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74章)
↓↓
第1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1)
第2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2)
第3章 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
第4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1)
第5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2)
第6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3)
第7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4)
第8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1)
第9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2)
第10章 李健吾与福楼拜和自然主义
第11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1)
第12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2)
第13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3)
第14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1)
第15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2)
第16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3)
第17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1)
第18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2)
第19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1)
第20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2)
第21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1)
第22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2)
第23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
第24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第25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1)
第26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2)
第27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乐趣与理性(1)
第28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乐趣与理性(2)
第29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1)
第30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2)
第31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3)
第32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1)
第33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2)
第34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1)
第35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2)
第36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1)
第37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2)
第38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1)
第39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2)
第40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旧之争及其影响(1)
第41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旧之争及其影响(2)
第42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1)
第43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2)
第44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1)
第45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2)
第46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3)
第47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1)
第48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2)
第49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1)
第50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2)
第51章 抱朴守真,蜀山巍峨——冯建吴先生诗词作品散论
第52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1)
第53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2)
第54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3)
第55章 从“汉语新诗”看现代汉语的诗性建构
第56章 读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所想到的
第57章 序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
第58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1)
第59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2)
第60章 悲凉缘何而生——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新读
第61章 中国新诗:1957(下)(1)
第62章 中国新诗:1957(下)(2)
第63章 中国新诗:1957(下)(3)
第64章 中国新诗:1957(下)(4)
第65章 中国新诗:1957(下)(5)
第66章 中国新诗:1957(下)(6)
第67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1)
第68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2)
第69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1)
第70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2)
第71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3)
第72章 七月社、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第73章 评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第74章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