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和尚月下写首诗,无一静字却句句写静,苏轼和韵一首,却不如原诗
844335

和尚月下写首诗,无一静字却句句写静,苏轼和韵一首,却不如原诗

紫网2023-10-14 09:11:580

熙宁五年八九月间,苏轼游杭时,寺僧守诠住梵天寺。东坡过访,见其壁间诗。细细把玩,觉得颇有意蕴,一时技庠难耐,遂和诗一首于后:“但闻翅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履。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云。”清远幽深,其气味自合。这首五言小诗,名字叫《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作为苏轼粉丝的周紫芝早年就读到过它,觉得写得很妙,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觉得写得“清绝过人,不愧是大作家风范”。虽然这首诗名字上已经写了是和韵一位和尚所写,但因为作者没什么名气,周紫芝并没有见过原诗。

直到有一次游西湖,周紫芝看到原作后,才意识到苏轼的诗不如原诗。这件事,被记录在《竹坡诗话》中。并在《竹坡诗话》中盛赞此诗:“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到底是怎样一首诗作,能让苏轼铁杆粉丝都无法再“袒护”自家偶像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守诠的这首诗:

《题梵天寺》

守诠〔宋代〕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

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秋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秋蝉长鸣。他一个人走在山林间小路上,要回他居住的林中寺院。

“松扉夜未掩”,这寺院是很清冷的,所谓山门,不过一扇松门。松门未掩,省却了 “僧推僧敲”之类麻烦。

“片月随行履”,一弯明月伴随着诗僧的脚步,照亮了前方的路。松扉夜不掩,予自己以方便,一弯月亮,好像灯笼一样为人照亮,总随着人走,而且总照着麻鞋所到之处,如此多情。

“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万籁俱寂,只听见犬吠的声音划破夜空,诗僧又穿入了松林中云。全诗展现的是清幽空寂之景和诗僧静寂幽古的心态。

全诗展现出的清幽空寂之景,任运自然的心态,都是从一位诗僧的心目中显出,可谓禅境。

苏轼的和韵诗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苏轼 〔宋代〕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这两句写寻寺。时间是清晨。清晨的钟声更清晰,沿着寺里的钟声所指示的方向寻去,还是找不到。高人的住处真是与俗人不同,这么难找。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这二句写人未见。寺总算找到了,但没有见到人,只看到他沾满露水的刚刚穿过的草鞋。他又走了。高人真是与俗人不同,不愿意和俗人打交道。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末二句写高人与月为伴。写只有月亮才能在夜里他回来时见到他。幽静的环境让人喜欢。

清代评论家汪师韩以高、洁评这首诗,说这首诗有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的遗风。苏轼大才,无适而不可。在苏轼诗集中,此类诗比较少见,清代评论家赵翼称之为“别调”。

读完这两首诗,你觉得哪一首更好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