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
通常而言,价值观是信任的基石。所谓价值观,解决的是"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价值观又包括短期的价值观(行为驱动力)和长期价值观(即信仰或者使命感),通常企业并不缺乏短期价值观,具有长期价值观的却寥寥无几。比如谷歌的使命是要通过计算机和算法实现全世界的信息高速流动,让人和信息之间能实现无缝对接;而Facebook则信奉"馈赠经济学"和世界的"极端透明度",强调网上唯一身份,赋予每一个个体以权利。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这种信仰高于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才能指导企业推动整个社会向前。
在吴晓波看来,腾讯就像是一个拥有数亿臣民的国家。"在这里活跃的公民看重两个东西,第一是提供什么服务,就是功能问题,好的国家最大的功能就是免费的越来越多,而且免费的越来越好,所以不能放松对用户的技术和服务的改进。第二,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国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你的价值观必须能够被认同。其实公司也是两种身份,功能是顺应人类的发展,这个腾讯没有问题,第二部分是最重要的观念,企业是社会化的公司。但腾讯是很难被定义的企业,到今天也是这样。比如新浪是门户网站,盛大是游戏企业,百度是搜索企业,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企业,它们都很容易被定义,而腾讯一开始就很难定义,到现在为止,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用QQ,但QQ的提供者的文化和我们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腾讯一直没有定义清楚。虽然能赚很多钱,但其在历史上的角色是模糊的。我建议腾讯专门研究下这个问题:我们是谁?"
张鹏也认为:"腾讯应该先明确企业愿景,比如腾讯说想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反过来讲,一家伟大的企业肯定想去改变什么,并找到它的方向、行为目标。明确了这点,它可能会对自己有新的职责要求,股东的利益也会融合到大的愿景里面去。有的时候一家企业的愿景真的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这家企业未来以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做事情。所以'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和做一个想改变什么、相信什么的企业,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跨度,完成这个跨越对腾讯一定有好处。"
长期以来,腾讯并不认为自己在价值观上有缺失。低调务实让它把握住了即时通讯这一机会,并不断跟进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形成了100多项全业务线的产品,并提出"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进而延伸为"做互联网的水和电"。在腾讯看来,这便是公司一以贯之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