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358:不要觉得自己比古人智慧高,一定要先按书上做
841337

《资治通鉴》358:不要觉得自己比古人智慧高,一定要先按书上做

花言大帅花言大帅2023-07-28 13:44:030

学习内容:【原文】秋七月,大旱;司、冀、并、青、雍州大蝗;河、汾溢,漂千余家。汉主聪立晋王粲为皇太子,领相国、大单于,总摄朝政如故。大赦。段匹磾推刘琨为大都督,檄其兄辽西公疾陆眷及叔父涉复辰、弟末柸等会于固安,共讨石勒。末柸说疾陆眷、涉复辰曰:“以父兄而从子弟,耻也;且幸而有功,匹磾独收之,吾属何有哉!”各引兵还。琨、匹磾不能独留,亦还蓟。以荀组为司徒。八月,汉赵固袭卫将军华荟于临颍,杀之。初,赵固与长史周振有隙,振密谮固于汉主聪。李矩之破刘畅也,于帐中得聪诏,令畅既克矩,还过洛阳,收固斩之,以振代固。矩送以示固,固斩振父子,帅骑一千来降;矩复令固守洛阳。郑攀等相与拒王廙,众心不一,散还横桑口,欲入杜曾。王敦遣武昌太守赵诱、襄阳太守朱轨击之,攀等惧,请降。杜曾亦请击第五猗于襄阳以自赎。廙将赴荆州,留长史刘浚镇扬口垒。竟陵内史朱伺谓廙曰:“曾,猾贼也,外示屈服,欲诱官军使西,然后兼道袭扬口耳。宜大部分,未可便西。”廙性矜厉自用,以伺为老怯,遂西行。曾等果还趋扬口;廙乃遣伺归,裁至垒,即为曾所围。刘浚自守北门,使伺守南门。马隽从曾来攻垒,隽妻子先在垒中,或欲皮其面以示之。伺曰:“杀其妻子,未能解围,但益其怒耳。”乃止。曾攻陷北门,伺被伤,退入船,开船底以出,沉行五十步,乃得免。曾遣人说伺曰:“马隽德卿全其妻子,今尽以卿家内外百口付隽,隽已尽心收视,卿可来也。”伺报曰:“吾年六十余,不能复与卿作贼,吾死亦当南归,妻子付汝裁之。”乃就王廙于甑山,病创而卒。戊寅,赵诱、朱轨及陵江将军黄峻与曾战于女观湖,诱等皆败死。曾乘胜径告沔口,威震江、沔。王使豫章太守周访击之。访有众八千,进至沌阳。曾锐气甚盛,访使将军李恒督左甄,许朝督右甄,访自领中军。曾先攻左、右甄,访于阵后射雉以安众心,令其众曰:“一甄败,鸣三鼓;两甄败,鸣六鼓。”赵诱子胤,将父余兵属左甄,力战,败而复合,驰马告访。访怒,叱令更进,胤号哭还战。自旦至申,两甄皆败。访选精锐八百人,自行酒饮之,敕不得妄动,闻鼓音乃进。曾兵未至三十步,访亲鸣鼓,将士皆腾跃奔赴,曾遂大溃,杀千余人。访夜追之,诸将请待明日,访曰:“曾骁勇能战,向者彼劳我逸,故克之;宜及其衰乘之,可灭也。”乃鼓行而进,遂定汉、沔。曾走保武当。王廙始得至荆州。访以功迁梁州刺史,屯襄阳。【原文华译】1 秋,七月,大旱,司州、冀州、并州、青州、雍州大蝗灾。黄河、汾水泛滥,冲走一千多户人家。2 汉主刘聪立晋王刘粲为皇太子,兼任相国、大单于,总摄朝政如故。大赦。3 段匹磾推举刘琨为大都督,传檄其兄、辽西公段疾陆眷,叔父段涉复辰、弟弟段末柸会师于固安,共讨石勒。段末柸对段疾陆眷、段涉复辰说:“你们是父兄辈,段匹磾是子侄,用父兄的身份跟从子侄,这是耻辱,就算侥幸有功,也独归段匹磾,我们有什么好处!”各自引兵回去了。刘琨、段匹磾孤军难支,也撤回蓟县。4 任命荀组为司徒。5 八月,汉国河南太守赵固在临颍袭击晋国卫将军华荟,杀了他。当初,赵固与长史周振有矛盾,周振私下在汉主刘聪面前诋毁赵固。晋国荥阳太守李矩击破刘畅时,在营帐中缴获刘聪诏书,让刘畅击破李矩之后,还师经过洛阳时,逮捕赵固处死,用周振替换赵固。李矩将诏书送给赵固,赵固斩周振父子,率骑兵一千人来降。李矩仍命赵固守洛阳。6 晋国前荆州将领郑攀等集结士众抗拒新任荆州刺史王廙,但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逐渐离散,郑攀退回横桑口,打算投奔杜曾。王敦派武昌太守赵诱、襄阳太守朱轨攻击,郑攀等恐惧,请降。杜曾也请求攻打第五猗所在的襄阳来赎罪。王廙将赴荆州,留长史刘浚镇守扬口堡垒。竟陵内史朱伺对王廙说:“杜曾是个狡猾的贼人,表面屈服,是想要引诱官军向西,然后他急行军攻打扬口而已。应该重新部署,不可西进!”王廙一向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认为朱伺年老胆怯,于是西行。杜曾等果然还师直扑扬口。王廙于是派朱伺返回,刚刚进入营门就被杜曾包围。刘浚自守北门,让朱伺守南门。马隽(荆州旧将,跟郑攀一起叛变)跟从杜曾来攻营。马隽妻子儿女都在营中,有人说把他妻子面皮剥了,展示给他看。朱伺说:“杀其妻子,并不能解围,只是增加他的愤怒罢了。”于是停止。杜曾攻陷北门,朱伺受伤,退入船上,凿开船底,从水下潜行五十步,逃出。杜曾派人游说朱伺:“马隽感激您保全了他的妻子儿女,如今我也将您家一百余口人交给马隽,马隽已尽心保护,您可以来加入我们了。”朱伺回报说:“我已经六十多岁,不能再跟你去做贼。我就是死,也要回南方。妻子儿女的命运,就由你决定吧!”于是到王廙所在的甑山,伤重而死。九月二十九日,赵诱、朱轨及陵江将军黄峻与杜曾在女观湖交战,赵诱等皆战败阵亡。杜曾乘胜挺进到沔口,威震长江、沔水地区。晋王司马睿派豫章太守周访攻打杜曾。周访有八千人,进军到沌阳。杜曾锐气正盛,周访派将军李恒督左阵,许朝督右阵,自己坐镇中军。杜曾先攻左、右阵,周访在阵后射箭,以安众心,下令部众说:“一阵战败,击鼓三声,左右两阵皆败,击鼓六声。”赵诱的儿子赵胤,率领亡父的遗部在左阵,奋力作战,被击溃后又再集结,飞马向周访报告。周访怒,喝令再战!赵胤号哭还战。从早晨厮杀到下午四点钟,两阵皆败。周访选精锐八百人,亲自倒酒给他们喝,下令不得妄动,听到鼓声再前进。杜曾士兵上前已不足三十步,周访亲自擂鼓,将士们都腾跃奔赴,杜曾大溃,一千余人被杀。周访连夜追击,诸将都说等明日再战。周访说:“杜曾骁勇能战,今天是他已经精疲力竭,而我们以逸待劳,所以将他击败。现在趁他衰微,可以将他消灭。”于是鼓行而进,一举平定长江、沔水地区。杜曾逃走,退保武当山。王廙这才得以到荆州上任。周访以战功擢升为梁州刺史,屯驻襄阳。


【学以致用】这一段,对于周访与杜曾的战斗,思考几点01预备队思维所谓的预备队,就是多余的队伍这个多余的,一般都是最后出场的,也可以是“突然”出场的,起到骑兵或者“天降神兵”的效果凡是战斗,要么是考虑全胜,要么是考虑“先胜”这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决策,是集中兵力,还是分兵作战如果是自己的实力几倍于敌人,一般都是一次性敲定,做到先胜,速胜。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就得分兵,以保证最终的胜利这个分兵,指的是分为正兵,奇兵, 明的,暗的, 实的,虚的, 前的,后的这是属于战术上的技巧了当年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场战役——土城战役两边的战略战术都差不多,都想抢占最有利的地势,剩下的就看哪边投入的预备队更多分兵的作用在于,前端的战斗就是用来消耗的,都是在耗掉对方的锐气,卸掉对方的气,看谁坚持的最久当对方的气卸的差不多了,最后用剩下的预备队致胜周访把赵胤骂回去继续拼,就是要消耗对方。最后用800预备队致胜

02两军交战,最大的胜利不发生在争斗过程中,而是在一方撤退的时候,看你能否把口子撕的更大看影视剧《历史的转折》就有这种镜头有战士问林元帅,要追多久?林元帅回答是追出100里....有战士追到“懒板凳”的时候停下来了,但是政委说了一句话:我们很累,但是敌人会比我们更累....一旦进入战争,只有生和死,输和赢,所以趁它病,要它命,不能让对方满血复活,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03以上2点是兵法的基本原则,书上全都写的很明白我研究的不深,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深度思考只是这里面还有个点,我是很有感触的那就是:一定要读书,一定要先按照书上记载的方法百分百做一遍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比古人的智慧高,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书上没用,或者和书上写的不一样,那很可能是我们没读懂,还不能看透背后真正的规律至少照着做,比不照着做的胜率要高多的虽然我不重点研究军事,但是我看《资治通鉴》到现在,真正会打仗的高手,都是按照《孙子兵法》里面记载的常识去做的换句话说,他们打胜仗的背后规律,都能在书中找到印证我为什么对这一点感慨这么深呢?因为我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我所在的集团研究股权激励13年,也被工信部纳入全国唯一一家标准单位,已经成系统化的,也被10万家单位验证了但是我曾经所接触的一个单位,不按照这个激励体系来(先超额激励,再在职激励,再合伙人激励,注册股激励....)直接一步跨到合伙人激励模式(这不符合人性,作为被激励成员之一,我是深有感触)最后的情况是,核心高管离职,团队离心这件事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就是当你想要去学习和了解一个系统,方法论的时候,你不要一开始就去改动,先按照老师的思路,框架来,先过一遍有问题记录下来,先过一遍,先假设老师是对的,然后再验证学兵法是这样的学中医也是这样的学股权激励也是这样的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如此...这就像是武侠中学习“某内功心法”一样,不是所有人能够像西毒欧阳锋一样,颠倒了某些顺序自己也不会有事哪个中小企业能够做到这一步?一般很少既想要学习老师的方法论,又不信任这套方法论,还处在半桶水的状态时,就开始植入自己的想法,最后公司会怎么样呢?大多数是没有最后了 (公司解散,另起炉灶)我听说教员在领导四渡赤水之前是没有系统的看过《孙子兵法》的,但是,当你深度体会教员的军事思维与《孙子兵法》里面的思维,你会发现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那就是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是可以用到我们当下的企业中,用到职场中的。用倪师的话讲,就是“用神”, 但如果没做到这一点,那就好好的,先“调形”,再“调气”,再“用神”(中医概念)


(华一世纪介绍,以及5-10年发展规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