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虫草的概念与我们惯常所说的冬虫夏草有差异。完全野生的冬虫夏草被专业人士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等。中医和以前人们平时说的“虫草”、“冬虫草”、“冬虫夏草”即是指野生的冬虫夏草。
虫草
依数据显示和地理推断,冬虫夏草在全球4个国家有分布,分别是中国、不丹、尼泊尔、缅甸。除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外,其它3个国家的分布面积都很小,而且都靠近在中国领土。目前中国的采挖量占世界冬虫夏草总采挖量的98%以上。2004年,中国的冬虫夏草出口4795公斤,总值1574万美元,平均售价3283美元每公斤,其中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南亚和中国台湾省、新加坡仍为主要出口和消费地。中国青海省的果洛、玉树、海南、黄南,西藏的那曲、山南、昌都、林芝,四川的阿坝、甘孜等地为主产区,集中了全部虫草产量的绝大部分。
在20世纪60年代,虫草也只是大家裹腹的食物而已。一些人在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时,便上山挖来虫草炒着吃。一些那时过来的老人说,炒熟的虫草有肉的味道,吃了特别有精神。在60年代,实在饿得慌了,拿个袋子,带上锄头,上山不到两个小时,可挖一口袋虫草回来,倒在水里,像洗马草一样,洗一洗捞起来,放点油炒一炒,挺好吃的。如此的情况真可羡煞今天的商家了。
70年代末80年代初,虫草的收购价格不过五六块钱一斤,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挖来卖后补贴伙食。那时在乡下,用一个大蒜就可换一根虫草。即使到90年代初期,虫草也不过一二百块钱一斤。那时卖虫草的当地人往往是称完卖完还会多送一些,如今却是送一根都舍不得了。
与一般药材的流通渠道所不同的是,一般虫草的流通渠道是由产地的老百姓自行上山采挖,然后经销商会上门收购。之后,有的经销商直接出售给消费者,而有的则会转手卖给下一级经销商。由于虫草目前还不能进行人工规模化培育,以野生为主,所以虫草价格连年飙升,出口大量增加。2007年岁末,随着滋补品旺季的到来,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被人炒到了19万元/斤,而上年一斤800头(条)左右的顶级虫草(每斤条数越少相对质量越好),价格不过8万元左右。由于虫草多在夏季的六七月份采挖,也就是在新虫草下来的8月前后,这样档次的虫草在进入市场后,又连续涨过几次,现在这样的顶级虫草价格已经涨到了19万元/斤。单价已经达到380元左右一克。现在的黄金每克也不过200多元,虫草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赛黄金”了。
每年4月下旬,冬虫夏草开始生长,5月份是冬虫夏草生长和采挖的黄金时期,6至8月则是销售旺季,草商云集。
2006年初,西宁市周边有虫草专卖店400余家,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目前,虫草专卖店的数量恐怕已超过这个数字。走在青海省会西宁市的大街上,顺次排开的虫草专卖店一家接着一家,仅在七一路上不到100米的距离内,就开了十多家虫草专卖店。
西宁建国路虫草一条街,这是一个虫草自由交易市场,人们的交易方式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是手提着一袋虫草,用互相“捏手指头”的方式进行交易。没有计算器、没有算盘、更不用笔算也不用说出声,虫草的现场交易方式就是将手伸在衣服底下、塑料袋底下或者毛巾底下,通过互捏手指头敲定价格,旁人无从知道最后的成交价钱。
当值虫草采收的旺季,市场上川流不息,人潮汹涌,由于做虫草生意的多半是回民,远远望去一街“白帽子”,场面蔚为壮观。攒动的人头,原生态的集贸市场,沿袭古老的议价方式,一切都和谐共存,简单又充满韵味。
勤奋路是西宁虫草市场的集散点,前后不到1000米的街上集中了100余户门面,每天早上9点到11点是虫草交易的高峰期,人流量达数千人,行走其中摩肩接踵,街道熙熙皆为草来。这条街的店主80%以上是回民,整条街道来往的一半以上也是回民,白色帽子人头攒动。也可见少数藏民,提着塑料袋来回在街道上寻找买家,或者拿到回民的店前,只要有三五个人,大家就蹲下来,打开塑料袋,看草、闻草,一番讨价还价。
据估计,在每年夏季和春节前两个销售旺季,这条街每天可完成一吨多的虫草交易,成交金额近五千万元。这其中,一部分是由零散的挖草人手中汇集到大的虫草交易商;另外相当大一部分,则是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虫草交易者带走,乘着飞机火车到达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中药材交易市场、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公司、终端的零售药店。
大多数虫草门店简单朴素,最醒目也最关键的设备就是清一色的保险柜,里面放的就是各种产地的虫草。有一家人开的,保险柜的钥匙由一个人保管;有合伙的,保险柜各门的钥匙各自保管。这些店的门面大多没有店名,里面墙上也没有任何执照,原来虫草在青海和西藏属于高价值的农副产品,不需缴税也不需证照,任何人都可以买卖虫草。虫草的买卖需要掌握产地、干湿、成色、断根的比率、早期草后期草等很多要素。以产地来说,青海省以玉树的草最好,而西藏则以那曲的草好,这两处产地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虽然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却因盛产优质的冬虫夏草,引来了无数“挖草者”。估计每年进入整个三江源保护区内的“挖草大军”最少在12万人以上,而果洛州全州常住人口仅有10多万。
为保护三江源区脆弱的生态,玉树、果洛两州所属的约15万平方公里区域被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政府自2000年就开始实施限挖和禁挖虫草的各种措施。2004年底,青海省专门出台了《青海省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宣布实施“虫草采集证”制度,禁止无证或在禁采区采挖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