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组织架构管理
8035100000062

第62章 企业组织运行事务工作的核算与分配方法(1)

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存在于一个更大系统之中的系统,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子系统。而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本身具有目的性。本章通过对通过这种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可以方便有效地理清企业组织运行系统内部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企业组织系统与企业组织架构的对应关系分析、系统模块事务工作的分配方法。

一、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方法

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存在于一个更大系统之中的系统,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子系统。而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本身是具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是服务于人的特定目的的,它是人为达成特定目的而创建的。企业组织与自然存在物不一样,它是由人创造的,它必须服务于创造它的人的意志目标的达成。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由人创造的一个工具。既然是一个工具,它也就必然具有与之对应的功能以服务于创造者的意志目标的达成。所以,企业组织又是一个“目标-功能”孪生在一起的“目标-功能”叠合体,即为寻求某种意志目标而生成,同时又以其应有的功能服务于意志目标的达成而发展。

企业组织的这种目的性和功能性特征,就为我们寻找到对其架构的科学方法提供了线索。这方法就是与它的“目标-功能”叠合特征直接对应的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方法。

图4-1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模型示意图所谓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对分析对象本身的目标功能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分析确定分析对象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由人所创造的存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具有目标和功能这样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山水、草木本身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性,在它的内部也就无法对它区别出目标和功能这样的层次结构来。草木本身没有意志,当它被人选为达成某一特定目的的特殊工具时,也就是人赋予了它特定的目的性。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作用也就成了它的功能。当这种自然存在物被选为人的特定工具的时候,它也就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而是被注入了人的意志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在这里的目标,实际上是人的目标,其功能是它相对于这种目标的作用和性质。

而目标和功能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相对于功能作用,目标才称其为目标。功能作用只有相对于一定目标,它才称其为功能。呼吸是肺的功能作用,但它只有相对于需要呼吸的动物才有这种功能作用。需要就是一种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并且目标和功能本身的定义也是相对的,在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中,目标和功能是在多重层次上存在的。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必须有相应的功能;为保证一定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又必须有一系列细小的功能提供支持。上一层次的功能相对于下一层次的功能,也就成了目标。由此不断细分,以致趋于穷尽。在这一分析方法中,如果把最根本的目标作为主干,其细分的目标作为枝干和细枝,其分析结构也就构成了一种树状结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也就可称之为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这种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可很方便并有效地用于理清企业组织运行系统内部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规律。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方法对它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确定企业不同时段上要达成的目标,而且有助于我们一层一层地选择确定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而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施办法。

企业是投资人注入资金注册成立的,其本质就是资金的载体,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增值和积累。用马克思的话说,在企业组织中承担经营管理职责的企业经营领导者,也就是人格化了的资本,他必须最大限度地寻求资本的增值和积累。无论这个经营领导者是不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都不例外。他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他会最大限度地寻求资本的增值和积累,因为他投资的目的全在此。如果他不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他也会主要受制于主要投资人的意志。

企业如何才能保证资本的增值和积累,这就需要企业组织一系列的功能作用来实现,包括收集、整理、运用信息,制定决策;组织人员、划分职责,落实工作;采购物料、组织作业、销售产品;记账跟踪、核算成效,财务监管。这也就是信息决策、人流组织、物流营销、资金财务四大系统。而一定的功能作用相对于达成功能作用的要求分析,它又成了目标,包括决策制定恰当无误,职责履行完整到位,物流运动流畅快速,财务监管全面准确。这就必须有对应的措施办法,即功能作用来保证。所以,这就必须对应于四大系统的目标,组织一系列的下一层次的功能作用来实现,所以这就有了每个系统的六个二级子系统,以及进一步分析的三级子系统、四级子系统。

通过什么途径赚钱?如何才能赚钱?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也就是企业组织这个系统的目标功能树系统的展开。要准确而完整地核算出企业组织运行事务工作总量和分量,也只有运用这一方法才能不发生遗漏。并且也只有运用这一方法才能无限地细分下去,以达成人们所希望达成的精细度。本书前面分析确定的一般成规模企业的四流四个一级子系统、24个二级子系统,102个三级子系统,近1000项事务工作也就是运用这个模型分析得到的。有了这一分析,保证事事有人做就有了基础。事事有人做,是以明确有多少事、什么样的事为前提的。

二、企业组织系统与企业组织架构的对应关系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首先是由多人构成的一个社会经济组织,是一个由多级目标和功能重叠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目标功能也就是一个子系统,而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如果不能正常发挥而出现问题都会给企业组织运行带来混乱和问题,使企业发展面临挑战甚至陷入危机。要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在组织架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个系统模块的事务工作能通过一定的单位、部门或者岗位的努力得以实现。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组织系统结构与组织架构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组织架构该如何设置单位、部门和岗位,以及划分为多少个层次,如果要保证其尽可能高的效率,这就不是管理者和设计人能够随心所欲的。他们的主观偏好有可能在对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中产生影响,但要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健全和高效,也就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这个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设置。

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在组织架构过程中总陷于僵死的条条块块思考难以自拔,把单位、部门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孤岛。当企业发展之后出现了新的活动,需要有人为之承担责任的时候,往往是想当然地把这些活动作为一个职责加给一定的单位和部门,或者另外建立一个单位、部门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