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HR教你拿高薪
7053200000019

第19章 个人增值计划(3)

其中,环境因素是变化最快的,比如你今天看好的一个职业,可能过了几年以后就发现它不仅需求有限,而且发展空间也有限。可即使是像个人特点这样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变化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其实也并不鲜见,我们很多人在梦想赢得某个职位之前,总是会把它完美化,完美化虽然有的时候可以增加动力,但是你一旦越接近这个目标,反而就会越缺乏动力。

认识上的不全面,会让你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等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个性”“爱好”竟然也成为了不可把控的变化因素。

预防“变化”有两个办法。首先是消除法,就是要为自己的决策搜集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既包括正面的支持信息,也包括反面的不支持的信息。就像群体决策一样,越是一边倒全票通过的决策,越是容易出现问题。举个例子说,你觉得自己个性很积极乐观,适合做销售工作,那么,也应该从个性特点里面找出反面的因素来,比如说你发现自己个性耿直,大大咧咧不注意细节,这点可能不利于你在销售领域的发展。照着这样的分析思路,分析得越详细越好。先将所有的信息都列举出来,然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可以克服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培训或者积累慢慢获得的。把这些不重要的或者是可以解决的因素去除掉,也就是提前将可能出现变化的因素去除掉。这些因素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影响我们的工作表现,或者影响我们的规划进度,但是因为有对它进行“预防”,并且也有不断采取措施,那么这个因素的影响就会小得多。

第二个办法就是“招安法”。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会对“招安”这个词印象深刻。古代地方暴乱的时候,“镇压”是下策,“招安”才是上策,不损一兵一卒平息动乱,还能赢得热爱和平、善于谈判的美名。将变化“招安”的方式,就是将它纳入到你的整体规划当中,而不是忽视它存在的可能性。

拿我们的日常工作计划来举例,小张某天的日程安排如下:

09:00~10:00参加部门的小结会议

10:30~12:00去拜访一个重要的客户

12:00~14:00和客户一起吃午餐

14:00~17:00回公司做一份标书

17:00~18:00给一个要求退货的客户打电话,协商解决方案

小张的这个计划做得很详细,乍一看似乎挺不错的,我们平时做计划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他的这份计划书经常会害了他。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的时间安排得太紧了。比如说,他约好了十点半见客户,可是那天老总啰嗦了点,到十点半了还是在唠叨怎么办呢?见客户的时候,那个要求退货的客户打电话来了,他不想听你的解释,要求立即退货。赶回公司做标书的时候,发现公司的制图员请假了,没有他的配合你没法一个人独立完成……其实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些“意外”。它们往往就像多米诺骨牌,产生连锁效应,让后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就是要为你的计划预留“空档”,这样才会让计划更有灵活性。比如说,小张如果将见客户的时间改到11点,如果会议并没有耽误太久,他还有时间的话,提前给要退货的客户打个电话,也许他就没有那么被动了。

不断的自我激励

如果计划本身没有问题,可还是难以执行,那就是我们自身动力不足的问题了。如果计划本来都已经把个人的承受能力、环境许可程度都考虑进去了,而我们却一直没有办法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的话,那就说明,是我们的执行不力了。

在职业规划当中,特别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因为它是我们一生当中耗时最长,也是最为庞大的一个计划。缺乏参照系,缺乏资源或者是对困难的预期不足,都会导致计划停滞。因此,需要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除了一个合理的、不断完善的职业规划,还需要不断的自我激励。职业规划就像是导航图,能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自我激励则像是加油站,它能帮助我们达到目标。

作为企业的HR,他们整天想破头实际上就是两件事,第一件是给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第二件事,就是激励这些人才,让每个员工内在的资源都可以得到开发。但是激励其实并不只是老板和HR的事,我们自己也需要学习激励的技巧。不然的话,为什么在同一个公司,面临的是一样的制度,汇报的是同一个老板,但是有的人就是比别人更加动力十足,不知疲倦,也不怕挫折呢?我们要善于从这些人身上学习自我激励。

奖励自己

激励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奖励了。但是我们常常习惯于被动接受奖励,却忽视了主动地给自己奖励。这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有依据的,每次经过努力获得成绩以后,适时给自己奖励,等于也就是用愉快的体验来强化自己,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因为努力越多,获得的愉快体验就越多。如果我们总是把成绩和加班、忍受这样的不愉快体验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成绩,能够带来的满足感也是非常有限的。

自我奖励看似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却很难,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比如说,老板给我升职加薪了,可以奖励自己休假几天,出去旅游之类的,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问题是,到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忘记奖励了,光想着新官上任应该如何表现得更好,或者一想到即将扛起来的巨大压力就忧心忡忡,毫无心情。

而这种不习惯,虽然不会直接危害到你的职业生涯,却能够让你越来越难以从工作中或者是自己的目标中发现乐趣所在。职业生涯规划本来是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但是如果一定要将它跟不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让自己单纯地为了目标而确定目标,就难以获得愉快的职业生涯了。

积极的思维方式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升迁”,几乎已经成为了职场升迁的潜规则。情商的高低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体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上,因为不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而行为的方式,又决定了行为的结果。

情商和智商一样,虽然比较稳定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学习或者培训得到提高。尤其是思维方式,是情商因素当中,最具有可塑性的部分。因为思维方式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朋友或者老师、同学,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了我们。如果被动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影响到了职场表现,惟一的途径就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再塑造”。想要不断地克服职业生涯当中可能的各种困难,积极的思维方式不可或缺,主要包括:

理性思维职场人士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情绪化,不理性的思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上司当众批评,或者是难以相处的客户,都有可能让我们情绪失控,冲动之下要么大发雷霆,要么辞职了事。

不仅不能正面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你原本规划得好好的职业规划完全被打乱了。

乐观思维乐观的人总是善于从同一件事情上,发现它积极的一面,即便是失败和挫折也是一样。很显然,这种积极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总是能够从失败中受益,而不是受害。

主动思维主动与其说是一种思维,还不如说是一种习惯。主动的人总是善于为自己争取一切有利的机会,而被动的人喜欢随遇而安。虽然谈不上哪一种思维更好,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对于职业人士来说,主动的人肯定比被动的人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看到自己的成长曲线

丧失动力很多时候是一种人类的本性,因为你在离目标很远的时候,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个目标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它很可能不是这个目标的原因,也不是我们个人的原因,而只是因为目标太远了。

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热爱挑战,是个游泳好手,而且她还是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妇女。

不过她更广为人知的,是在她身上出现的引人深思的“查德威克现象”。

195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她挑了这么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来挑战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横渡卡塔林纳海峡。不幸的是,那天天气不太好,海水冰冷,而且海面上还弥漫着大雾。她在冰冷的海水中游了15个小时之后,觉得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是看不到海岸线,不管护送船只上的教练和家人怎样鼓励,她还是决定放弃了。等她上船后,得知自己离加州海岸不过半英里,她被打击得差点晕了过去。因为这是她惟一的一次没有坚持到底。如果她知道只有半英里,肯定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目标的。

后来她接受采访时说:“令我中途放弃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我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果然,不久后她再次横渡,这次她选了个晴朗的好天气,不仅成功到达了目的地,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查德威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像灯塔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得见,否则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这个目标,越清晰越好,越形象越好。

我们经常在一些人物传记或者是财经杂志上看到,为了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着清晰的了解,编辑们经常会画一个简单的晋升轨迹图,来形象展示他的成长过程。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要求我们做得越详细越好,但是太详细了,反而又会让我们陷在细节里,失去了目标能够产生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对职业规划进行细化之后,我们还需要给自己画一幅形象的“成长曲线图”,看到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升值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充满动力。

例如,在银行工作的小王,他在制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后,把这个复杂的计划浓缩成一个简图来激励自己(如图19所示),这样,他不仅总是知道自己的方向,还能够时时看得到自己的进度。这就跟我们在网络上下载资料一样,如果你看不到下载的进度和速度,那么下载这样一件小事,也会成为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