康的好友山涛(字巨源,亦为“竹林七贤”之一)由选曹郎升迁大司马。他举荐嵇康为选曹郎,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拒绝接受山涛的引荐。书中陈述自己不愿做官的理由中有:“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万机缠其心,世故繁其虑。”意思是说:官场上纷繁的事务难以应对,又不愿受官场上种种礼法的约束。

后人把对不称心的事情表现出来的烦躁情绪称为“不耐烦”,已经不仅限于不愿为官一事了。

不三不四

形容不正派、不像样子。

据史料记载,古人认为天为一,地为二,天地相加成三。“三”不仅作为一个数的概念,还作为事物整体的象征,所以称宇宙中有三才:天、地、人;天上有三光:日、月、星。帝王中有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文人中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此外,古歌曲咏唱有“三叠”,古今文学作品有许多“三部曲”。《水浒》中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有“三气周瑜”,《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西游记》中有“三借芭蕉扇”等故事。汉字组合有三木成森,三口成品,三日成晶等。名言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等。

至于“四”,古意则多含有周全、称心,取事事(四四)如意之义。故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诗”:齐诗辕固生、鲁诗申公、韩诗韩婴、毛诗毛公。此外,战国有“四君子”: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传说有四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元曲有四大名门: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文房有“四宝”:纸、墨、笔、砚。文人有“四事”:琴、棋、书、画。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总之,古人多视“四”为吉祥和称心如意之意。

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三与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礼赞,所以那些不正派、不正经的言行便被斥为“不三不四”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不食人间烟火

道教谓神仙或修道的人不吃熟食,以示脱离尘世。故宋时文人以“不吃烟火食”或“不食人间烟火”借指诗文立意高超、不同凡俗。黄庭坚《跋东坡乐府》:“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语气,孰能至此!”王直方《苕溪渔隐丛话》:“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徐鹿卿《减字木兰花》:“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似河阳一县花。”反之,评诗文立意凡庸,则云“烟火气多”。马今《南唐书·孙鲂传》:“此非有风雅制度,但得人间烟火气多尔。”

逮至明清,所谓“不食烟火”渐渐有了孤芳自赏,不近人情的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十一回:“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现在一般用作“不食人间烟火”,已完全是贬义,指缺乏常识、不通世故;有时也用以讥讽人自命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意为不屈从于黑暗的官场。这一传世名句语出《晋书·陶潜传》。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家境清贫,曾经做过参军、县令等小官,时问都不长。陶渊明最后一次所任官职是“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县令”。他在41岁那年,有一次,上级“郡”里的“督邮”(官名)王凝之到县里来,按例县令对郡官应当隆重迎接,但是陶渊明不愿意。他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辞职回家,并且写了有名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所说的“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教”,不是说五斗大米。

142年,创始人张道陵在巴蜀地方行医传道,入教者交付五斗米(古时一斗米约12市斤),称之为“五斗米道”。该道的崇拜者与推崇者王凝之是陶渊明势不两立的顶头上司,陶在他手下多受排挤,抱负不得施展,只做了80天县令,于是他叹出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名言,解绶辞官而隐居了。

显见,陶渊明所言的“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教,而最终延伸的则是指权贵。现引申为不因图小利而损自己的名节。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语出《欧阳文忠集·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人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25岁便担任了京城馆阁校勘。当时,担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项措施,还指出宰相吕夷简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滥用私人等情况。为此,他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攻击和诋毁,受到降职处分,被贬到外地去做官。欧阳修等人同情范仲淹,为他鸣不平。

当时,有个名叫高若纳的谏官,不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吕夷简一鼻孔出气,诬陷范仲淹。欧阳修对此十分愤怒,写了《与高司谏书》,斥责高若纳。信中说,昨天这个贬官,那个待罪,而你居然还有脸见众官员,大模大样地在朝廷进进出出,你还当谏宫,简直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了。

欧阳修的这封信,触怒了高若纳和吕夷简等保守派。他们立即奏告仁宗,把欧阳修逐出京都,降职到夷陵当县令。直到几年后朝廷重新起用范仲淹,欧阳修才得以调回京都供职。

后来,人们常用“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一语来斥责无耻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