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控制支配自己的情感,抑制不良的情绪,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修养。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情绪左右自己的情绪,也不能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那些怒气冲冲、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等坏情绪,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破坏他们的学习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1.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个很复杂的心理过程,常指人从事某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也是伴随着复杂的无条件反射而产生的种种体验,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心情的波动大都受情绪影响。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教师的情绪有其共性,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教师的情绪又有其个性。
现教育学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育理论打破了过去所倡导的“以教为主”的思想,认为应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任务好像减轻了,但实际上,教师的担子更重了。课堂时间短短四十分钟,还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最充分的备课、最精炼的语言、最饱满的激情将学生导入课堂,上好一节课不难,但要持之以恒又谈何容易,教师的情绪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确实实的解决好各方面的难题。
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好的心态,也就是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踏踏实实的干好这份工作。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认真对待的态度,即使只站一天的岗也要认真的站好这一岗。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就注定了只能是无精打采。我们身边不乏怨天尤人的老师,轻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殊不知,他连教师都做不好,又能够做好什么?我们也听说过很多杰出人物是由教师这一行做起的。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有成就。
其次,要积极的处理好自己各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教师要有好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不能将一副疲惫不堪的病容带入课堂。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从心理上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如处理好家庭难题、个人问题、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多与他人交流,及时解决各方面的难题。自己的难题解决不了,就很容易急躁,导致在课堂上情绪失控。
其三,针对学生方面的问题,老师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和的面对学生、做到处乱而不乱。比如,当我们每一次走入课堂之前都会对自己说:一定要微笑的面对学生。即使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要一味的批评教育,一旦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好正常的教学;一方面又要不动声色的提醒调皮捣蛋的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另外,还应与学生多接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不要让他们受到坏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情绪。
最后,教师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的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抓住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多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面对工作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压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教师在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就能不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也就会不断的将自信培养起来。
当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有很多方法,正确的饮食、舒适的衣着打扮都会悄悄得带给我们好心情。
小资料
教师的仪表与情绪
一、仪表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毫无疑问,教师的魅力在于他拥有的丰富的知识,超人的智慧和能力,精湛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在今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生已不仅仅是崇拜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修养,同时还希望自己的老师具有潇洒高雅的仪表和风度。在教学实践中,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后,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交给他们。不只是口头上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还要依托于外在仪表形象的熏染,正所谓“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可见,教师的“为人师表”是全方位的。其外在仪表形象的可亲可敬度,对中小学生的知识传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仪表形象在教育教学中的正面影响:
懂教育心理学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外在形象。这里所说的外在形象不只是指一个人的外貌,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文化涵养。一个人的高矮、胖瘦、美丑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他的内在气质和风度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起来的。当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衣着得体、气质优雅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虽没开口,你的仪表已经再向学生说话了,它透露出你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完全有能力教会他们知识。就会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感染,这时再加上他严谨求学的教学态度,一定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要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语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不断调整讲课的力度和速度。教师只有正确地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才能吸引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获得知识的瑰宝。这时,教师优美的仪表形象就真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较差的仪表形象在教育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教育总结。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人忽略了这一点,忽视了教师形象给学生的教育作用。试想,一个教师当他精神萎靡不振、满脸倦怠、精神恍惚、衣冠不整、睡眼惺忪,甚至蓬头垢面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会给学生以怎样的感觉?无庸置疑,教师不雅的仪表形象势必会松懈学生的学习情绪,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倦感,课堂上昏昏欲睡,最终导致整堂课的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着不得体,再伴随一些不雅的习惯性动作,都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今天的学生已不再象从前那样思想单纯。孤陋寡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多种信息,显得思想开放而成熟。一方面,他们在学校直接受到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美学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间接学习(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耳濡目染使他们的思想日趋复杂,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形象也更加注重。因此,教师只有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才能说服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二、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心境的外在表现,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等,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上的重大事件,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工作的顺利与挫折,人与人相处关系是否融洽,身体自我感觉的好坏,健康水平的高低,精神的充沛与疲劳,天气的好坏等都可引起人情绪的变化。情绪对人的影响很大,正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工作和学习,使人勇于克服困难,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消极的情绪易使人陷于颓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