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孟子启示录009: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一场高端对话(上)
840789

孟子启示录009: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一场高端对话(上)

新用户17779036新用户177790362023-07-27 18:45:410

导读孟子的最高智慧和齐宣王的最高权力碰撞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孟子展现了怎样高超的说服力?为什么说二人的高端对话影响了中国2000年?孟子的哪一句话,至今仍能让人振聋发溃?他是怎样通过一头牛将话题转移到王天下上的?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我们今天一起精读《梁惠王上》第七章。这一章的篇幅相对比较长,但又非常地有趣味、有价值,我们准备分两讲精读和翻译,然后再去探讨能够给我们今天带来的启示。01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齐宣王问孟子一个问题: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天下的事情,你能帮我讲讲吗?我很想知道。孟子回答道:孔子的弟子们从来都不谈论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儿,所以呢,后世也就没有怎么流传,我也就没有怎么听说过。如果非得让我说说,那咱们就讲讲用王道统一天下的事情吧。02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问孟子:那得有什么样的德行,才能够让自己称王天下呢?孟子回答道:保护、安抚好老百姓,能够让他们生活安定,就可以做到称王天下,而且没有谁可以阻挡的。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齐宣王接着问孟子:像我这样的人,也能够做到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定生活吗?孟子回答道:当然了。03曰:“何由知吾可也?”齐宣王又问:您凭什么就知道我能行呢?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孟子说:我从大臣胡龁那里听说过一件事。大王您正坐在殿堂之上,这个时候有个人牵了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看到了以后就问道:“这头牛是要迁到哪里去呀?”牵牛的人回答说:“准备宰了以后用来祭钟。”大王您说:“还是放了它吧,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哆哆嗦嗦害怕的样子,就像是没有罪而要被处死一样。”牵牛的人问大王您:“那祭钟的仪式就不搞了吗?”大王您回答他:“祭钟的仪式怎么可以说废就废呢?还是用一只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儿?曰:“有之。”宣王回答说:确实有这么回事。04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说:其实,有了这份心思就足以称王天下了。老百姓们都认为大王您是吝啬、小气,可我总是觉得您的行为是出于不忍心。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宣王说:一点儿不错,真的有些老百姓这样认为。我们齐国虽然不算是太大,但我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舍不得吧?我还真就是不忍心看到它哆哆嗦嗦,又害怕、又可怜的样子,就好像是根本没有任何罪过却要被处死一样。所以啊,才决定用一只羊来代指它。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说:大王您还真不能怪老百姓他们认为您是小气。用更小的一只羊来换下更大的一头牛,他们怎么知道您的良苦用心呢?大王要是真的可怜它没有罪而被杀,那么宰一头牛和宰一只羊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宣王笑着说:这又能算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我还真不是舍不得那点钱,才去用羊来替换掉牛。照你这么一说,老百姓们认为我吝啬、小气,还真不意外。05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说:其实,百姓们这么想也没什么关系,这算是仁爱之术。只不过是大王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亲眼看见羊。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活蹦乱跳充满生机,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叫声,也就不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了。也正因为如此,君子们才要尽量的远离厨房。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听孟子这么一说,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中有这样两句话,别人的心头事,我都能揣摩到,说的应该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呐!我也只知道这样去做了,做完了之后再回头想想,还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您刚才这么一说,一下子就触动了我,让我立刻理解了自己的行为,把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感觉找到了。不过,您说这种心理与王道相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06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反问宣王说:如果有个人对大王说,我的双臂特别有力气,能够一下子举起三千斤的重物,但是却举不起来一根羽毛。他还说我的视力特别特别好,能够看清楚动物秋天细毛的那个尖端,但是却看不见满满一车的木材。大王您会认同他的说法吗?曰:“否。”宣王说:不会。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继续往下说:现在大王的恩德都已经使禽兽受益了,可是好处却没有让老百姓得到,这又是为什么呢?由此可见,一根羽毛都举不起来,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用力气。满满一车的木材却看不见,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用心去看,没有使用自己的眼力。老百姓没有得到安抚,生活不能够安定下来,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施恩的缘故。所以说呀,大王还没有施仁政而称王天下,是因为您不肯做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07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惠王问孟子:那不肯去做和还没有能力去做,外在的表现上会有什么不同呢?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说:把泰山夹在胳肢窝下面,一步跨过北海,告诉别人自己没这个能力,这确确实实是真没能力。替年长的人活动活动胳膊腿,按摩一下,却对别人说自己没这个能力,这实际上是不肯做,根本就不是没有能力做。所以说,大王您没能够通过仁政而称王天下,其实和不肯为年长者活动肢体做按摩,属于同一类。敬重自己家中的长辈,进而推而广之也一样敬重他人的长辈。关爱自己的晚辈,进而推广到一样去关爱别人的晚辈。真的能够照这样推行并且得以实现,称王天下就会简单到像一只手掌中运转天下一样。《诗经》上有这样的告诫:先要做好妻子的榜样,然后再推广到族内的兄弟,也能够成为他们的榜样,再进一步推广到自己的封邑和国家。用榜样的力量来统御全国,说的不过是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心思施加于他人而已。因此上能够由近及远推行仁政,广施恩惠,是足以保有和称王天下的。不广施恩惠,怕是连自己的妻儿都无法保护。古代的那些圣贤之人,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越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善于把自己的好行为推而广之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德,都已经能够惠及禽兽了,可是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用称去称一下,才能知道轻重。用尺去量一下才能够知道长短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人心更是这样的请大王自己掂量一下,权衡一下利弊吧。难道大王非得要发动军队,惊扰市民,去和别的诸侯国结仇构怨,然后才能让自己感到痛快吗?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可能一定要这样做才会痛快呢?我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想追求我的大目标。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孟子问道:大王的大目标能够说给我听听吗?宣王笑了笑,没有说话。08我们今天这一讲就精读到这里,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孟子的说话方式。怎么能够把控谈话的主动权,怎么能够不让对方反感,不让对方有心理抵触,把话题引到自己最想讲的地方去。读《孟子》,我们一定要向孟子学他的说服力,学他的说话艺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