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给新教师的忠告
6949000000002

第2章 教学工作(2)

以数学为例,某题从原式演算到下一步算式,教师的讲解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是一个思维理解的过程,讲解语速太快,学生还没有把老师使用的数学语言转换成自己能理解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形成逻辑,教师已经讲解完毕,并且完成了板书。

乍一看,似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却如同结巴跟着快嘴学绕口令,死活跟不上。结果是一无所获,没有将新知识的逻辑关系吃透,更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运算技能。久而久之,数学能力能不下降吗?

大概是四五年前,有个教数学的新教师在闲谈时对我说:“学生都说我讲课语速快,我怎么一点都没觉出来?我觉得自己讲得不快呀!”

我一听,就明白她犯了我当年犯过的错误,不觉笑起来。我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讲课语速太快,一开始我也没有认识到。”接着,我给她说我们学校已经退休的一位老教师,曾经是我所任班主任班级的数学老师,数学教得很好,考试成绩呱呱叫。我听过她的课,语速很慢。我就把这位老教师的语速学给这位新教师听,她听了以后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去年,有一次我从这位当年的新教师上课的教室外面走过,无意中听到她讲课的声音。她那时的讲课语速,和当年那位数学老师的语速已经很相似了。现在,她所任班级的数学成绩较刚来时大大提高,令人刮目相看。究其原因,除了其他方面的提高之外,恐怕语速降下来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不仅数理学科,文科的教学也有个语速问题。教师授课语速适中的标志就是学生都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眼神里透着思索与理解。至于教师每分钟说多少字为宜,不好界定。如果硬要立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班里的学习困难学生在有求知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没有语速反应障碍,即他们没有眼光游离、低头玩耍现象。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接受新知识也有快慢之分,教师授课语速应当以大多数学生能接受为宜,只顾及少数优秀学生或只照顾学习最困难学生都不可取。语速太快,就是只顾及了少数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实际上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语速,学习最困难学生也能接受,只是受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无法真正掌握由这种语速所传授的知识罢了。

§§§第五节教学生使用课堂笔记本

这个问题乍一看很无足轻重,似乎跟教学没有多少关联。其实并非如此。

我教初中语文多年,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和成绩的优劣,与课堂笔记本的使用状况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凡是课堂笔记本平整洁净、记写有条理而且分类使用的学生,往往学习水平高且成绩优良;而课堂笔记本卷损肮脏、各科混写的学生,往往学习水平低且成绩较差;没有课堂笔记本、这张纸上涂写一点那张纸上涂写一点的学生,往往学习极差。至今还没有发现过乱涂乱写的学生竟是学习高手的例外。

实际上,课堂笔记本的使用状况,直接反映着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并学会使用课堂笔记本,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操作大致有以下步骤:

一、要求学生购买并建立教师所任学科的课堂笔记本

最好是要求购买同样颜色同样封面的笔记本,以避免学生将它与其他学科的笔记本混用。同时要求学生在本子封面上用大字写明是哪科的课堂笔记本,然后在本子中下方用较小的字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好像是在说废话,其实不然。今年我刚接的新初一学生,就有一些做不到上述几点,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进行具体细微的指导。可想而知,小学生更需要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学会这些看似简单的规范“操作”。

二、教师在备课时就预想好学生上课应做的笔记内容,上课时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记录

这一步在开始培养学生记录习惯时特别重要。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前,教师一上课就只管自己开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来记录重要内容,那么很多学生会因无所适从而放弃。

因此,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当放慢教学进度,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记录,而且准确无误地告诉学生,哪些内容需要记录。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等学生逐渐入门了,再适当加快教学进度,留给学生的记录时间开始缩短,并且仅指点一下需记录的内容,不再专门强调。

就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做课堂记录。

三、在开始阶段要勤于检查学生课堂记录情况

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全部或部分将学生课堂笔记本收上来浏览一下,对记录情况良好、本子整洁、无卷边现象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少数本子保护不好或记录情况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休指导帮助。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少数本子保护不好或记录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要上火生气,不要对他们拍桌子瞪眼。根据一些老教师的经验,拍桌子瞪眼于事无补,反而还有副作用。根据一些老教师的观察,这些学生记录本保护不好或记录情况较差,大多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

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是耐心具体地去帮助他们,而是训斥发火,是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正确的作法是:教给他们怎样使用本子才不致使本子卷边污损,请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做好课堂记录。即使经过帮助他们仍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老师也不要生气。他们努力去做了,就应当肯定他们、表扬他们。

四、达到学生与教师的高度默契

在指导课堂记录的最后阶段,教师授课时不再特意提醒“以下内容希望同学们做好笔记”,而是稍作停顿,既是无言的提醒又是让学生自我判断是否应当做记录。如果学生已经与教师达到了较高程度的默契,到了随着教师的“停顿”几乎齐刷刷动笔的程度,那么就可以说他们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已经养成。

教师要注意不断表扬鼓励一直走在前列的学生、开始时较差但进步较大的学生和虽然进步不大但一直在努力的学生。不断表扬鼓励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使用课堂笔记本”问题。它可以使做得好的学生力争做得更好,还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这项学习任务。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对于理解力记忆力强或思维活跃的优秀学生,如果他们提出自己不必做这项工作,教师应当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

§§§第六节如何管好课堂纪律

一、上课睡觉、说闲话等问题

(一)对学生走神、睡觉的处理

学生上课走神、睡觉,常常为教师所不容,原因就不必多说了。但同样是学生上课走神、睡觉,不同的教师处理方法却迥异。

有些眼里容不得学生一点“违纪行为”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走神、睡觉时会十分生气甚至大怒,停止讲课扔下课本大踏步走过去,揪住学生的衣领将他拎起来,大声命令:“站起来!好好听讲!”也有些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然后让那个尴尬万分的学生或在原地或到教室前面进行罚站。

这些处理显然是错误的。学生上课走神、睡觉,固然没有听讲,但毕竟影响的只是他们自己,并未牵扯其他同学。这种“违纪”,属于十分轻微的一类。尤其是走神,教师只需提醒他们一下就可以了,完全不必动怒。

对于睡觉的学生,教师可示意他旁边的同学轻轻拍或摇他一下,让他醒来即可。教师也可以自己不动声色地走过去轻轻拍或摇他一下。如果他醒来后过了一会又睡着了,则可让他在原处站立清醒一会儿,再坐下听讲。

记得有个关于初中学生上课睡觉的案例,说某男生上课睡着了,年轻的女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教育经验,立刻过去重重拍了他的头一下,让他起立罚站。没想到,这位男生站了一会儿,竟然又摇摇晃晃地睡着了——是真睡着了,不是故意捣乱。这时全班学生见了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女教师气得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把三角板往讲台上一摔,扭头离开了教室。

如果换一个有经验的老教师,会走过去拍拍这位男生的肩膀,请他坐下“继续睡”“他困成这样,就让他继续睡吧。”老师真这样处理了,全班学生肯定笑不出来,心里反而会对老师增添几分敬意。

(二)对学生上课说闲话的处理

上课说闲话比走神、睡觉的“违纪”性质要严重得多,因为它不仅影响说闲话的学生自己,还影响与之交谈的学生,甚至还影响周围无辜的学生。

任课教师第一次上课就与全体学生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是防患于未然,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清楚:如果自己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即侵犯了其他同学正常学习的权利,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这比学生不知道自己“违纪”会不会面临处罚,或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处罚要好得多。

通常,对上课说闲话这种“违纪”行为,教师第一次发现时,可提醒说闲话的学生要注意遵守课堂纪律。同一节课发现第二次,则可请他或他们起立自省几分钟。如果他们有悔改表现——自省认真,教师可请他们坐下。若再不改正,就停止他们上课,送交班主任处理,或者请他们的监护人到学校来,任课教师和他们的监护人共同帮教处理。

一般来说,学生知道自己第三次“违纪”将面临着“送交班主任或请监护人来校”的处罚,不会“铤而走险”。但也确实有不知深浅的学生一定要触犯第三次,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只能不折不扣地按规定来处理。

教师有时会遇到有“顽固性说闲话”毛病的学生,他们知道教师有“每堂课说闲话达到三次即送交班主任或请其监护人到校”的规定,就每节课在第二次违纪被罚站自省之后,就此打住。教师下课后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诚心交谈,结果第二天他故伎重演。这种学生实际上是在故意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开始制定规矩时要考虑到,同时要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通知班主任,或将学生监护人请到学校来,共同探讨学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应当反省自己在教育教学上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是因为这些问题而使学生故意“违纪捣乱”。教师可以与学生交心,也可以在与班主任和学生监护人探讨学生“违纪”原因时提出来,以便顺利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对违纪学生就应当从严教育了。要告诉这些故意捣乱的学生:再故意捣乱,即故意侵犯其他同学正常学习的权利和教师正常授课的权利,可能被学校处分。

二、上课玩东西、传纸条等问题

(一)对学生上课玩东西的处理

学生上课玩东西(注:不是严禁带入学校的危险物品如管制刀具等等,而是卡通图片、小玩具等等),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处理时应当意识到这种“违纪”与学生上课走神、睡觉不同,涉及到对学生物品的处理。

有些教师在处理这类“违纪”时较为轻率,比如抓过学生玩的东西顺手扔到窗外,或者掷地踩踏,或者撕毁,或者没收,带回办公室不再归还。教师这样处理是为了让学生感到心疼,以后不敢再玩,同时对其他有“玩物”企图的学生也是一个警告。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班上的一位女生,听她有次闲聊时说,她小学时候的老师只要看到学生上课玩东西,拿过来就扔到窗外。她一边说着,一边学着老师轻松扬手的动作。另一件事是在某一个中午放学前,一位教师到学校教学楼后面去取自行车,发现地上相距不远“躺着”两本学生课本,不用说,肯定是楼上哪个班的学生“违纪”或惹老师生气了,课本不幸被殃及,从楼上飘落下来孤零零地散落在地上。

从这两个身边的小例子中,可以看出确实有一些小学和初中教师对学生物品的处置存在问题。

这些老师有一个错误观念:你犯了错,我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的东西只要和你的错误有关,是你错误的一部分,甚至和你的错误无关,我摔坏砸烂都是应该的。新教师在过去所受的教育中耳濡目染,恐怕在潜意识中也有这些可怕的东西。

这个传统观念可以说是“相当野蛮无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现在我国强调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学生是我国公民,其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尤其是应当受到思想观念理应走在时代前列的教师的尊重和保护。

学生与老师是权利平等的公民,从个人财产所有权看,学生作为个人财产的权利主体,老师作为个人财产的权利主体,二者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在没有得到对方的授权之前,无权损毁对方的财产。

不错,教师负有管理教育学生的职责,但学生上课所玩物品的所有权属于学生,教师没有任意损毁处置的权利。学生上课不听讲玩东西,无疑是错误的,但其物品是没有错误的。教师应当对学生玩东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批评引导,而不应当通过损毁他们无辜的物品来对他们进行“帮教”。

在这个问题上,尊重学生权利的理性处理办法是:教师先提醒学生把东西收起来,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活动。若过了一会儿学生又开始手庠,“故伎重演”,那么老师应当将学生玩的东西收上来,告诉该生下课后到办公室来一趟。学生到办公室后,教师可对他讲明上课玩东西的危害,希望他以后不再出现这类问题。学生表示要汲取教训,以后不再玩之后,教师可将东西归还学生。

如果这个学生不久又出现了上课玩东西的行为,那么教师将东西拿来后,应当请他写一份像样的检讨,并告诉他:你的东西要等到放假(寒假或暑假)时再归还你。也可以在请他写一份像样的检讨后,请他的监护人到学校来将东西取回。

这样处理操作起来比当场损毁要麻烦许多,但教育效果很好。

(二)对学生上课传纸条的处理

传纸条,也是常见的学生课堂违纪现象。这种“违纪”,一般也不属于故意捣乱,而是学生之间想交流一下。除去极个别品行不端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所传纸条的内容都是些鸡毛蒜皮、在成年人看来没有必要上课交流的杂事。

教师处理学生传纸条的办法,可参照处理学生上课玩东西的办法,只是不必探究纸条的内容。不探究纸条的内容很不容易,因为教师对纸条的内容往往十分好奇,总想知道他们究竟写了些什么,希望从中了解学生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想干什么,生怕他们瞒着老师做坏事。

这里也有一个观念问题。学生传递纸条,大概百分之百不想其内容为教师所知晓。这就构成了人们常说的隐私。

隐私权,与财产权一样,也是学生享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之一。隐私权与学生享有的其他权利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尽管不少人不同意纸条内容属于学生隐私的说法,尽管这个观念在目前看来似乎有些“超前”,但事实确是如此。

对于纸条隐私问题,教师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