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323.菜根谭11
843376

323.菜根谭11

榕言榕语榕言榕语2023-07-31 12:15:220

201.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读书如果只知道背诵文句,不能研习领悟圣贤的思想精义,就会变成专事写字的仆佣;做官却不能爱民如子,每天只知道领取国家的丰厚食禄,就如同衣冠楚楚的强盗。研究学问而不重视实践,就像那些只会口头念经、不悟禅心的和尚;建功立业后却不想广积功德,那就像一朵艳丽却很快就凋谢的昙花。

202.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恼;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惨烈的灾祸,大多缘起于玩忽职守的人;圆满的大功,常常败坏于细枝末节的事。

所以古人说:“人人都说好的时候,必须防备有一个人感到不满;事事都有功的时候,必须防止有一件事不能善始善终。”

203.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当春天到来时阳光拂照气候和暖,花草树木还能铺展出一片美丽的景色,鸟儿还能发出几句婉转动听的鸣叫声。

一个读书人如果能侥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衣食丰足的生活,却不想为后世子孙写下一些有用的篇章,做一些有益于世人的事情,那么,就算他能活到一百岁,却也像从来没有在世上生存过一样。

204.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平民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行善积德广施恩惠,就算他没有任何官职,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那些高官厚禄的士大夫们如果只知道贪恋权势,喜欢拍马屁来获得上级的青睐,就算有官位在身,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一样可悲。

(所以,人穷一点无所谓,只要心胸开阔,有利他之心,依然能交到很多真诚的朋友,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如果他们心胸狭窄,过分地追逐名利,始终患得患失,他们就很难向人敞开心扉,也很难交到朋友,他们走每一步都很忐忑,即便拥有权势和富贵,却无人为之喝彩。

如果一个人的尊严、社会地位、机遇等等这些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所谋取的,那肯定不会长久,因为德不配位,能力也不匹配职位,那就根本无法维持,迟早会失去所拥有的一切)。

205.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为了自身利益施恩惠给别人,不如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地去维护公义。一味地去结交新的朋友,还不如维护好旧的友情。

一个人与其沽名钓誉、想法提高知名度,倒不如悄悄在暗中积一些阴德。

一个人与其标新立异去显示名节,倒不如在平日谨言慎行多做一些平淡的好事。

206.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手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脚则玷污终身。

凡是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和法律,绝对不可以触犯,一旦不小心或故意触犯了,你就会遗臭万年;

凡是权贵们玩弄权谋、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要去涉足,一旦涉足,受权势利欲的侵扰,那你清白的人格就一辈子也洗刷不清,也必将玷污清白的名声。

207.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便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都咬破矣。

要铲除社会上的奸诈凶恶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生路。

如果将他们推向绝境,让他们一点生路都没有,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鱼死网破”的仇恨心理,那样只会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后果。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一切好的东西也就被咬坏了。奸诈凶恶之辈也会极力做坏事,他也会竭尽他的全力去破坏一切好东西。

208.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君子信不以彼易此也。

事业文章都会随着肉体死亡而消亡,但是人的精神却可以万古如新;

功名富贵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转移,但是人的气节却能经历千年如一日,不会发生改变。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是绝对不会用一时的事业文章、功名富贵去交换永恒的精神气节的。

209.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身宜居于独后之地;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辞官隐退应当在事业兴盛、官运亨通的时候;平时处身应当选在一个与世无争的幽静之所;

谨慎修炼自己的德行,哪怕只是细小的事情;施予恩惠,一定要包括那些不报恩德的人。

210.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能够建功立业,成就功勋者,大多是谦虚圆融,灵活应变之士;

凡是惹是生非、常常错失时机者,必定是那种性格执拗骄傲自满的人。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一件事情做成什么样大概率是取决于做的这个人的性格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谦虚圆融的人,懂得权衡各方面轻重、灵活变通,往往能成大事;固执倔强之人习惯执着于一点而难计其余,不知变通,有时尽管良好的动机,却容易贻误时机,坏了大事)。

211.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高尚的人不可不敬畏,敬畏道德高尚的人就不会产生放纵轻浮的念头;普通百姓同样也不可不敬畏,敬畏百姓就不会留下豪强蛮横的恶名。

212.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处处与人争抢的道路是狭窄的,如果懂得适时退后一步,道路也自然宽广一步。

太过浓烈的滋味容易让人产生油腻之感,所以,过于浓烈滋味是短暂的,如果能清淡一分,滋味反而历久弥香。

213.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势。

向前走的时候就要做好后退的准备,以避免将来像羊角夹在篱笆中,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先考虑好什么时候放手不做,才能免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214.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曰:“昔日所云我,今朝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罥矣。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所以不宜对任何事情都过于执着认真。

尧夫先生说过:“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还不知道今天的我,到头来又变成什么人?”人如果能够抱着这种心态来看世事变化,就可解除心中的一切烦恼。

(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才会让自己从烦杂的生活和扑朔迷离的关系中走出来,忘却烦恼,做个简单纯粹的人)。

215: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面对世间势利繁华能够毫不为之动心的人,其志向品格是高洁的,而接近了富贵和权势名利之后,依然不沾染—卜奢靡之习气的,这种品格就更为高洁了。

对投机取巧、玩弄权术浑然不知的人固然是清高的,知道了它却依然不去采用它,这种人无疑是最高尚可贵的。

这就是说,面对荣华富贵,但不被这些东西迷惑,能洁身自好的人,就不会受到玷辱,就能平安无事。

216.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穷困饥饿时就去投靠人家,富裕饱足时就远走高飞,遇到有钱的人家时就去巴结,当人家衰败贫穷时就掉头鄙弃,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人情通病。

217.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牧唱樵歌;谈今人失德过差,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你去跟城市的有钱人交朋友,不如跟山村里面的老人家交朋友;你去拜访有权势的官门中人,不如去拜访农村里的平民百姓;

你听人家街谈巷语、讲别人的闲话,不如去听牧童的唱歌、听樵夫的唱歌;

你和别人议论现代人违背道德的行为和过失的举动,还不如多讲述一些古代圣贤的嘉言善行。

218.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我富贵了,人们就敬重我,他们敬重的不过是我身上华丽威严的官服罢了;我贫穷了,人们就轻视我,他们轻视的也是是我身上的布衣和草鞋。

人们原本敬重的就是官服,而不是我本人,我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人们原本轻视的就是布衣草鞋,而不是轻视我,我又有什么可恼怒的呢?

219:无事时心易昏昧,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驰,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无事闲居时,心思容易昏昧沉迷,此时应该在平静中保持自己应有的机警。

有事忙碌时,感情最容易陷入急躁忙乱的冲动状态,这时应该在机警中保持冷静的头脑。

220.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谀人,似隙风侵肌,无疾亦损。

爱搬弄是非的小人总喜欢说些诽谤和谗言。就像是点点浮云暂时遮住了太阳一般,只要风一吹云散太阳自然重现光明;

而那些喜好阿谀奉承去巴结别人的人,就如同门缝中吹进的邪风侵害肌肤,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