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19-3)
子夏和子张同为孔子的弟子。子夏主张交友应慎重而有所选择,子张则主张广泛结交朋友。他们的观点虽然不一致,实际上应该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注释】与:相与交往、结交。后两个“与”字是语气词。拒:古作“距”。拒绝,不接受。嘉:赞美。矜:怜悯,同情。【译文】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如何交友。子张说:“子夏是如何说的呢?”子夏的门人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和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良的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行善的人也怜悯没有能耐的人。我若是个大贤之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若是个不贤之人,别人将会拒绝我,又怎么谈得上我去拒绝别人呢?”子夏的“门人”即弟子向子张请教怎样交友。子张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子夏是怎样的说法。“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是子夏的交友之道。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古往今来,秉持这种交友之道的人不在少数。子张听后则说“异乎吾所闻”,这跟我所听到的不同。他所听到的应该是先生孔子的教诲,“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君子尊敬贤良的人而又能容纳一般大众,称赞行善的人又能同情没有什么能耐的人,比如贫苦的人就要同情。这正是继承了孔子“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思想。随后,子张又谈到自己对交友的看法,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强调应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动辄指责别人。所以,子张认为“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即使与别人不合,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二人的交友之道皆闻于孔子。《论语·先进》里子贡问先生“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颛孙师有些过,卜商有些赶不上。由此可见,二人可能都对先生孔子的观点片面理解,才会对交友持有不同观点。东汉蔡邕《正交论》对二人同门而异见则是另一种解释:“商也宽,故告之以距人;师也褊,故告之以容众。”意思是子夏为人太宽厚,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孔子劝导要学会拒绝,即“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而子张为人太苛责,因而孔子劝导要为人宽容,多看别人的优点,即“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样才能扩大交友圈。也有人认为,交友一般分为初交和深交两个阶段。初交要学子张广泛交友,深交则要学子夏慎重选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