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
7997100000021

第21章 世纪豪赌——英镑阻击战(2)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学经济学的一名学生,他开始用自己的哲学理念来验证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他说学不怎么好,他质疑的焦点放在了经济学理论的各种假设条件上,经过反复论证之后,他有的出一个令经济学界震惊的结论:经济学的理论是根据错误的假设前提推演出来的。由此也开始慢慢形成了他的另一个经典哲学思想——反射论。

索罗斯认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参与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参与者对被观察对象的认识称为认知,认知又反作用于被观察对象的作用则称为参入功能。而一般传统的哲学观点认为,反映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参与是主动的过程,两者互不相干。索罗斯则认为,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证券市场,市场的动向影响着市场参与者的认识,而参与者的看法和决定又在影响市场。他的观点是“人们不能臆断供求只取决于与市场参与者的期望毫不相干的外部力量”,“我称这种双向的联系为反射论”。

按照反射论的观点,认识与参入功能二者的相互干预,结果是思维与事物的真实状态都不稳定,且这种影响是不间断的,因此反射论的结果就是会导致混乱。社会正是通过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反射互动作用而存在,根本没有放之四海的通则来进行解释或预测,因此索罗斯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另外,索罗斯也认为历史是不可能重复的。这突出地表明,社会现象中显著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心理等复杂因素作用、进化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也表明其复杂性、不确定性都远甚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可能像自然现象那样进行重复实验,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如果从索罗斯自己的理论出发来考虑他自己的理论,就会发现他也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状态。反射论只是把世界看成一个过程,而否定任何有结论性的东西,那么是否也可以说也要否定索罗斯所构想出来的反射论呢?索罗斯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他也试着像迪卡尔那样来证明“我思故我在”的正确性,但是都归于失败,于是他也只能把自己的理论看成一种信仰,自己认识世界的原则。因为自己的理论的根基就是“可证伪性”,它是不能证明自己正确,只能反正不正确,所以不证明自己正确反而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你继续纠缠于这一问题不放,只能陷入思维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索罗斯的经济思想

前面讲到索罗斯是反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他认为其推论的前提是错误的,所以得出的结论必然不正确。本章讲的是索罗斯抓住欧洲汇率体制的弱点攻击英镑的案例,是从国际经济来的角度来分析,所以有必要对索罗斯的经济思想进行一下梳理。

首先,考虑索罗斯所谓“可证伪性”信念在经济分析中的意义。他认为社会经济事件可分为两类事件:一是所谓“常规事件”或日常普通事件,二是所谓的“历史事件”。常规事件的特征是,其参入功能和认知功能都不会发生具体的变化或影响,这也正是传统均衡理论能起作用的原因。索罗斯质疑均衡理论的依据是,在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常规事件的特征比较明显,这时由于人们的逐渐形成的习惯或经验,或者由于某种制度的限制,社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也就是说传统均衡理论分析的只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作用,所以均衡分析变得无实际意义了。索罗斯认为“历史事件”是有反射性的,即两种功能会同时相互作用。根据它的理论,关注或研究“历史事件”意味着否定确定性分析或逻辑性分析,还意味着应关注经济的动态分析,特别是经济波动转折点的分析。因此,他认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和经济学应关注的主题应是所谓的“历史事件”。

其次,索罗斯彻底否定自然科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适用性,他根据其反射思想,构造出了其分析的基本概念框架,把社会经济状态分为三种类型:近似均衡、静态不均衡、动态不均衡。

(1)近似均衡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的认知和参入功能之间的反射作用,表现出使思维和实在不至于分离太远的状态。这时人们能够从经验和教训中学习,并能根据主流的观点作为行动的基础,同时有一重要的过程运作其中,使得人们的偏见得以矫正。虽然完善的知识依旧无可企及,但存在一种朝向均衡的趋势。索罗斯认为,这种状态是现代西方世界之开放社会一种特质,并与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有密切关系,可看成是思维与实在之间的“常规”状态,人们一般在自己的经验中非常熟悉它。近似均衡状态虽然波澜不断,仍属经济的相对稳定状态,可与经济的“均衡”状态对应,但它们本质上的含义和理解是不同的(均衡状态唯一和不唯一性,或者规律性和非规律性)。

(2)静态不均衡是一种极端动态,主要存在于所谓封闭环境(封闭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参入者的思考与真实情况相差很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的差距将越变越大。这是因为一个封闭社会中,某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已并入其体制中运作,而偏见不会依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自我调节。这种体制试图把实在镶进其概念框架之中,即使情况无法改善也难以放弃。在教条盛行的环境下,社会经济状况可能变得非常僵化,又由于缺乏矫正机制,实际情况却越来越远离人们的预期。当然,思维与实在的远离不可能无限下去,一旦矫枉过正,其冲击力将是毁灭性的,或者说经济波动将是十分剧烈可怕的。静态不均衡可以看成那些经济波动巨大波幅震荡时对应的动态过程。

(3)动态不均衡是另一种极端动态,主要存在于所谓开放环境(开放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开始人们思维与实在之间的差距变得含混不清,反射功能逐渐趋强,实际状态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参入者的价值体系开始瓦解,特别是在人们价值观变化与事件之间的演变中,有一种共同的自我强化互动,事件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以至于参入者的理解力跟不上而使情况的状态失控,最终演变为所谓“盛衰过程”。动态不均衡可以看成一般市场经济下,出现较大经济波动时对应的动态过程。

市场中的认识和现实之间的偏差是始终存在的。在近似均衡状态下偏差比较小,并且会相互接近,索罗斯认为这种状态机会不大,因此并不感兴趣。索罗斯最感兴趣的是动态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中的自我强化功能必然使投资者进入一种盲目狂乱状态,从而导致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索罗斯认为它需要做的不是要设法去纠正市场,而是要“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超前掌握趋势,“在混乱中取胜”;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当设法主动去推动趋势的发展。这也是索罗斯“大起大落”理论的精髓。

英镑攻防战

见微知著

索罗斯在1986—1987年对日元与马克的投机过程中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量子基金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人才结构上来说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我们可以把索罗斯的这些成功归因于“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在混乱中取胜”,但是,他还没有操纵市场的能力,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能力推动趋势的发展。而在接下来的英镑阻击战中,索罗斯实现了自己的这一梦想,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自己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硬是打败了被认为最牢固的欧洲货币联盟,使运行300年的英格兰银行蒙羞。

索罗斯在这一事件上的成功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力,他可以将两德统一和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这两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联系起来,并打了一场令世界震惊的金融投机战,不得不令我们惊叹。

1989年11月9日,横亘在两德之间长达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被推到,德国重新统一。人们都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将会东山再起,但索罗斯认为德国统一后要渡过一段困难时期,德意志重新崛起之路任重道远。事实上是两德统一之后,西德向东德输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德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趋势。

1990年,英国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机制——欧洲汇率体系(ERM)。马约签署之后,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是1比2.95,英镑明显被高估了。虽然当时都知道以英国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汇率水平的,投机者也都知道英镑存在贬值的危险,但是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英镑背后不仅仅是英格兰银行,而是整个欧洲汇率体系成员国。不幸的是,索罗斯不是一般的投机者。

索罗斯敏锐地意识到,英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已无法继续维持。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的差异,它们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协调一致,构成欧洲汇率机制的链条某一环节一旦松动,整个汇率机制就面临崩溃的危险。德国面对国内不断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不会顾及别国的感受,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来平稳国内经济,这将会为本来就被高估的英镑带来致命打击。英国想指望德国出力来维持自己的汇率水平无疑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索罗斯瞄准了这一点,决定把宝压在德国人绝不让步和坚持原则的个性上,他相信处于东德重建阶段经济已严重过热的德国,不会冒着加重本国通货膨胀的危险而降低马克利率去帮助英国。

历史好像就是按照他的设想发展的。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定后不到一年时间,几个欧洲国家已很难协调行动。1992年西欧遭受了金融危机,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英国企图降低其利率。然而,德国人因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愿意降低利率,他们深惧通货膨胀会再次出现在德国,他们至今对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危机记忆犹新,正是那场通货膨胀导致德国的经济走向崩溃。如果德国不降低利率,其他欧洲国家也不会降低。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梅杰首相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和能力来解决这一复杂的经济问题,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只是表示要坚持要在这次风暴中求得生存,不让英镑贬值,不脱离汇兑机制。

索罗斯认为,英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保持汇兑机制,英国政府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利率,但这将削弱英镑,并迫使英国退出货币汇率机制。同时,在伦敦金融领域内,投机商们正在投机英镑,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们已开始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英国政府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1992年7月,德国国内利率不降反升,贴现率升为8.75%,如此高的利息率立即引起了外汇市场出现抛售其他货币而抢购马克的风暴。这一行动再一次把英镑推向了贬值的风口浪尖之上。蛰伏了三年的索罗斯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实践他理论的最高境界了,他建立了100亿美元的仓位卖空英镑(这是“量子基金”全部资本的一倍半),于是一场个人与一国央行之间的世纪豪赌拉开了序幕。

导火索

对德国提高贴现率首先作出反应的是芬兰。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自动挂钩,德国提高利率后,芬兰人纷纷把芬兰马克换成德国马克。到1992年9月,芬兰马克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持续下跌。芬兰央行为维持比价不得不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但芬兰马克仍狂泻不止,芬兰央行的德国马克有限。9月8日,芬兰政府突然宣布芬兰马克德国马克脱钩,实行自由浮动,这成为这场货币危机的导火索。

当时英法政府就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而向德政府建议降低利率,但德国认为芬兰马克脱钩微不足道,拒绝了英法政府的建议。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在1:2.95左右。其实保守党政府竭力维持英镑的汇率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挽留人心、避免政府倒台。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1992年初夏,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莱蒙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果然,英镑对马克比价很快就开始低落于1:2.85。

1992年7月初,六位货币专家联名写信给伦敦《泰晤上报》,要求英国政府从汇率机制中退出,要求政府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的不景气。但政府并不愿意降低利率,因为这将使英镑面对投机和套汇而进一步脆弱,英国政府只有在德国降低利率时才可以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出于抑制本国通胀的考虑拒绝了英国的多次请求。

英国国内的金融学家门质问梅杰在英国经济衰落面前,有谁会支持他执行那样的政策。英国商界领袖要求在汇率机制内,各国采取一致的汇率,即英国货币对马克1:2.60比价,他们要求降低利率至少3个百分点。但是,英国政府这一次看来是铁了心要一路走到底了,财政大臣莱蒙仍然拒绝考虑货币贬值一事,他宣称:“如果我们退出汇率机制、松动利率,事情将更槽,英镑将急剧贬值,通货膨胀将十分严重。”“我们不退出汇率机制,我决不放弃我们的努力。”他在报纸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1992年8月,英镑似乎要挺不住了,但是英国政府依然在苦苦支撑,拒绝英镑贬值。财政大臣莱蒙接受记者采访时保持官方态度:“我认为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我们对汇率机制负有绝对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他重复着近来唐宁街的讲话:“我们将做任何必要的事情。”这意谓着政府对利率提升,如果需要,将毫不犹豫。

莱蒙的公开讲话是随着英格兰银行积极干预英镑而发表的。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然而就在同一天,莱蒙还在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之后发表了另外一番讲话,他宣称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内各国将不会再一致——这话听起来跟前面有点矛盾。当天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为2.7946,逼近2.778的下限。菜蒙的讲话以及英格兰银行的积极干预都没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使得索罗斯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

1992年8月末,索罗斯与德国联邦银行行长汉姆·施莱辛格进行会谈,当得知德国不会做任何损害本国经济的事情后,索罗斯知道梅杰和莱蒙试图使英国留在汇率机制内已经不可能了,英镑危机渐露端倪,机会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