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HR教你拿高薪
7053200000020

第20章 认识自我(1)

一提到职业生涯规划,经常会有很多人问一个相同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怎么做规划呢?确实,如果连自己的出发点都不清楚,那就更不可能找到目的地了。

1.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可惜的是,大部分对自己的认识却都是远远不够的,这从他们在职业规划中的茫然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这种茫然还不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因为我们有一句俗话,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于视角上的限制,自我认识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这种被动的观念也带来了我们在职业规划上的被动,到底是人选择机会,还是被机会选择呢?我们喜欢被机会选择,比如说,忽然间被伯乐相中,或者委以重任或者不吝赐教,然后我们的职业生涯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了,这个时候好像连规划都会显得多余。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几率却低得很。而主动的观念却可以让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能力,甚至开发潜能,到这个时候,不需要伯乐,你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人才。相比之下,哪种方案更有可行性,也更适合我们呢?显然是后者。要改造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求我们养成主动的习惯,首先,主动地认识和分析自己,然后才是主动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有利的资源。

定位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老医生,他们会问你很多问题,例如,饮食是否正常,睡眠是否正常等,再结合你的外在症状,他大概就能快速诊断出你的病因和开药方了。他问你这些问题,既不是真的对你昨天吃了什么很有兴趣,更不是为了跟你闲聊。他问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在帮你进行自我分析。

同样,面对一个对自己职业方向毫无概念的人,我也会先问他三个问题,来帮助他做自我定位。

第一,你喜欢做什么?

第二,你觉得自己适合做什么?

第三,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常常让人难以回答,因为我们很少这样系统地分析自己。但是这三个问题,又非常的关键,它们好比是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有清晰的定位,也就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定位,如图20所示。

在我看来,所谓职业规划,实际上就是做一份既是自己喜欢的,也是适合的,同时又可以去实现的工作。

产品营销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这个产品“是什么”,“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否则,再高明的推销员,也没法把这个产品卖出去。我们要做自我营销,让自己“卖个好价钱”,也必须先认识自己。

有经验的HR,他只要看一眼求职者的简历,就知道哪些人是有清晰定位的,哪些人是没有的。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管他应聘的是什么职位,也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长处或者特点,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兴趣爱好,一股脑地搬到简历上面去。这样坦诚的态度很可爱,但是对不起,没有哪个公司会要定位不清晰的员工。因为他们既难以在工作中获得什么乐趣,也不觉得工作对他个人有什么意义,更加难以忍受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困难。因此,这个类型的员工离职率是最高的。即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慢慢找到定位,但是哪个公司又愿意帮你找到定位以后,还把你恭送到竞争对手那里呢?你定位不清晰,即使公司愿意录用,也不愿意给你培训或者晋升的机会。

对我们自己来说,人人都是自己的HR,为什么?我们虽然不用对开发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但是我们都要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我们未必亲眼看过人家开采石油、矿石的人是怎么做的,但是可以确信的是,他们一定是先勘测,在多少经度、多少纬度、多深的地底下,有一个煤矿。正是这个经度、纬度和深度,就组成了矿藏的精确定位,这样就不至于你机器装起来了,都快挖到岩浆了,还是没有看见一块煤出来。

为什么说认识自我这么重要呢?我们参考职业定位的这三个维度,就不难发现了,其中两个维度都是围绕从我们自身的需求出发的。环境虽有影响,但是能够突破环境的限制,取得成就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兴趣是不竭的动力

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积极投入到某种事务中的心理倾向。如果我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积极的思考和主动的探索。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驱动我们既无惧于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不受不良工作环境的影响,专注于工作本身。在这种专注的力量之下,想不要把工作做好,都是不容易的。

兴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充分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兴趣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同时,兴趣也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会一种“爱屋及乌效应”,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但让你感到满意,而且能够让你的工作单位感到满意,并由此导致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同等条件下,HR也会优先考虑那些对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应聘者。

小李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这孩子从小就爱玩,没少让他父母操心。好不容易磕磕碰碰考上了大学,却又迷上了玩网络游戏。眼看现在工作不好找,而小李英语不好,专业成绩也不怎么样,可把父母急坏了。

没想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小李不仅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待遇还挺不错,不仅羡煞同班同学,也让他的父母大跌眼镜。原来,小李应聘的是一家网络游戏运营商。小李的专业背景,再加上他重量级玩家的身份,以及他本人对网游的浓厚兴趣,都让面试官对他一路大开绿灯。事实证明,这些面试官的眼光没错,小李工作的劲头十足,很快就升任项目负责任人,成为年轻的高薪一族。

兴趣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从来都没有被大家忽视过。因为我们跳槽的时候,如果不是公司的原因,就经常会把原因归结到“没有兴趣”上来。结果,每份工作我们都说没有兴趣,但是却说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到底在哪里。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这是没有错的,而且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

问题是,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时,就不能轻易否定自己对工作的兴趣。

这是职场新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最后的结果就是能尝试的工作都试过了,结果还是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即使是我们在本书开始提到的大堡礁的护岛人,这工作挑剔起来,它也不完美,比如说,用我们习惯的标准来评判,首先,它任期短,才几个月,明显的不稳定。而且工作单位也不会给你解决户口,更不会给你新西兰绿卡。此外,如果是喜欢热闹的人,呆在一个孤岛上,时间长了也会受不了的。给每个工作都挑刺,最后只能让自己得到一堆的刺而已,毫无用处。

要知道,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什么都好像有兴趣,尝试以后却发现自己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这结果是够令人沮丧的。但是从积极的方面看,如果我们并没有很明确的兴趣定位,那么说明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期。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未必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但是一定非常善于培养自己的兴趣。否则他就没有办法在这份工作上投入长时间的努力,并且取得成绩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职业定位与个人兴趣会相互影响,有的时候,我们对工作了解得越深入,也就越容易取得成绩,而取得成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兴趣。因此,兴趣定位虽然是第一位的,可是在兴趣缺位的情况下,就要先考虑能力定位——我适合做什么?

擅长做什么?就像所有的工作岗位一样,我们每个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因此职业的选择就跟我们挑选衣服一样,能够扬长避短,展现我们最好一面的,才是好的衣服与合适的衣服。

小王是学英语出身的,毕业以后直接到一家制造型企业当翻译,待遇还算稳定,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可是时间长了,小王感觉工作内容枯燥,而且晋升空间也有限,于是萌生了跳槽的念头。

看到自己的同学有不少从事国际贸易,薪水提升得很快,小王就心动了,辞职以后很快就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了。她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几个大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因此也就加倍努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资源。可是,任凭她辛辛苦苦地发邮件,参加各种展会,在业绩上却一直没有办法突破。

这个时候,小王才发现,自己跟她的那些同事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她沟通能力没有那么好,居然经常被客户问得哑口无言,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行,客户的一个拒绝就让她沮丧很久。小王也试着调整心态,锻炼口才,加上公司当时的业务量也还可以,她在这家贸易公司一呆就是三年。

已经年近三十的小王,忽然发现自己的那些同学,要么做到了中层,要么是大牌业务员,只有自己还在这个岗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挣扎,想要转行也不容易。这个时候才开始后悔,不应该用那么宝贵的时间,来挑战自己的弱点。

在职业规划上“顺势而为”的道理,我们都能够明白,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愿意这么做呢?他们就是出于一种“不服气”的心态。为什么别人能做成功的事情,我就做不成呢?我不信这个邪,我一定要试试。前几年,到处都在讲“短板理论”,企业讲,员工也讲。似乎真的只要克服了自己的短处,就能在能力上来一个质的飞跃。是不是有这么简单呢?对“短板理论”的狭隘理解害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企业。企业盲目追求大而全,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精,肯定死得快。人也是一样,过分追求全面,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五个手指头一样长,很吓人。

我认为“短板效应”的前提是——短板不要多,就这么一两块就行了。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这是废话,但是我们把它应用到自己身上时,就经常忘记这个前提。就像前面案例中的小王,如果她其他各项能力都很适合做销售,只是口头表达差一点,那就属于她的短板了,锻炼一下也许会有质变。可是如果其他各项能力都不符合的话,就像一只木桶,一圈下来,全是短板,你怎么去补?因此,我们不要像小王一样,跟自己赌气,非得让兔子去爬树,让松鼠去游泳,让鲨鱼去跑步,把自己弄得苦不堪言不说,还没有效果。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被自己限制的情况。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判定哪些是我们的短板,哪些是需要去提高,也是可以提高的,而哪些是我们尽量要“绕道而行”的呢?这个问题是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综合判定:

系统原则

所谓系统原则,就是你首先要分析,你身上的缺点与你的岗位要求之间,相关程度到底大不大,是不是属于这个系统内的,范畴的界定是第一位的。比如说,很多公司招业务员,基本标准就是“能吹牛,会喝酒”。那是不是你为了做好业务就拼命练酒量呢?这个没有必要,很多人滴酒不沾,业务还是一样做得很好。

固性原则

范畴界定以后,还要判断这个缺点是否容易改变。企业最关注的是员工的能力素质,能力素质分为专业能力素质和核心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质依赖后天的培训,显然更加容易得到提升,而核心能力素质,往往跟你的个性、人格等特征紧密相关。用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的话说,人到了五岁以后,人格就基本定型,很难改变了。因此,学会对自己缺点的固性进行区分,是决定自己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的关键步骤。

少量原则

还是回到“木桶”的话题上。如果你发现你全是缺点,“短板”太多了怎么办?先别忙着补木板,而是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职业定位到底对不对,否则你怎么会没有办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反而全是彰显出劣势呢?就像我们穿一件衣服,结果人家说,这双鞋子跟你气质不合,颜色搭配也不对,更惨的是连尺码也偏小……全都不对,只能说明你的鞋子选错了,如果还想要去削足适履就完全错了。

2.如何认识你自己?

如果无法改变,至少要能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对我们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明白。

但是,我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缺乏这一个环节,或者是对这个环节关注不够,并不一定是我们觉得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不重要。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长期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获得成绩。真正的原因是,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这应该是心理学家最关注的问题,他们研究出了很多理论和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但是,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人太复杂了,没有人可以完全地认识自己,包括心理学家本人。提出能力素质模型的麦克利兰就给人们展示他的“冰山模型”——人们能看到的能力素质是有限的,是冰山顶端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都潜藏在水面以下,我们看不到,如图21所示。

麦克利兰说的没错,我们对自身的认识肯定是有限的,而且还是非常有限。但是这并不构成放弃了解自己的理由。首先,我们越是关注自身,利用各种方法来认识自己,能够获得的认识也就越深入。其次,我们知道,信息越全面,越有利于我们做决策。注意,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并不一定非得改正缺点,而是要尽量地扬长避短,设计一条职业路线,能够以自己的优点为基石,同时又避开能力的“雷区”,这才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