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毛主席很爱的八大猛将
848235

毛主席很爱的八大猛将

凤凰山居士凤凰山居士2024-03-11 12:08:050

前言:

毛主席最爱的八大猛将,单拎出来一个都是“战神”,战功赫赫,林彪曾作为毛主席的心腹爱将,只排在第三位,而位于第一位的将领,即便是在世界军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当初更是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的众多将领给打疼打怕了,那么如此厉害的将领究竟是谁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一来看他们的故事。

“在实战中学习与成长”

我们现在先来说说第八位猛将——陈锡联。

陈锡联,于1915年1月4日出生在湖北黄安,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红安,他在1929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1930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全身心的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为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锡联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都身先士卒,身经百战,智勇兼备,是军中不多得的全才,他既能写,又能打,还会练兵,可谓是文武双全。

陈锡联善于打恶仗、硬仗,苦仗也不在话下,当初我军的武器装备还不是很完善,想要弥补这个缺点,就得在战斗技巧上下功夫,再者说论陆地作战,我们中国说第二,没有哪个国家敢说第一。

陈锡联也是如此,每每打仗都会灵活作战,不会仅仅拘泥于几个战术,而且下决定也十分果断,只要任务被定下了,他就必须要完成,不管前方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或者要踏入怎样的困境,陈锡联及其战士都没有过丝毫的畏惧。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锡联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后兼任炮兵学院院长,为我国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炮兵学员,

毛主席也是十分信任他,毛主席在去世之前,没有将将军权交给旁人,而是直接交给了陈锡联,而他也不负毛主席的期望,成功的让我国平稳的渡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转型时期。

第七位猛将是杨得志。

杨得志,于1911年1月3日出生在湖南,在1928年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同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得志自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打铁,后来还当过工人,1928年,他跟随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来到了井冈山,自此之后就完全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杨得志一生戎马,功勋卓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忠勇之将,他一生经历了三千多场的战役,是我军的元老级人物,早在长征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关键的战役,而说起他的战功,就不得不说说他带领手下的战士强渡乌江成功的事情。

当时杨得志率领部队进行了几天几夜的强行军,抢在国民党军队主力之前到达了乌江渡口,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杨得志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拼死冲上了乌江对岸,强行突破了乌江天险,此举为中央红军打开了一条生存之路。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中,我们也能看到杨得志的身影,我们可以说,新中国的战争史,就是他的成长史。

“军中两霸”

陈锡联是为数不多的全才,既能写又能打,还很会练兵,深受毛主席的信任,杨得志可谓是一生戎马,新中国的战争史就是他的成长史,那么后几位的猛将又有谁呢?这时候我们就要提到军中“两霸”了。

第六位猛将是韩先楚。

韩先楚,于1913年2月14日出生在湖北红安的一个贫苦家庭,为了生活,他既当过放牛娃又当过篾匠,还做过短工,后来黄麻起义爆发时,他就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

1930年10月,韩先楚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韩先楚的性格极其刚烈,是军中“两霸”之一,其有着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是我军授衔将领中,唯一一个没有打过败仗的上将,创造了“不败神话”。

他曾经多次违抗过毛主席和部队指挥员的命令,但是丝毫不影响领导对他的“宠爱”,毕竟会指挥打仗并还从无败绩的兵,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当然,他每次违抗命令都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毕竟战场上的战机稍纵即逝,其实他是很服从军委命令的。

根据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所有高级将领中,按照韩先楚的职务与战功,只能授予其中将军衔,但是最后是被毛主席下了批示破格升为上将的,他是那年被授衔的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被破格升上来的。

不过大家对于他的“破格升衔”都是极为信服的,毕竟他的实力在那摆着呢。

第五位猛将是罗瑞卿。

罗瑞卿,于1906年5月31日出生在四川南充,在1928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自此完全投身到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中去。

罗瑞卿也同样深受毛主席的信任,他主要是负责近身保护毛主席的,很早就跟在了毛主席的身边,从红军到新中国成立,都是由他负责毛主席的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是成为了首位公安部长,继续长期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毛主席曾说过:“罗瑞卿只是往身边一站,就能感到十分安心,天塌下来,都有他来顶着”,这也算是毛主席对罗瑞卿的高度评价。

朱德也曾评价过罗瑞卿,说他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平时的训练和战时的指挥都能很快的胜任。

第四位猛将是许世友。

许世友,于1906年2月2日出生,8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嵩山少林寺学习武术,所以他有着一身好武艺,在军中也是出了名的好比武,他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找人比武,不管是战士,还是将领,他都会去与其比划比划。

许世友被很多人称为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上将,他的脾气也是极为刚烈,所以就与韩先楚共同被称为军中“两霸”。

毛主席对许世友这一员猛将也是“宠爱有加”,不仅破例允许他打仗的时候可以喝酒,就连跟毛主席见面的时候,也是可以佩戴枪的,可见毛主席也是十分信任他。

而在许世友的心里,也是十分忠于毛主席的,当初毛主席在他很困难的时候帮过他,所以自那之后,他就对毛主席死心塌地,还说过“上跪毛主席,下跪老母亲”的话。

而许世友也是在去世后被中央破例为不进行“火葬”的高层官员,要知道的是,自1949年之后,我国没有实行“火葬”的只有三位,第一位是伟人毛主席,第二位是任弼时,而第三位就是许世友。

“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韩先楚是“不败神话”,与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共同被称为军中的“两霸”,罗瑞卿长期保护毛主席的安危,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得到了毛主席与朱德的高度评价,那最后剩下的三位猛将又都是谁呢?

第三位猛将是林彪。

林彪,于1907年12月5日出生在湖北黄冈,1923年6月,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学员,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林彪很会打仗,深受毛主席的赏识,之后更是被有意培养为下一任接班人,但是他最后却走上了一条极为错误的道路,他在后来变得野心勃勃,居然妄想谋害毛主席,另立中央,最后落得个机毁人亡的下场。

如果单论新中国成立之前林彪的战功的话,其实林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将才,他会打仗,在他23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红军的军长,足以见得他的能力有多么出众,是个可塑之才,深受毛主席的重视。

抗日战争中平型关战役,林彪则就展现出了他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也击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来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林彪的实力再次展现了出来,蒋介石手下的大将大都与他交过手,但没有一个打得过林彪。

林彪后来犯下的错误的确是不可原谅,但是他之前立下的战功,也是不可磨灭的,他对我国的贡献是功大于过。

第二位猛将是彭德怀。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彭德怀一生赤胆忠心,叱咤风云,他为人耿直豪爽,有勇有谋,作战指挥风格是大开大合,在抗日战争中,彭德怀也前后立下不少战功,后来抗美援朝时,更是临危受命,毅然决然的奔赴朝鲜,指挥我国志愿军对抗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出了我国的国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对我国刮目相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一位猛将是粟裕。

粟裕,于1907年8月10日出生在湖南会同,是我国十大将军之首,是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粟裕很会打仗,这是毋庸置疑的,林彪平时很少会夸赞谁,但是对于粟裕的指挥作战能力,他都不得不夸奖着说一句“粟裕净打神仙仗”。

粟裕其实没有上过军校,他起初在红军是担任着警卫连的连长,会保护着毛主席,所以他时常跟着毛主席身后学习那些战略指挥思想,可以说他将毛主席的指挥思想都学了个遍,果然在伟人身边学过的就是不一样,粟裕打仗的确是让人心服口服。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指挥的部队就立下了战功,前后歼灭了国民党的多个兵团,可以说粟裕真的是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将领给打疼了,打怕了,而粟裕也有着“战神”的名号。

毛主席提起粟裕更是赞不绝口,可见其能力是多么的突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