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论语:太师挚适齐(18-9)
846785

论语:太师挚适齐(18-9)

经义工坊经义工坊2024-02-09 09:15:200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礼乐制度的最忠实执行者。鲁哀公时期,礼崩乐坏,八位乐师纷纷离开鲁国。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注释】大师挚:大,即“太”。太师,鲁国乐官之长。挚,人名。适:往,到。亚饭干: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名干。依周礼,天子、诸侯用餐时都要奏乐,所以乐师有亚饭、三饭、四饭之称。缭、缺:人名。鼓方叔:打鼓的乐师,名方叔。播鼗(táo)武:播,摇。鼗,小鼓。武,摇小鼓者的名字。少师阳:副乐官,名阳。击磬襄:敲磐的乐师,名襄。【译文】太师挚到了齐国,亚饭乐师干到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到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到了秦国,打鼓乐师方叔到了黄河流域附近,摇鼗鼓的乐师武到了汉水流域附近,少师阳、敲磬的乐师襄到了滨海附近。本章记载了鲁哀公时礼坏乐崩、乐人皆去的现象。周王朝兴盛的时候,为朝廷服务的百官各有所长,且后代世袭官位。因为有世袭制度作为保障,后代有世禄俸养,不必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可以在各自专长方面、专业领域专心发展,学问精良,技艺高超。后来周幽王无道,犬戎叛乱,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从镐京即现在西安附近迁都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由于诸侯专权,天子失位,国力衰弱,百官俸禄日渐减少,很多家族开始没落。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以保障安心学习技艺,又要四处寻找安身立家之所,于是散到四方,百官之学演变为百家之学。“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汉班固《白虎通·礼乐》载:“王者所以日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四方不平,四时不顺,有彻乐之法焉,所以明至尊著法戒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为了借“四方”“四时”之利,分别是天刚亮时吃“平旦食”,中午时分吃“昼食”,下午晡时即申时吃“晡食”,太阳落山以后吃“暮食”,四个时间节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适宜。每一餐都有音乐助兴,亚饭、三饭、四饭分别是昼食、晡食、暮食时的奏乐乐师。鲁国是周公之子的封地。周公制礼作乐,所以鲁国秉持着天子的礼乐,鲁国国君也是一天四餐,每一餐都有乐师奏乐。关于“一饭”,有的认为就是“大师挚”,有的认为可能一饭乐师另有其人,但是没有离开,而二饭、三饭、四饭的乐师离开了鲁国。关于八位乐师所处的时代,有人认为不一定是鲁哀公时期的人,有可能是殷纣王的乐官;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周平王时代的乐师。有人则认为,孔子曾经谈论过鲁国太师的音乐,并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师挚”带着一些盲人登台唱歌作为开始,一直到“关雎”作为结尾,整个音乐演出洋洋洒洒、非常动听,由此推断这八位乐师与孔子为同一时代的鲁国人。礼乐制度的破坏,导致文化精神丧失,最终造成核心人才的离散,这是国家崩溃的前兆。孔子间接描述了一个国家行将灭亡的末世景象,期望引起执政者警惕与深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