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心路印迹
6877400000009

第9章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4)

问:“两课”在高校是对学生实施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学和德育的主渠道,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搞好“两课”建设,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造就年青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历史高度讲,高校的“两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您作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带头人,在“两课”改革与建设和教书育人中作出了突出成绩,这些成绩固然是您辛勤劳动的结晶,但它首先是建立于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自觉意识这一基础之上的。就作为一名“两课”教师,应该怎样建立起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意识这一问题,请您谈谈您的认识与体会。

管教授:在全国“两课”百名优秀教师表彰会上,国家教委让我代表马列课老师发言,我讲了这样一段话:这些年来,我们在相当清贫和比较困难的条件下,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守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前哨阵地,构筑了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钢铁长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古诗充分反映了全国马列课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马列课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全部贡献在马列课的讲坛,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这段话激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它反映出全体“两课”老师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想这应该就是“两课”老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

问:我校“两课”改革是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充分肯定的,并被确立为“两课”改革试点单位。两课改革是很艰巨的,就如何赋予“两课”深刻的时代内涵,使“两课”的施教既紧扣基本理论又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既具较强的针对性,又具科学的指导性这一问题,您是以怎样的指导思想带领“两课”教师进行“两课”改革实践的?“两课”改革的落脚点有哪些?请您给广大师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管教授:“两课”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构建主题鲜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实现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入学生头脑。“两课”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落脚点是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使当代大学生真正地成为“四有”新人,这就充分体现了改革的时代感和科学性。“两课”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我校的“两课”改革从1990年开始酝酿,1993年正式启动,历经八年时间。我们的口号是:“宁肯在改革中被冲垮,不愿在平平淡淡中被拖垮。”我们在全国较早地构建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的新的教学体系,编写了一套新教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不仅是电子工业部当年唯一的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是当年全国唯一的一项“两课”教育的国家级一等奖。这项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始终认为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结着学校的领导、各部门领导和我院全体“两课”老师的心血。因此,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问:改革中的“两课”,在实施教育中,有哪些收益,请您谈谈有关体会。

管教授:收益主要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从教的方面说:通过改革培养了队伍,提高了水平。教学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改革,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两课”教育更加贴近学生,一改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呆板教学方法,使学生确有所得。在这里,我要强调,教学改革必须有学生的配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几年来,全校同学给我们“两课”改革以极大的支持,应该说,我们这个国家级一等奖,同时也反映了电子科大全体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精神风貌,因此,我也借此机会向我校全体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深切的谢意。

问:记得您曾写过一篇题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文章,文章饱含了一个人民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深厚的爱,抒发了一个人民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情怀,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致力于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志向。您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多年,是一位老教师了,在“两课”改革与建设上又取得了突出成绩,借今天的机会,请您为我们广大的青年教师讲几句话,以使我们的青年教师们从中受到启示。

管教授:教师是一种平凡的职业、清贫的职业、是一种奉献的职业,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我相信这样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年教师他们一定会比我们干得更好,电子科大的希望在他们身上。

怎样讲授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

这是一篇学习心得,又是教学体会,发表于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第8期。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要求中,改革开放是分开讲的,改革放在基本路线部分,开放则作为专章讲述。

根据我们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四川省编写《邓小平理论概论》时,将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放在一块作为一章讲述,标题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我们这样处理是基于如下考虑:在党的基本路线中,改革开放是一个“基本点”;在邓小平著作中,改革开放一般是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说是连在一起来讲的。江泽民指出:“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又说,“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将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比较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编写教材和讲授过程中,我们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这一视角把改革开放的理论“统起来”,力图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基本点”,努力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我们认为,讲授改革开放理论,重点是讲清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邓小平认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教导,我们主要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视角来阐述改革的动力作用。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集中表述和精辟论断。这一崭新的命题是邓小平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之后,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它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性质和伟大意义。这个科学的论断是我们正确理解与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的钥匙。

第二,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来就是将改革与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对外开放看成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他在提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论断的同时,强调“改革需要继续开放”,“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夕,邓小平就深刻地指出,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我们国家的发展耽误了十年。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所以,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为此,他明确提出要“实行开放政策”。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主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在邓小平看来,对外开放既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还是改革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扩大开放。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方针政策有两个基本点: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里,邓小平不仅把改革和开放作为同一个基本点来看待,而且把改革开放提高到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高度。从这样的高度来讲述对外开放的理论,有利于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有利于从体系上把握基本理论观点。

第三,改革开放理论的重大意义。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以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理论观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及其他革命领袖曾从不同角度作过论述。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出发,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形式和途径出发,他们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从人类生产和人类需要的相互关系出发,他们提出了人类社会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除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因社会条件发生变化已不适用外,其他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这些观点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所作的概括,因而并没有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把改革看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学说: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说,这对矛盾对社会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必须以这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为前提,而改革正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途径。就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来说,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因而必然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社会的基本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但社会基本制度的某些具体形式,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则有可能阻碍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只有通过改革来消除这些弊端,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人民群众需要的充分满足也离不开改革,只有通过改革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人民群众的需求才可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否则,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会因得不到充分满足而演变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从而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

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也曾经对经济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改革的对象不明,目标不清,因此收效甚微。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为中国的改革事业拨正了航向。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改革注入了惊人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完全可以这样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但是,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平坦。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问题和严峻的国际环境。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作出了及时的回答。他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他强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他对中央负责同志说:“改革开放放弃不得”,“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在关乎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再一次强调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重申改革开放的动力作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要求我们思想要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要更大一点。同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给全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关于邓小平理论“进课堂”

的三个问题

这是2000年7月1日在四川省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研讨会上主旨发言的压缩稿,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10期。

邓小平理论“进课堂”是“三进”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它涉及三个问题:第一,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二,怎样才能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第三,怎样评估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的效果?本文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