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轻轻松松读《老子》(46)
842557

轻轻松松读《老子》(46)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10:41:350

《老子》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太平安定,战马也会退还到农家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马驹就会出生在荒郊野外。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因此,知道满足的人,才永远是满足的。

秋雨堂浅见:

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

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战争的起因,是统治者贪欲太强。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子要求统治者要知足常乐。

老子反对春秋列国各贵族领主集团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掠夺战争。这些战争,对人民说来,特别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说来,不可避免地要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老子反对这些战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老子认为战争是由于封建统治者不知足、贪心重所引起的,只要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的无厌欲求的强烈抗议。

胡寄窗先生说:“寡欲的具体表现是'知足’。老子学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生存、祸福。……不仅此也,他们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如知足,则虽客观财富不多而主观上亦可自认为富有,'知足者富’、'富莫大于知足’。因此知'足’之所以为足,则常足矣,常足当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观财富虽多,由于主观的不知足,贪得无厌,能酿成极大的祸害。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财富观决定于主观的知足与不知足,亦即决定于'欲不欲’,所以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他很重视客观刺激对产生欲望之作用。如他说'乐与饵,过客止’。寡俗与知足是不可分割的。老子提出寡欲、知足,对当时当权贵族的无厌欲求是一个强烈的抗议。”(《中国经济思想史》上)

天下无道是世人的无限贪欲造成的。人主的贪欲必定给社会带来灾难,战争的根源是贪欲,要消除战争,只有培养知足的心。

个人的烦恼和灾祸也是无休无止的贪欲造成的。贪财、贪色、贪功、贪名,蝇营狗苟,废寝忘食,费尽心机、铤而走险者不计其数。这些人只因心头始终着一“贪”字,不懂知足,轻则名裂,重则亡身,可怜可叹。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知足者。知足者有知足的心,这颗知足的心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没有知足的心,即使知足也是暂时的,酒足饭饱,好像是知足了,实际上没有知足。知足的心让人时刻处于满足之中,即使只有“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称赞颜回不仅好学第一,而且是知足第一。

老子“知足之足”的道理非常深刻,与佛教的教理不谋而合。“常足”的道理给“眼贪五色、耳贪五音、舌贪五味”的世人敲响了警钟,人生欲望的满足是短暂的,只有“知足”的带来满足才是“常足”,“知足之足”才是永恒的满足。

文/靳义堂

2022.12.1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