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的心源是什么? ——四圣医学导读·“自然”之道之一
一、符合“天人同气”原则的“自然”之道
《四圣心源》关于“符合'天人同气’原则的'自然’之道”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第一卷《天人解》。
先生在卷首示:“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我们看看《天人解》正文——
(一)天人之解
《阴阳变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这里讲自然界的阴阳五行。文字里边“左旋”“右转”说到的“左”“右”,是物体、自然界本身的“左”“右”;不是作为旁观者、作为医生的你的“左”“右”。当你不是以旁观者或医生的角色出现,而是作为一个“物体”的角色的时候,那么,这个“左”“右”讲的就是你自己。
《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
这里讲人体脏腑。文字中的“左”“右”同样要看你以什么角色存在。当你以“物体”的角色存在的时候,“左”“右”指的就是你身体的“左”“右”。古老的中医理论认为,身体左侧是肝的功能发挥作用的区域,所以叫“阳升于左”(肝主升);身体右侧是肺的功能发挥作用的区域,所以叫“阴降于右”(肺主收)。
至于文中讲“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前面讲“阳降而化阴”,接着又讲“阴降于右……降于下”,到底是“阳降”还是“阴降”?其实,这个说法,完整来说,是“位于阳位,即上焦的阴气降”。《四圣心源·劳伤解·阴阳》载:“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可见“阳”常常用于指“上方”“上焦”(后文也指属阳的足经经络)。“上焦的阴气”则是指“阴根”。《劳伤解·阴虚》:“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也就是说,讲“阳降”,“阳”通常指位置;讲“阴降”,则是指阴气、浊气。这就是《天人解》开篇讲的,“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总之,“降”的,是阴气、浊气。
人体阴阳五行,如脏腑的生成,与自然界阴阳五行的生成类似。说它们“类似”,依据就是“天人同气”。
《四圣心源》全书十卷,处处贯穿着“天人同气”“天人感应”,即“人与自然可相类比”的思想。如“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1]先生讲感冒流涕,说:“清涕流溢,譬之水汽蒸腾,滴而为露也。”讲声音之病,说:“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讲调经孕子,说:“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譬之于土,阳气冬藏,水泉温暖;春木发扬,冻解冰消;暖气升腾,故万物生焉。”讲膀胱结石,说:“百川下流,则归于海。海水熬炼,则结盐块。膀胱即人身之海,沙石即海水之盐也。”这些“自然之性”“自然之理”“譬之”“即”的用词,均是人与自然的类比。
那么,先生关于“人与自然可相类比”的观点,是不是他自行感悟到的?如果不是,这个类比原则,在四圣的论述中,又是居于什么地位?我们看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讲的人与自然的问题有哪些,怎么讲。
[1] 此外,还有“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阴暗而阳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自然之性也。”等。笔者注。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