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王诩-【​本经·分威---原文和译文】
845086

王诩-【​本经·分威---原文和译文】

紫网2023-10-15 09:43:320

作者:潘长宏

2023年8月26日

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高层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与孙膑祖父孙武子是至交,孙武子用了多年心血,著兵书十三篇,意欲献给齐王富国强兵,但齐景公不学无术,视兵书为粪土。后把兵书献给吴王阖闾,自己仅存手稿。吴楚交战,吴王依兵书作战,大败楚军。鬼谷子不负重托,带着书稿到颖川阳城隐居,阳城临楚,恐被昭王发现,又跋山涉水,隐于陕西扶风池阳,这里毗邻犬戎,屡遭战乱,于是他东渡黄河来到卫都朝歌云梦山定居。由于跋涉的艰辛,使鬼谷子认识到要救世人于水火,必须强兵富国,扶持正义,战胜邪恶。便在云梦山聚徒讲学,并把孙武子的兵法发扬光大。

【本经·分威-原文】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铁。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馀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

让已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本经·分威-译文】

分威要效法行将偷袭的熊。所谓分威,就是要把自己的神威隐藏起来。平心静气地坚持自己的意志,使精神归之于心,这样隐藏的神威更加强盛。神威强盛,内部就更为坚强雄厚,从而能所向无敌。正因为能所向无敌,就要用隐蔽法壮大声述,使之象天一样,安然无间。用实来取虚,以有来取无,就象用镒来称铢一样,十分容易。所以,只要行动就必定有人追随,有唱者,必有和者。屈起一个指头,可以更清楚观 察其余手指的活动,只要掌握行动变化的情况,对方就无法搞阴谋。认真审察一唱一和的形式,也可用反间手段,在动中掌握对方情况,用“分威”法,隐蔽实力,趁时出击取胜。可见要想有所活动,必须先养心志,隐蔽自我实力,以暗察他人活动。

凡是意志坚实的人,就是善于自我养气,凡是谦逊的人,就是能替他人养气,所以要设法使精神交往发展,化解干戈,这就是人们所要控制的形势。

【本经·分威-释义】

让我们来看看,分威之术有哪些妙法可言。

第一、主动意识。自身威力的张扬和收敛,都操之在我手。主动权在己方,可分散威力,也可以聚集威力。分散弱化的是外部表现,聚集增强的是内在实质。若非主动,即失其实。

第二、是为了更好地发威。分散和聚集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分散是伪装表现,聚集才是真实用意。分散外部威力,展示给对方,使其放松防备。内在隐蔽聚集威力,增强实质力量,积极为出击做准备。明面是分散,暗中是聚集。

第三、实施时要找到可乘之机。主观方面,我方内在力量积蓄,箭在弦上。客观方面,对方暴露薄弱点,于我方来说有可乘之机。寻找和发现对方的薄弱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威之术实施的效果。

第四、若一时找不到对方薄弱点,双方处在相持状态。我方应采取主动,抓住关键环节,以我方行动调动对方采取行动,以我方话语调动对方回应,通过双方的互动改变当前的僵局,从而促使新的机会点出现。

第五、核心在于谋势,在于人为制造彼此落差,主导双方对阵形势的变化发展。我方要占据绝对优势,引导对方进入我方为之规划的弱势地点。对方未战已败,我方不战而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