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第一座「瓦房」到底多古老?这处甘肃的遗址告诉你答案!
今年年初,甘肃省文物局发布了一则不太起眼的公告,自2018年开始发掘的灵台桥村遗址,被列入了“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
灵台县,归属于甘肃平凉市管辖,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不过,这座桥村遗址,却改变了中国的建筑史:考古工作者在遗址Ⅰ区约975平方米的发掘范围里,发现了多达5000多件的陶瓦碎片。
▲ 桥村覆瓦建筑复原图。
这足以证明,当年在这里存在过完全由瓦片覆顶的建筑。桥村遗址的年代大约是龙山时代,距今4200-4500年左右。不管是以出土瓦片的类型还是数量总和论,桥村遗址的陶瓦都是史前遗址中的第一。
这么结构严谨而成熟的覆瓦建筑发现于此,足以证明中国用瓦的历史肯定要比桥村聚落更加久远。那么,中国瓦究竟为何诞生呢?
▲ 红陶槽瓦。来源/灵台博物馆
第一瓦在“马腾空”
其实,在桥村之前,我国就发现过年代更早的相当于仰韶晚期(约4500-5000年前)的瓦片。它出土于陕西西安的马腾空遗址。2016-2018年,考古专家在对马腾空一座地穴房址进行清理时,前后发现了3件筒瓦形态的陶片。
据学者推测,远古时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们,就有了在类似窑洞的建筑中居住的习惯。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催生出了需要瓦片加固屋顶的需求。
▲ 马腾空遗址出土的三件筒瓦残片。来源/陕西考古研究院
不过,桥村遗址的陶瓦数量密集,且不同瓦片之间已经有了各异的用途,有板瓦,也有筒瓦,即可以确证的最早的复合瓦。可见此时我国的某些部族已经掌握了建造全覆瓦建筑的工艺。这般意义是马腾空遗址所不具备的。正是因此,桥村遗址才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在这之前,很多人一直以为到了周代之后,全覆瓦的复杂建筑才发展起来。例如宝鸡岐山县凤雏遗址和周原召陈遗址发现了板瓦、筒瓦和半瓦当。但随着龙山诸多聚落的考古发现,这一观点已经不再成立。
像桥村遗址,拥有的成熟用瓦技术早于周代上千年之久。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瓦不仅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而且还是自四千多年前开始,便传承有序的:
在欧亚大陆西部,继希腊的早期陶瓦之后,复合瓦的技术在千年以后的迈锡尼文明才出现。与希腊-罗马的建筑用瓦的技术有所不同,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了技术连续发展的特点,尤其是西周时期复合陶瓦技术在周文化核心的关中地区得到了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早期陶瓦的“龙山-西周传统”,并进一步传播到韩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和东南亚等地。因此,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是复合陶瓦的起源和传播的中心,对人类建筑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以凹面的板瓦为底瓦,底瓦陇间盖以筒瓦。筒瓦是由筒状瓦坯一分为二制成的,较为费料。摄影/建一
秦汉后的浩浩瓦阵
《说文》中对瓦的解释是:“土器已烧之总名。”即用泥土烧成的建筑材料。不过要制作瓦并非易事。
比如民间最常见的板瓦,据《天工开物》的介绍:“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调践熟泥……”把三分厚的泥片紧紧包在圆桶的外壁上,待其稍干,将模子脱离出来,就会裂成四片瓦坯。“瓦解”一词即来自于此。
对于瓦的制作和创造,中国人似乎有源源不绝的动力。而这一切,来源于防风挡雨的根本生活需求。不过要想实现这种作用,单枪匹马可不行,瓦必须团体作战。于是在屋顶上如何铺瓦,遂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艺——瓦作。
据说,三国魏明帝曹叡刚刚继位时,曾御驾亲征,到长安督军。他注意到了长安屋瓦上的“花”。那些殿宇的瓦缝之中,长满了瓦花。回到洛阳后,他便命人千里迢迢从长安运瓦花回来,种在洛阳的宫殿屋顶之上。
▲ 图为出土于齐国临淄城的一枚几何乳丁纹半瓦当,底部的半圈凸弦纹,将半圆形分为内外两区。外区饰以折线乳丁纹,内区多饰以“S”形纹饰。据悉,乳丁纹在河北中山国十分流行,齐国的此种瓦当或受到中山国瓦当的影响。摄影/洛溪
这一举动虽然风雅,但对建筑本身恐怕无益。瓦花,又名瓦松,生于屋顶瓦砾之间,叶子有肉肉的质感,叶片则如莲花之状。随着瓦松等植物的生长,它们的根部会不断深入,一旦深入防水的灰背,就可能使瓦发生松动,形成渗水通道,从而发生屋面渗漏。
所以为了防止长瓦松,古人在铺瓦时费了不少心思。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主要的办法是要“布瓦如齿”,布的瓦像牙齿一样严密。此外,在灰背中掺入石灰,提高灰浆的碱性,也能有效抑制瓦松杂草的生长。
宋代《营造法式》中还讲到更细节的防水心机:“铺瓦之法,用板瓦者,底瓦须大头向上,盖瓦须大头向下,便于流水。”为何要如此铺设,学者刘翠林的推测是,底瓦楞形成沟状,大头朝上,便于汇聚水;盖瓦的小头在上塞进瓦里面,大头露在外面面积大,利于覆盖住下面的瓦,并将雨水汇聚至底瓦楞。
防水之外,防风也是屋瓦的“职责”。比如在闽南沿海地区,人们就在屋瓦上动了许多“手脚”来抵御大风。核心点是增加屋面的重量。
据学者武超研究,一种做法是增加瓦件的搭接面长度,从常见的压七露三,增加到压八露二,让屋面瓦片更密。另一种是在盖瓦垄上,每隔一定的间距,砌筑若干个板瓦加强。当然,更简单省事的做法,是在盖瓦垄上放置砖料加重。
▲ 图是广州东山地区出土的南越“瓦范”(也称陶拍,用来拍印瓦上的文字和点纹),其上有圆点纹和“贫”字样,是目前仅见的南越文字瓦范。供图/FOTOE
当瓦与权力挂钩
明嘉靖二年(1523年),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市)的松林山上,原兴献王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其中一项最醒目的动作,就是要把这里的黑色琉璃瓦换成黄色。
这是由刚刚继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亲自下达的命令。朱厚熜实际上是兴献王朱祐杬(yuán)的儿子,因明武宗无嗣崩殂,才得以外藩承继大统。把父亲的坟按照帝陵规制改造,其中陵墓琉璃瓦色彩的更换,可谓最具标志性的动作之一。
用于建筑的琉璃瓦,目前年代最早的出土物是北魏定都平城时期的,原本也是作防雨之用。施了铅釉的琉璃瓦,基本不会吸水,具有更好的防水性。不过这一层彩色铅釉,也让琉璃瓦看起来流光溢彩、富丽堂皇,还有如玉的质感。所以自琉璃瓦使用之初,它就自带贵族光环。
▲ 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夕阳照耀之下,仿佛镀上了一层光,张扬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图为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承德避暑山庄。摄影/建一
不过琉璃瓦的发展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迅猛。在隋唐时期,像是人尽皆知的大明宫,所用的瓦大多数还是灰瓦。直至金代之后,皇家的宫殿上开始大量采用黄色琉璃瓦。到了明清两代,黄色琉璃瓦更是唯我独尊,使用范围被严格控制,仅有皇帝的宫殿、园林、陵墓建筑以及奉旨修建的坛庙、皇帝敕封的寺观才可使用。
蓝色则为一种特例,比如天坛的建筑,用蓝色琉璃瓦来象征天空。最低等的是黑色,贵族府第、寺观祠堂和官宦之家都能使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清代皇家的藏书楼文渊阁,没有采用黄色琉璃瓦,而用了较为低等的黑色。其背后的逻辑十分有趣——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黑色代表水,而藏书楼容易失火,要以水镇压。
来源:改编自《中华遗产》2021年09期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