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读懂管理学
7346600000026

第26章 情感关怀有效沟通(3)

上例中,服务员给顾客买来地图,本是她分内的事;把地图交给顾客,这项服务就算完成;服务时态度良好,已经无可挑剔;为顾客指路,已经算是超值服务;而在为顾客指路之外还帮助顾客选择一条快捷之路,这就是用心服务,因此她获得了顾客的人心,才换来了顾客的感谢。

其实,涉及沟通,其对象无非都是人,所以要想获得有效沟通,让别人顺从你,必须获得人心。这一基本道理古今之间是相通的。唐太宗李世民可说是中国古代一位明君,他曾经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话来教导他的儿子李治,让他意识到人心的重要性。还有一句名言“得民心则昌,失民心则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是的,只要能得到人心,你就能获得有效沟通,进而拥有最大的财富。作为一代英豪的朱元璋,在他还是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时候,便认识到了人心的重要性,因此,他每到一处地方,就顺应一处的民心,明朝的天下就是由此而来的。

朱元璋乐于采纳建议,为了倡仁义,收人心,他在起义军根据地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赢得民心的措施。首先,在政治上,朱元璋废除元朝苛政,减轻刑罚,宽减税役。公元1356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释放应天府所辖监狱里的所有轻重罪犯,规定当月二十日拂晓之前,所有触犯刑律的官吏军民,一律免罪释放,并要求执行官吏不得复言其事,如借口拖延,要以罪论处。到了公元1366年三月,又派提刑按察司合事分巡郡县,询察案犯的罪状,规定原来判处笞刑的犯人释放,判处杖刑的犯人减半处刑,重罪囚犯改为处以杖七十的刑罚,贪污受赃的罪犯不再追征赃物;司法官吏有按规定期限处理刑事案件的,重者从轻处分,轻者免予处分;武将出征犯有过失的,也都予以赦免。也就在这一年,对朱元璋这一规定,当时也有官员想不通,认为“去年释放罪犯今年又继续,施用法律太宽松了,那么人民就不怕法律了,法执太宽松了,就没有办法治理天下了。”朱元璋的回答则是:“从战争以来,百姓就开始经受创伤,现在成了我的子民,我就应当安抚他们。何况这些犯人中间还有一些人是一时误犯的,怎么可能全部按律法处置呢?大多数的案件处理,都应当以宽厚为本,如果不够宽厚就会陷入苛刻的境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治理一个新的国家用较轻的法典,量刑恰当,那么人民就不会有冤屈了。如果坚决执行法律而不去变通,就是不合时宜了。”

在经济上,朱元璋设法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公元1357年,他亲征婺州时路过徽州,曾召见当地儒士唐仲实、姚琏二人询问民事得失。唐仲实反映当地守将邓愈役民筑城,百姓颇有怨气,他立即下令邓愈停工。唐仲实说话间又婉转地反映百姓负担过重。朱元璋即坦率地承认:“这话说得对啊!”并做出解释说:“我们国库积蓄少但花费多,向人民征税,也是情不得已,这都是因为打仗开支,我并没有用一丝一毫来养活我自己啊?”“人民的疾苦,我常放在心上,怎么敢忘记呢?”对此表达了愧意。到了公元1356年,他下令在徽州实行土地新政策,令民自实田。公元1363年又在徽州落实“民自实田”之策,并要求防止官吏横敛百姓。民自实田而定科徭的结果,使过去地主隐瞒土地向农民转嫁负担的现象大为减少。后来,当朱元璋把农业生产抓了上去,军队的屯田取得一定成绩,他又着手减轻各种赋税和徭役,废除新归附地区的旧政,对新归附区的所有税赋和徭役实施“全部免除三年”的政策。

做到这,朱元璋还觉得不够,于是进行了免租和赈灾活动。他改变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平等现象,还实行“给民户田”的政策,支持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朱元璋没有忽视人民,而是懂得爱民、获取人心才是最大的政治,他任用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做官,对人民来说就是一件大喜事。

古人云:“先得人心而后得天下。”得人心,才能创造“人和”的良好态势,有利于平定天下。同样的道理,管理者要获得人心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动之以情好沟通

人是感情动物,人的心情是最容易受他人感染的。作为管理者,当你的员工对你的某项指令感到难以理解或不予执行时,你要明白这是完全正常的。与他们进行沟通时,你不能以自己的权力强迫他们必须执行,你应该向他们解释清楚,给他们阐明利害。相信他们都懂得是非,只要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有一个国企的老总,他曾经成功地留下了一位本已打算离职的技术骨干。当他知道那位技术骨干要走的时候,就亲自找到那位员工,并在下班后约他一起吃饭,先是谈心,问他这几年的工作感受,有什么困难等,然后问他为什么想走,技术骨干说自己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了,薪水也不高,有个外企要他,他也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些。这位老总听后,先是“动之以情”,讲了很多企业在发展阶段,有很多困难,可能有些待遇方面无法与外企竞争,但企业的确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支撑,如果这个企业没有了他们这些人才,可能就有更多的人要下岗、失业。但是这名员工好像并未所动,去意已定,老总于是就“晓之以理”说:“如果你真的要走,那我们也尊重你的选择。不过目前你的职位短期内无法有人替代,所以希望你能再继续工作三个月,把工作认真地交接一下,培养出一个能够胜任你工作的人,这样也算是对企业有点回报。另外,如果将来在外面工作得不痛快,还想回来,我们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那位员工当时非常感动,于是决定先留下来,最终还是没有走,并升任了副总,在企业独当一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使命感、责任感,都希望能为企业做出贡献,都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

王先生是一所公司的销售经理,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性格暴躁,常常在工作中大发雷霆。淳朴的秘书韩小姐,遇到如此暴躁的上司,起初沉默忍耐,但当她忍无可忍时便决定辞职了。她将辞呈交给公司老总,老总看过辞呈,放进西装口袋,郑重地对她说了一番话:

“韩小姐,这段日子委屈你了。我了解王经理的为人、个性,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几天前我和王经理去接洽业务,在车上,王经理说你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女秘书,是不可多得的能干助手,他把你当做女儿看待,但他的工作方法,让你受委屈了,他心里明白你的功劳,请我有机会代他向你转达他的歉意。

“我早该告诉你这件事,但王经理内心重视你,仍不改疾言厉色的习惯,我怕这时告诉你似乎有安慰之意,所以决定暂时不提,聪明的你一定会了解王经理的。他责备你的语气中,含有莫大的期望,想栽培你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王经理虽然态度不够温和,也不至于无缘无故责骂员工的,我没有向你解释是我的错,因为你是秀外慧中的人,大概会了解到。但没想到却造成王经理将失去能干秘书的局面,心里真是难过极了。抱歉,你的辞呈暂时由我代为保管。”

老总诚恳地向韩小姐致歉,他的态度和措辞深深感动了她,使她为了老总的真诚而打消去意。后来韩小姐继续为该公司服务,成为出色的秘书,又被调到最高管理阶层,担任总经理的重要助手。

韩小姐的遭遇是很典型的,但最妙的是老总能够在温和体谅的气氛中巧妙地处理矛盾,不仅使韩小姐的自尊得到了满足,更使她体会到了领导的关心和真诚,从而成为其前进的动力。

晓之以理,就是讲道理,再结合动之以情,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情动人,往往能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对员工施加思想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建议。

1933年秋,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盟军”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国民党当局采用卑劣的手段与日伪军相勾结,企图聚歼抗日盟军,以解心头之患。

在这个危急关头,有些部下的思想开始动摇了,吉鸿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一天,平日里不善作画的吉鸿昌突然挥笔画了一幅寒松水墨画。画技虽不算高超,但气势磅礴、雪团如动、松枝欲生。他将这幅画挂在指挥部的墙上,环视手下的各个军官,突然发问:“你们知不知道冬天的察北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一位军官脱口而出道:“那还用问,冰天雪地,满目荒凉。”

“嗯,对,但也不完全对,”吉鸿昌思索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兄弟们要能在察北住上一个冬天就好了,可以实地看一看这里的寒松雪景。”吉鸿昌将目光移向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