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好领袖角色?
"过去大家对腾讯的印象是,这是一家增长非常快的公司,这是一家很赚钱的公司,这是一家能够代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公司,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它对产业作出了什么贡献,它对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了什么贡献,它对用户各个方面的提升作了什么贡献。只有汶川地震时腾讯发动很多网友募捐,这可能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仅有的几件事情之一。腾讯要树立自己是家负责任的公司的形象,但到了艰难决定出来的时候,很多用户要被迫进行艰难选择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腾讯公司是不负责任的。"赛迪顾问副总裁张涛表示,"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位置,腾讯不能只局限于做好产品,因为你的身份在这里,你的影响在这里。"
喻国明认为:"责任有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责任,二是社会责任,三是道德责任。简单地说,专业责任是指对用户负责,任何做法以不损害用户的利益为底线,往上走就是增加用户的福利;社会责任是对互联网产业的责任,对产业负责任、对行业负责任,底线是任何作为都不要损害游戏规则和行业的生态环境,往上走就是要开拓市场的空间和创新的某种启发空间;所谓的道德责任就是对理想负责,底线是不因为我们的存在使社会变得更坏,上限就是增强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挣的钱一定是干净的有尊严的钱。"
李岷指出:"腾讯已经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现在要学习当领袖有几个要素:第一,除了会赚钱或者实现回报,要与产业链共同分享,让大家都能赚钱,这也是开放的含义之一。第二,做领导者要做产业正确的事情,腾讯以前做了太多商业性的或者技术正确或者对客户正确的事情,但还是以自己的思路来想问题,不管人家对自己的判断。第三,要在产业创新上做出特别领先的东西,可能现在的环境不要求中国的企业在创新上多么厉害,但是如果你是领导者,要让人尊敬,就应该带着大家一起跟着你走。"
刘笑盈则提出了战略方面的三个转向:封闭转向开放,产品型转向平台型,商业型企业转向公共型或社会型企业:"比如说产品型向平台型的转向,我们应该以搭建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不一定非得把眼睛盯在某个产品和技术上,而是通过平台的方式让大家进入,也以此实现自己的赢利。商业型向公共型或者社会型转向这个就更值得探讨,比如腾讯要致力于将弱肉强食的互联网丛林法则规则化法律化,避免恶性竞争。"
这些嘉宾的论述虽然各有侧重,但有几个共通点:一是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二是引领潮流,三是规则和标准的设定。尤其在走向开放的进程中,标准的设定对互联网产业非常重要。刘怡说道:"现在各家大公司都在做不同层面的开放,开放的方式方法都是可以创新的,但是开放也意味着标准的构建,这恰恰是今天腾讯的一个机遇。当腾讯有了开放的地位之后,一定要着手标准的制定,并和产业的各个环节共同探讨战略、方向、节奏,以及其中用户体验的实现。要用不同的方式,把标准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发展。具体一点,现在很多企业在和腾讯合作,但是它们要么是很大的企业,比如中央电视台,要么是特别小的企业,中型企业很惧怕腾讯,怎样才能真正地把它们拧合在一起?都得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