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知道,淘宝上会存在假冒伪劣、版权等一些问题,但是它通过解决另外一个社会问题,来化解这方面的危机。"王冉说。
吕伯望也认为,如阿里巴巴这般输出文化,才是企业最能展现其价值的方式:"阿里巴巴以前和百度一直在打口水仗,而且每次都会被列入科技业十大新闻事件。但是这两年阿里巴巴不太打口水仗了,忙着到处开新闻发布会,为什么?阿里巴巴始终在向外输出文化-马云所提的'新商业文明'。这种文化一方面对阿里巴巴是一种约束,它的行为需要在'新商业文明'的框架下,各个子公司和对外部门都要服从'新商业文明'的守则,能够把企业员工约束好。另一方面,既然是一种文明输出,它也影响着一大批人,影响着意见领袖,也影响着媒体的观点和立场,相当于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大气场,总体上是对阿里巴巴有益的。阿里巴巴这几年见诸媒体的大事件都是报道大淘宝战略、'新商业文明',我觉得这种做法更大气一些。公关肯定不是消防队,不是事件一出就救火。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腾讯有这样的文化输出,实际上不只是商业的领域阿里巴巴可以做起来,在整个社会化网络和网络化社会,在互联网赖以生长的土壤上,文化也是值得做的。"
梁春晓分享了阿里巴巴在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互联网行业,中国已经走过了技术影响商业的阶段,开始了商业影响社会的进程。这时作为一家企业,该如何界定自身的社会责任?我们在2007年年底做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时,就比较深入地研究过这个问题。企业有两个层次的社会责任:一是做好事,也就是做慈善、扶贫救灾;二是更高的层次,即做好人,骨子里就是好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在阿里巴巴,社会责任与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是融为一体的。2010年年底,我们与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作了'沙集模式'的调研。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一个村1 100多户,有600来户在淘宝开网店,去年实现了3个亿的产值,原来村里有1 000多人外出打工,现在大都回来了。我到那个地方去了三次,真切感觉到作为电子商务人的社会责任和幸福。对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来说,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商业模式就是一体的,不是两张皮。而且,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实现也能对企业员工形成强大激励,影响非常深远。"
相反,百度和腾讯非但没有营造这种有社会责任感的角色,反而分别在"盗版"和"创新"方面与相关产业链形成对峙,导致虽然很多人在用它们,但其社会形象却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