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轻轻松松读《老子》(81)
842222

轻轻松松读《老子》(81)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29 16:06:070

《老子》第81章 为而不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诚实可信的话语,都不是那么美丽动听,美丽动听的言辞也就不怎么可信。

善良忠厚的人从不巧言狡辩,巧言狡辩的人也就不那么善良。

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灼见。

有道的圣人不积累财物,他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给予,自己越是拥有更多。

自然的法则,是让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人争夺。

秋雨堂浅见:

本章是《老子》一书的压卷之作,总结了老子的几种思想,是修身、治学、治国的哲理名言,应当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苏辙在《老子解》中说:信用只要确实、牢靠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华美;美只是外部表现,所以美的语言不一定可信。以善为根本就不追求以言辞说服别人,总想以言辞说服别人的人不一定善良。

大道是无言无声的,所以守道的圣人不会夸夸其谈。他们“致虚极,守静笃”,用合乎道的行动,来教化世人。而口舌是致祸之源,杨修多言身死,郦食其善辩亡身,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治国者,都应牢记“善者不辩”的道理。

圣人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积聚财富,取怨于人民。他们深明“载舟覆舟”之道,通过使百姓获利来自利、使百姓富足而自足。他们有所作为却不胡作妄为,成功之后将功劳归与百姓,不居功自傲,因此百姓爱戴他们,尊崇他们,如水流向下一样归附于他们。这是老子治世之道的一个总结,即“利民”、“不争”。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两句,是讲治学的问题。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所谓专攻,即专攻一门学问,也就是老子所说“知者不博”。老子认为专攻深知一门学问,虽不广博,但却知之颇深。老子认为知识广博者,却知之不深,就是我们所说的杂家。所谓杂家,大都杂而不深,只是知识广博而已。我们有时称赞某人是“通才”、“全才”,往往都是溢美之词。真正的通才、全才,是没有的。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庄子·养生主》)意思是说: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企图掌握无限的知识,那是危险而且不可能的。看来,庄子的这种思想,是从老子的思想生发和脱化出来的。尤其在当代,术业分工极为精专,更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了。

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讲修身治国的问题。老子认为善良若水的大德之人,是不占有财富、不居功自傲、为民而不与民争利的。可以看出,老子是把“圣人之道”与“天之道”合二而一,认为“圣人之道”即是“天之道”。“天道”与“圣人之道”都是利民而不害、为民而不争的。

读完《老子》八十一章全文,深为老子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拳拳之心所感动,也深为老子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普通人的一生若能将老子的若干教理践行一二,便可称得上充实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2023.4.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