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认识的运动过程
847993

认识的运动过程

中医知识圈中医知识圈2024-03-04 11:06:26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运动过程

生命物理学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日用日新、永不枯竭的理论宝库。参考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文章来源:思享青年CLUB)

第二节 认识的运动过程

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运动中,人的认识活动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活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识活动主要表现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人们在实践中,首先是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作为感觉器官延伸物的各种认识工具,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构成关于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以形象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在感性认识中,人脑不仅反映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同时也将对象的各种属性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的反映,而且还把记忆中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再现出来或加以重组,从而能够反映此时此刻并未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事物。这就是感性认识相互联系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它是感性认识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理性认识也包括相互联系的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理性认识的其他形式,都是在概念的组合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又是判断和推理的升华和结晶,即把判断和推理的内容凝聚为具有更为深刻内涵的概念。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不仅从物质到意识的过渡是辩证的,而且从感觉到思想的过渡等等也是辩证的”(《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3页)。在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中,人的感性所“表象”的,是对象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存在;人的理性所“思想”的,则是对象的共性的、必然的、本质的存在。因此,在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中,认识的对象被把握为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性存在。正是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运动中,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运动。具体地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页)理性认识对于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是认识对实践依赖关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人们认识事物总会经历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把握住一个个事物的现象,继而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大量个别的事物中发现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性。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起源于感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但它还不是完全的认识;只有把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才是比较完全的认识。毛泽东说:“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页)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既要看到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人的认识不能满足于感性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而到达理性认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变革现实,改造客观世界。单凭感性认识无法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并指导实践,不能实现自觉改造世界的目的。为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在人的认识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既不存在单纯的感性,也不存在单纯的理性,二者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觉是包含着理性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性。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的材料为基础,而且以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自己的物质外衣和表达手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渗透,在“经验”这个概念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经验中总是已经包含理性的成分,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要的是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真正做到把感觉经验上升到理论,又不能局限于单纯地描述事实,必须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消化、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页)在这里,既指出了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指出了实现这一飞跃的正确途径。

人脑这个加工厂的任务,就是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感性材料加工成理性产品。人们所搜集到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粗精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莫辨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去粗取精”,就是去掉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材料,抓住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典型的、主要的东西;“去伪存真”,就是剥掉虚假的东西发现事物的真象,不要为假象所蒙蔽;“由此及彼”,就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把零散的、孤立的材料联系起来,不满足于一鳞半爪,更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由表及里”,就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不要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人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把握到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人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过程,无论是在人的感性认识中,还是在人的理性认识中,都不仅有理性因素的作用,还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有意志的、有情感的、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知、情、意等各要素都对在观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起作用。在知、情、意这三大类人的意识要素中,“知”主要是指主体的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广义地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维包括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因此,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前一类是指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情和意;后一类则是指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知”的因素。

认识中的理性因素的运动是逻辑的,非理性因素的运动则是非逻辑的。人的认识活动中既有居主导地位的逻辑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非逻辑的跳跃上升的过程。在认识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运动中,逻辑的理性因素和非逻辑的非理性因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认识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发展。

作为认知能力的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主要是联想、想象和直觉的作用。联想是由于表象间的相似性等所引起的其他表象的再现。想象则有着不同于表象与联想的再现性的创造性。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想象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因斯坦曾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人们不是掌握了全部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所需的结论,而是凭借有限事实的启发,通过创造性的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实现对某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联想、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简约化,更重要的在于创造观念中的新客体。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明,不只是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有时是在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创造性的想象而产生的。

逻辑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形式,以严格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为特点的结构性的思维操作。逻辑思维虽然具有稳定的可操作性与交流的公共性、循序渐进性等特点,但它对构成思想具有逻辑的强制性,往往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机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具有更大灵活性、能动性和非常规性的直觉、灵感来加以补充。直觉、灵感不是循规蹈矩的逻辑运演过程,而是对事情本身的直接洞见。“直觉是思维的望台”,能够不断地开拓思想的疆域。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往往有着直觉、灵感所起的重大作用。

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中,思维往往表现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有理有据的特点。与此相反,灵感具有爆发性、洞见性、暂时性和模糊性的特点。灵感是在人们未曾预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这就是它的爆发性;灵感的爆发使人的思想瞬间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这就是它的洞见性;灵感的爆发是突然闪现并稍纵即逝的,这就是它的暂时性;灵感爆发所获得的思想是未经论证和朦胧含混的,这就是它的模糊性。灵感和直觉往往能产生在通常情况下不能产生的极有价值的新思想。但是,这种似乎突如其来的灵感并不神秘,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主体在某一领域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机遇总是奖赏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灵感和直觉总是属于那些以顽强毅力投入生活和科学实践,并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思维进行艰苦探索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灵感和直觉所得到的认识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则要通过逻辑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因此,在认识活动中,既不能忽视灵感和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更不能片面地夸大这些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复杂过程表明,认识活动既不是单纯的逻辑化的循序渐进过程,也不是单纯的非逻辑的思想飞跃过程,而是逻辑的循序渐进过程与非逻辑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这是认识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二、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目的是实践。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只是认识运动中的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这是认识运动中的第二次飞跃,即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和动员组织群众开展大规模实践等一系列环节。经过这一系列的复杂环节,既实现了认识目的,又检验和发展了认识成果。

从认识到实践的首要环节是形成实践理念。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蓝图。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蓝图,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客观规律性与目的性要求的统一。实践理念既包括主体的理性认识所揭示的关于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又包括主体对客体的目的性要求;它既凝结了主体关于客体的存在状况、内部结构、外部条件和运动规律的认识,还凝结了主体关于自身的需要、能力和活动规律的认识;它既蕴含着主体关于客体是什么、怎么样的事实判断,还蕴含着主体关于客体应当怎样、能否怎样的价值判断,它把对象性的存在变成理想性的存在。

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个环节,是把实践理念具体化为实践方案。实践方案是依据实践理念改造客体的计划、措施和手段。实践方案的制定主要取决于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条件的制约性。它是活动的规律性、目的性与活动的现实可行性的有机结合。首先,实践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实践条件的制约性为前提。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全面把握实践活动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文化条件,是制定实践方案的必要前提。其次,实践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文化条件。主体的首创精神是制定实践方案,把实践理念变为实践方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最后,实践方案的制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把理论理念转化为实践方案必须具有适当的手段和条件,拥有一定的措施和技术。理论所反映的是客观实际中一般的规律性的东西,而实践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却是具体而复杂的。把理论付诸实践,就必须使理论具体化,使它更接近于复杂具体的实际情况。

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三个环节,是落实实践方案的中间实验。实践方案的形成是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条件的制约性为前提的,实践方案的实行则需要以小规模的实践,即一系列的中间实验为重要环节。实验是理论向实践飞跃过程中必经的探索性活动,它可以为大规模实践提供经验,为避免失败、争取成功创造经验。在社会活动中,各项方针政策总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逐步加以推广。

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小规模实践基础上,对作为实践主体的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使实践理念转化为现实实践活动的决定力量。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因此,把理论化为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组织群众,是实施大规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在把理论诉诸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新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这便构成了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

三、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和发展

认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中实现的。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8页)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两次飞跃并不意味着认识的结束。事物是复杂的、多变的,即使是对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认识,也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事物是一个过程,认识也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更是人的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某一思想、理论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只是对于某一个别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认识运动。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也永无止境。“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296页)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也一步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种运动的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