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为生命而歌
6874400000038

第38章 科研篇(27)

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具体体现面以下几方面:

1.自主选定阅读主题

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根据个性与共性的发展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和选定阅读课题,学生自然有兴趣。

2.自主取舍阅读内容

教师充分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公。让学生主动地学,让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学生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去发挥个性阅读的自身潜能,有所取舍去读,有所目的去读,读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兴趣,也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阅读的发展。

3.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学生因每一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不同,个性阅读表现也不同。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熟悉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新课标告诉我们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运用自己的“个性”来展示学习过程,达到阅读效果。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阅读平等对话。

二、突出了阅读实践的探究性

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重视了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体现了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五、拓宽了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个性化的理解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个性差异不同,理解也不同。同学之间的阅读、交流、讨论则是展现个性化阅读理解和交流的机会。只有多样化和生动的教学,才能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个性理解的空间。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化交流方式既激活了学生个性色彩的智慧,也能让个性的理解自如挥洒和潜能从容释放。

六、促进了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语文教学新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关注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方式。因此,我们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性化不是自由化。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学生越自由、气氛越活跃、观点越离奇就越“个性化”。学生兴趣的高涨、思维的开发确实能给课堂氛围带来活跃,但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有些课看似很乱,但乱得有章法,学生实际上是围绕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讨论,在表达。正是在对共性的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中才可能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背)哪一段就读(背)哪一段。”因此,课堂上异彩纷呈,有的当表演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画家、还有的是观众。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或者缺乏一些共性问题的统领,那是不太适宜的。我们的母语教学是根植于生活的流淌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学科,其丰富性、多彩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它那千百年来所固有的传播方式暂时无法改变的,主要是“读”,“读”使看似单调的符号与人的多样性思维得到了转换,影响或促进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脉脉相承。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或者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尤其是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与统一。

其次,个性化不是学生化。

一谈到“个性化阅读”的训练,老师成了学生:说学生话、做学生事,老师明明有精深的感悟、流畅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也需要,但不能说出来,处处逼着学生绕圈子,最终是少部分学生使大部分学生顿悟:“原来如此呀。”教师除了成为学生以外就是充当观众,对谁对什么问题都是满脸微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哑谜。事实上,学生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很少,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当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时,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往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总之,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课堂。一节语文课离开了老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

同时,个性化也不是普遍化。

一提到个性化阅读,不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不研究文本的特点,普遍地让学生讨论,或者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种“普遍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有很多,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储备、课文的特点、教师的个性化素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的开发。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单设了一个第七组,将语文综合能力稍差的同学组成一个组。他们可以自聘组长或者要求老师担任组长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简单一些。我认为这种方式很好,这不是对学生的歧视,因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小学生来说,个性化阅读学习成果的展示方式不易操作,但更重要的不是这个成果,而是更着重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在一次次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主意识、合作精神以及综合地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服务生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学生一生的工作、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通川区八小率先将其作为科研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与他们在教育科研方面多年的积累密不可分。加之该校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我相信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将促进该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