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132:人都有侥幸心理,知道要止损,又总想再等等看
842037

《资治通鉴》132:人都有侥幸心理,知道要止损,又总想再等等看

花言大帅花言大帅2023-07-29 13:29:430

学习内容:

王莽邀龚胜为太子上卿,龚胜绝食身亡

王莽将高句丽更名为下句丽

王莽铲平了元帝庙,王政君惊骇哭泣

【学以致用】

01,《资治通鉴》里面有两个启示很重要:

一句是:“履霜坚冰至”

一句是: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看到脚踩的地上有霜了,就要知道寒冷的“冰”就要来了,这是预知事物往后的发展规律,要提前做好准备

看到事变的迹象,马上就要行动,而不是再等等看。

王莽在篡位之前有很多异常的行为,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比如陈咸等人, 看到这种现象后,马上辞职回家了,而不是等到他篡位之后。

因为篡位之后辞职,就成了公然对抗了。

你看,王莽篡位成功后,邀请龚胜来教自己的太子,龚胜推脱了几次不愿意来,后来又没有办法,怕连累到自己的亲人与家族,只能选择自杀,

并且还只能绝食十四日而死,这样就会把对王莽的刺激降到最低,看起来是自然死亡(龚胜当年79岁了)

所以,陈咸这种人是真正有智慧的高人

懂得进退,懂得取舍,不犹豫

02,“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这句话背后的道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每个人都会有侥幸心理,就好像炒股一样,知道要止损,但是真正要斩仓割肉的时候,又总想再等等看。

我有个习惯,不管在哪个城市工作,一旦休息 的时候,一定先找到当地最大的书城,然后泡在里面,看什么书无所谓,泡在里面就感觉挺好的

2013年接触炒股的时候,就跑到书城里面有讲经济、股票、证券等一栏,那里会聚集一批人,最起码3-5个,或者5-10个人,听他们在交流炒股心得与技巧

有一个民间高手很厉害,他说了一句话对我印象很深,他说,这上面将近300本书我全部看了,你只能看,不能用,你一旦用,你就会发现已经过时了,都是坑

这个高手炒股技巧来自于去海边看海浪,然后就是今天买,明天卖,仅此而已。

13年来连续炒股,只有一年相信了某三位专家的言论亏了钱,其他时间凭自己的经验都是处于盈利状态。

他是福建人,然后用炒股的钱的在深圳买了房子。买房子的钱是因为,他老婆担心他股票到时候会亏,于是把钱拿出来买房。

现在做了股权激励培训之后,了解到股票市场与一级股权的市场根本不是同一套玩法,

人家上市公司玩的是'市值’,假设市盈率是50倍,老板请别人吃饭消费1万块,反应在股票市场的市值就是50万的波动,

同样,一个利好的消息也会上涨几十万的波动

然后,大老板就可以实现大比例的增值,小比例的套现, 而受伤的是股民

所以,上市公司老板去澳门等地消费,一把下来几百万,上千万,心都不慌,为什么? 因为那都是股民的钱。

这两者不是一个量级,股民很少有玩得过的。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这句话用在股市上还是很贴切的,

不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要追求“不败",要确保本金一直在。

03,始建国五年(癸酉,公元13年)王政君崩,享年84岁,与汉元帝合葬于渭陵

用柏杨(柏杨版《资治通鉴》作者)的话讲,王政君如果只活到70岁,王莽的野心或许就无法实现

王政君在汉朝第十三任皇帝刘欣逝世的时候,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突入未央宫,夺取印信,胁迫董贤,征召王莽,迅速把权力夺过来。

她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斗争思想的,可是,在对王莽的事情上,怎么就没有警觉呢?

或许,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最放心的人,其实犯起错误来更严重

这对于有些老板来讲,相当甩手掌柜,全盘交给职业经理人怕是不行的,即使事情不插手,背后的关注,以及及时的卡点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