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读懂管理学
7346600000027

第27章 情感关怀有效沟通(4)

“深秋霜降时节,大风雪一来,百木凋零,寒鸦绝踪,唯能站得住的就是那些青松翠柏。它们喜欢白雪洗面,春风梳头。”

说到这儿,吉鸿昌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大家,接着说道:“它们谁也不会因为别的树木凋落了,而向它们看齐,也不怕暂时的孤独,因为它们坚信明年的春天还会来,抗过这严寒的冬天就是胜利!”

说到这里,吉鸿昌更加激昂:“我吉鸿昌不打算跟凋落的百木看齐,而要拜松柏为师。谁要走,我会挽留,留不住,请自便!”

几位军官听到这里,都禁不住打断了他的话头,齐声说:“总指挥,您别说了,我们死也要跟着您!”

吉鸿昌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点点头又说:“我们一定要打下去,不仅在察北打下去,只要有吃的,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奋斗下去。大家不要感到孤单,因为广大的民众是我们强大的后盾,要相信民众的力量。”一席话,让大家豁然开朗。

这就是情感的力量。管理者如能以事比事,将心比心,再加上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地诉说,会令员工感到亲切可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

善于与下属架起一座“心桥”

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认为管理者博得他们尊重的重要原因是“沟通、采纳意见和愿意倾听”。可见,沟通能力是管理者化解矛盾、赢得人心的重要前提,一个善于与员工沟通的管理者其工作效果和人际关系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更会在员工心里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波顿公司所做的有关人才与工资待遇的研究文章。这个调查报告的研究对象是40名在工资问题上与老板看法不一致的各级部门经理,其中27人接受了老板的加薪,并继续留在原来的单位。但是18个月以后,27人中25人都仍然打报告要辞职,这回辞职的原因不再是说工资太低,而是认为在这个公司工作没有“精神上的自由”。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说:“关怀和尊重每位员工,承认他们成就的做法,从表面上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我们真诚地信奉这条宗旨……多年前,我们就解除了考勤钟,使用弹性工作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按自己的个人生活来调整工作时间。还有,我们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彼此很随便,可以不拘礼节,不冠头衔。”

这位创始人说:“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但都不能单独地概括全部实质,用数字和统计资料也说不清楚。总之,那是一种精神,一种观点,一种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观点。让员工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部分,而这个集体就是惠普。总之,我们的公司不能办成要用人时就雇,不用时就辞的企业。”

事实上,惠普的管理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惠普的利润大幅度衰减,但公司里没有裁一个人,而是全体人员,包括总裁本人在内,都一律减薪20%。每人的工作时间也减少20%,结果惠普公司不但保持了全员就业,而且顺利地渡过了危机。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华尔顿·马特公司。该公司有26万名员工,是当时美国名列前茅的零售商。总裁马特是一个非常关心员工的管理者,在他的公司里,几乎所有的管理者,人人都在胸前别有一个圆形小徽章,上面写着“我们关心自己的伙伴”字样。而且,他称员工不叫“员工”,而是叫“伙伴”。

员工不是机器上的零件,而是和管理者一样的人。满足员工的需要,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以较高的工资和奖金,同时也要在精神上给其满足感,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效忠于你,为你尽犬马之劳。

老干妈公司的创始人陶华碧,她是一位没有高学历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白手起家,在仅仅6年间,就创办出了一家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老干妈”公司!她是怎么做到呢?又有什么绝招和窍门呢?

事实上,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她既朴素又管用的“绝招”:重视与员工的沟通,并努力在员工心底架起一座“心桥”。陶华碧十分关注员工个人的需要,总是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关心人,体谅人。

公司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厨师,父母早丧,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可他爱喝酒,爱抽烟,这样一来,每月1 000多元的工资,几乎全被他花光了。陶华碧知道这个情况后,十分担心,终于,有一天下班,她专门请这位厨师去喝酒。

在饭桌上,陶华碧对他说:“今天你想喝什么酒就要什么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可是,从明天开始,你要戒酒戒烟。因为,你还有两个弟弟,你要让他们去读书,千万不能像我一样大字不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使这个厨师深受感动,当即向她保证一定戒酒戒烟。陶华碧对此还是不太放心,她告诉这位厨师,以后发工资每月他只能留200元零花,其余的钱则由她替他保管;什么时候弟弟上学要用钱时,再从她那里支取。

这样的事情在陶华碧身上还有很多,试想,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有谁能像她这样为一个普通打工仔理财?像她这样从细微处关心每个员工?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一个人,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动整个集体。果不其然,她的这种沟通奏效了,老干妈公司的业绩节节提升,而在员工的心目中,陶华碧也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

可见,管理者进行的感情沟通所获得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力,使员工产生强大的使命感与奉献精神。而得到了感情沟通的员工,在内心深处更会对管理者心存感激,认为有知遇之恩,因而知恩图报,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这种感情沟通,也会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正是员工愿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所有人在得到了来自管理者的感情沟通时,他们的心理无疑会更安稳、更平静,从而专心地付出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同时,感情沟通,也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至于出现“前怕狼后怕虎”的情形,工作起来也就更高效。这种依靠感情建立起来的信赖可以有效消除员工心中的疑虑和担心,从而更愿意把自己各方面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因此,越是卓越的管理者越善于与员工进行感情上的沟通,这样能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与关爱,感受到心灵的温暖,因而愿意踏实工作、尽己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力量,为组织尽心尽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管理者有必要与员工架起一座“心桥”,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关注。也许一次不经意的帮忙,一次小小的赞扬,都可能使员工产生愉悦和感激之情,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取得更大的成功。

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沟通可随时随地进行

要想沟通并非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随地都可以沟通;但如果管理者要想做得更好的话,还是建议找一个恰当的时间,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当然,有效的沟通并不限于办公室内,你们可以在高尔夫球场上、展示会中、艺廊、餐馆等任何场所,只要时机适宜,就可以进行沟通。

2沟通要有充足的时间

当管理者决定要和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之前,最好先确定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沟通谈话,而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以免良好的沟通气氛、情绪因突发事件而受到影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沟通之前做好准备

管理者不必针对每天都在进行的例行性或随意式的谈话做特别准备。不过,当你遇到以下这些特殊情况时,就要在沟通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1)准备推行一项新的改革方案;

(2)对于沟通对象的前途或利益有重大影响;

(3)促成大家建立一种崭新的强而有力的企业文化。

(4)创造友善的沟通气氛。

管理者应努力创造友善的沟通气氛,以消除员工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可以借称呼对方名字的方法,来创造开放、友善和轻松的气氛;

(2)也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领导者愿意放下身段,坦诚沟通的诚意;

(3)管理者可以把办公室的大门永远敞开,这样别人就知道了你随时愿意接受别人的沟通;

(4)在管理者进行沟通之前,你应该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① 我想做的是什么?

② 我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③ 沟通的时机是否合适?

④ 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⑤ 我试图表达的重点是否清楚?

⑥ 使用的语气与辞句是否恰当?

⑦ 是否需要对方的反馈?

⑧ 什么方式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留言、打电话还是当面谈话?

沟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管理者只要掌握一点沟通的基本技巧,就可以成为一个沟通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