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四位宾客,分别代表了什么?
844793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四位宾客,分别代表了什么?

紫网2023-10-14 15:38:260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八位都是贾府的人,分别是五个姑娘,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还有三个媳妇: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其余的四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都是宾客,但是这四个宾客,却串起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书中的主副两条线索都和这四个姑娘有关,而书中几个很美的情节也和这四个姑娘有关,那就是“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妙玉传贴”。

黛玉葬花

在芒种节的时候,大家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这一回中安排了“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就是“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两个场景,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不同于凡人。贾宝玉因为看不见了林黛玉,就四处寻找,看到了各种落花,听到了绝美的《葬花吟》。这里贾宝玉作为知音,是第一个听众,才子佳人,高山流水,意境非常幽美。很有意思的是林黛玉的这首《葬花吟》中的句子“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房间的鹦鹉也会背念,可见,林黛玉吟诵这首诗的频次很高。鹦鹉都学会了,从侧面表明,林黛玉身边的生物都很有灵性。

宝钗扑蝶

宝钗扑蝶的情节发生在黛玉葬花之前,只是薛宝钗想去找林黛玉,发现宝玉去了,宝钗避嫌躲开了。然后看见一双玉色蝴蝶翩翩起舞,于是蹑手蹑脚的逮起蝴蝶。这是薛宝钗难得的一次少女心性的流露,平时的薛宝钗安分随时,稳重端庄。但是她毕竟是豆蔻年华的少女,追赶蝴蝶让她“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薛宝钗尽管平时里含蓄内敛,但是在爱情面前,“金玉良缘”的说法不可能不在她心中激起涟漪。这些对丰富薛宝钗的形象,很有意义。

湘云醉酒

史湘云虽然也是贵族出身,却早早父母双亡,作为小姐,做着丫头的活计,但是我们看不到史湘云心中的委屈和心酸,她带给别人的永远是欢声笑语。

在为贾宝玉贺寿的时候,史湘云提议对酒令,偏偏挨罚的也是她,直到罚的她醉眠在芍药花丛。红楼梦中一再提到的“金麒麟”也和史湘云有关,史湘云似乎和“金玉良缘”有某种关联。

妙玉传帖

妙玉和林黛玉有几分相似,都是幼年多病,出身书香世家,只是妙玉在买了替身不没用的情况下,只好“出家”了,尽管是带发修行。所以她的出家不是厌世,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是对世间留恋的表现。

在贾宝玉过生日的时候,妙玉送了一张粉红色的生日贺卡,留的款是“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她自称为”槛外人“,其实在贾宝玉雪天联诗的时候,也是把妙玉比作”槛外“嫦娥,写出”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来表明妙玉的脱俗之美。

我们看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这四位外来的女子,都在贾宝玉的婚恋中担当了不同的角色。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四个女子,在思想上分别带有“道,儒,玄,佛“的色彩。

林黛玉的思想体系中,融合了很多道家的思想,这也是她形成独特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她的性格中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她保持自己的高洁,从来不干预别人的事情。贾宝玉称赞她说”林妹妹从来不说那些混账话“。不太喜欢热闹的她,总愿意保持内心的平静,让自己的生活自然而然的展开。她愿意自由自在,不喜欢规则和约束,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都有道家核心思想。

薛宝钗是的形象塑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她处处遵循儒家倡导的 “仁、义、礼、智、信”,所以判词中称赞她“可叹停机德“,她屡次劝贾宝玉用心读书,也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日常生活中,她不化妆,服装总是半旧的,同时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临江仙》中她写道”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她心里有很高的地位。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文化符号,她身上体现了鲜明的魏晋玄学的思想。她性格率真,本色,喜欢豪饮,烤鹿肉的时候,她大块朵颐。她喜欢高谈阔论,还能对世间万物的阴阳引出辩证思维,言带有隐喻和象征,这种表达方式在玄学中也是非常常见,她的性格言行思想都体现了魏晋玄学的思想。

妙玉本身是出家人,可以认为她代表了佛的色彩,只是她是被动出家的。妙玉在品茶的时候,在赠梅的时候,联诗的时候,传递彩色信笺的时候,显出了文人雅士的高洁,也显出她和贾宝玉惺惺相惜的欣赏。无论是薛宝钗还是史湘云妙玉,都是在诗词歌赋上的佼佼者,她们分别代表了“儒,玄,佛“的思想色彩,她们和贾宝玉有丝丝缕缕的关联,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造成四面埋伏的危机,让小说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