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读《老》臆语
845275

读《老》臆语

紫网2023-10-15 12:37:270

曾经年少轻狂,虽不敢离经叛道,却未免标新立异,也就不免放大了自我,甚至放飞了自我,在意、必、固、我的路上狂飙突进。年齿渐长,与现实的碰撞逼着自己思考是什么让自己有了那么多的不如意,该怎样祛除这些不如意,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该怎样生活。而思考的结果就是:所谓的不如意其实都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造成的;自己不是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他人、社会、宇宙万物也不是天生就作为自己的仆人或敌人而存在的;当一个人心中只有自我的时候,他所生活的世界就小了,而将心中的自我缩小,给他人、社会、宇宙万物腾出各自的空间,这样他的心胸不是更拥挤了,而是更开阔,更豁亮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与他人、社会、宇宙万物多了一些和谐,自己也不再与自己较劲了。

这时,心中也会渗入了文明的光亮, 原本被忽视、不想服膺甚至想要挑战的那些前人的思想智慧也就变得亲切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仅可以治愈人的疾患,还可以使人生肌长肉,达观成熟。在思想领域中,儒、释、道一直是我们民族思想的主导。有人说,儒家是以入世之心行入世之道,释家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道家是以出世之心行出世之道,这是分而论者。而实际上三者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是逐渐融合的,于今而言,这三种思想已在我们血脉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儒家是饭,释家是药,道家是酒与茶,饭、药与酒、茶,共同滋养了我们的身体。儒家为人立世之基,释家可疗人入世之伤,道家能调剂人之情趣与格调,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近读《老子》,感觉老子思想并不是教人出世的,他也是立足于入世而为人找到的处世之道,不单如此,老子的思想比儒、释思想更接近于思想的本始,也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涵盖了儒、释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要人顺应自然之道不去妄为,为而不妄为仍着眼于为。老子所说的“不争”也不是一无所为的不争,而是善利万物的不争,不争的前提是“利万物”,这也着眼于为。老子所说的“无欲”也不是一无所欲,而人之欲在于为腹不为目,这也是不妄为的一种,仍离不开基本的为。应该说,老子是站在更高的“道”的标准上为我们指明了处世的方向,这个“道”可以指导我们与自己、他人、社会、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其内涵似乎也较侧重于阐释人与他人、社会的儒家之“道”、侧重于阐释人与自我、他人关系的释家之“道”更深广。《老子》被称为“万经之王”,诚不虚妄。

今本《老子》均分八十一章,读后感觉总没有一个系统的印象。自古以来,历代研究者都将《老子》分成《道经》与《德经》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又包含哪些意思就没有系统说法了。大部分解说者都是分章解读,这不仅说不清各章之间的关系,就连单章内容也因割裂解读而歧说纷纭,甚至在有些章句的归属上出现歧见。前者如第二十四章的“余食赘行”,孤立地讲这一个词以及它在本章的意思,自然可以理解为“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但结合全章来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其意明显是对前面几种事与愿违的情况的总结概括,多吃本想强壮身体,却让身体长出赘肉。而如果再联系前面几章来看,人为什么要“企”“跨”,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就是要为自己争出一片天吗?老子这样说就是在告诫我们,越争越达不到自己目的,不如不争。章节归属问题如“绝学无忧”是放在第十九章末还是放在第二十章首,历来也争讼不休。从形式上看,“绝学无忧”好像与第十九章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更一致,而与第二十章的内容好像联系不大,但是第二十章是以打比方的形式在解说“绝学无忧”,“绝学无忧”恰好是第二十章的主旨。这两章都是让人“绝”而至“虚”,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这样就不难看出,分章解读有其方便阅读的好处,却也为理解老子本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目前公认的最早的《老子》版本是一九七三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版。该版本除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外,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分章节。我们据此就可以认为早期的《老子》是不分章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老子就是按照一篇文章来创作的,其中固然有意义单元,但像所有的古文一样没有明显的章节标志,更不同于现在的八十一章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老子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八十一章这么细碎,这八十一章也割裂了整篇文章的层次脉络呢?循着这个想法,我有意识地对《老子》进行了重读与解构,竟然有了一些发现。虽然这没有在历代大家的解读中找到任何依据,但我仍想把它写出来,以助于我的理解。

《道经》始于“道可道,非常道”,《德经》始于“上德不德”,这都是其文意上的标志。同样的,《道经》的三十七章虽然都是在讲道,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在文意上的标志。老子说“道”是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概念来概括的,但是他还是从“道”的“无”“虚”“不争”等三个特质上为我们阐释了什么是“道”,让我们去体悟,这总共用了十章的篇幅。而第十一章的内容可以归结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明显是在阐释“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而“无”作为道的一个特质是与“有”相伴而生的,这已在前面有所论述,只不过前面重在说“无”,这之后转而说“有”与“无”的关系了。这可以看作一个层次界限。第二十五章的内容着重突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义,“法”在这里成为语意重点,此后的各章就在讲人如何法道了。这又是一个界限标志。抓住这两个标志,就可以将《道经》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至十章为第一部分,老子在助我们“体道”;第十一至二十四章为第二部分,老子为我们“明道”之用;第二十五至三十七章为第三部分,老子教我们如何“法道”。三部分之间各有侧重,为我们讲明了什么是道,道有何用,我们为什么要法道以及怎样法道。

和《道经》一样,老子在《德经》开篇首先要“明德”,所以他在第三十八章告诉我们什么是他要讲的“德”,提出了“上德不德”的观点,此后直到第五十章都是在阐明德的特性。第五十一章,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显然是在讨论“德”之于物的功用了,已不同于“明德”而重在讲“用德”了。到了第六十二章,老子告诉我们“道者万物之奥”,所以自古“贵此道”,而贵道就是人“修德”的根本原则。根据这样的标志,我们也就可以将《德经》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明德”,第三十八至五十章;第二部分为“用德”,第五十一至六十一章;第三部分为“修德”,第六十二至八十一章。三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是德,德有何用,我们如何修德,也是贯通为一的。

这是我读《老子》的一些粗浅体会,我于二〇二二年(岁在壬寅)末将其结集为《老子臆说》,虽不值方家一哂,我也不会敝帚自珍,更不会就此停下探寻《老子》奥秘的脚步。也许随着我的深入研读,我会否定自己的这个不成熟的解读,但是此编于我读《老子》的阶段性意义应该是不会消失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